四方食事(珍藏版)(精)/汪曾祺作品精选集

四方食事(珍藏版)(精)/汪曾祺作品精选集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5.70
折扣购买: 四方食事(珍藏版)(精)/汪曾祺作品精选集
ISBN: 978754704308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五味 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 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 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 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 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 。”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 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有人来 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 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在南宁, 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 :“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氽汤下面也 ,不知道为什么叫作“老友”。 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是名菜。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 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 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 多糖,没法吃! 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 扣肉用大片肥猪肉夹芋泥蒸,都极甜,很好吃,但我 *多只能吃两片。 广东人爱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 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 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 ?广东同学*:“好!”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 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 ,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两斤白 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 学会吃了。菜农也有种的了。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 瓜卖,属于“细菜”,价颇昂。 北京人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 爱吃了。 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 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 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北方人初春吃苣荬菜。苣荬菜分甜荬、苦荬,苦 荬相当苦。 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 妈妈不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择耳根”,或 名“则尔根”,即鱼腥*。她让我尝了几根。这是什 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 实在招架不了! 剧团有一干部,是写字幕的,有时也管杂务。此 人是个吃辣的专家。他每天中午饭不吃菜,吃辣椒下 饭。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的,各种辣椒,他都千方 百计地弄来吃。剧团到上海演出,他帮助搞伙食,这 下好,不会缺辣椒吃。原以为上海辣椒不好买,他下 车第二天就找到一家专卖各种辣椒的铺子。上海人有 一些是能吃辣的。 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 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 辣椒亦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我 吃过*辣的辣椒是在越南。一九四七年,由越南转道 往上海,在海防街头吃牛肉粉,牛肉极嫩,汤极鲜, 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这 种辣椒的颜色是橘黄色的。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 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得了,把辣椒 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云南佤族有一种辣椒, 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 。 P3-5 作者语言很诙谐,书中大部分内容是关于云南昆明得饮食文化,但也有其他地域得特色饮食介绍,如果你要去某地,可以读一读,就当看饮食攻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