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46.80
折扣价: 31.36
折扣购买: 郁达夫游记(精)/现代游记丛编
ISBN: 9787542667878
杭州 杭州的出名,一大半是为了西湖。而人工的建设,都 会的形成,初则是由于唐末五代,武肃王钱锣(西历十世 纪初期)的割据东南,——“隋朝特创立此郡城,仅三十 六里九十步,后武肃钱王发民丁与十三寨军卒,增筑罗城 ,周围七十里许。….”(吴自牧《梦梁录》卷七)——再 则是由于南宋建炎三年(——二九),高宗的临安驻畔, 奠定国都。至若唐白乐天与宋苏东坡的筑堤导水,原也有 功于杭郡人民,可是仅仅一位醉酒吟诗携妓的郡守的力量 ,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和帝王匹敌的。 据说,杭州的杭字,是因“禹末年,巡会稽至此,含 航登陆,乃名杭,始见于文字”(柴虎臣著《杭州沿革大 事考》。因之,我们可以猜想,禹以前,杭州总还是一个 泽国。而这一个四千馀年前的泽国,后来为越为吴,也为 吴越的战场,为东汉的浙江,为三国吴的富春,为晋的吴 郡,为隋唐的杭州,两为偏安国都,迭为省治,现在并且 成了东南五省交通的孔道,歌舞喧天,别庄满地,简直又 要恢复南宋当时的首都旧观了。 我的来住杭州,本不是想上西湖来寻梦,更不是想弯 强弩来射潮,不过妻杭人也,雅擅杭音,父祖富春产也, 歌哭于斯,叶落归根,人穷返里,故乡鱼米较廉,借债亦 易,—今年可不敢说,—屋租尤其便宜,羽归来,正好在 此地偷安苟活,坐以待亡。搬来住后,岁月匆匆,一眨眼 间,也已经住了一年有半了。朋友中间晓得我的杭州住址 者,于春秋佳日,旅游西湖之馀,往往肯命高轩来枉顾。 我也因独处穷乡,孤寂得可怜,我朋自远方来,自然喜欢 和他们谈谈旧事,说说杭州。这么一来,不几何时,大家 似乎已经把我看成了杭州的管钥,山水的东家。《中学生 》杂志编者的特地写信来,要我写点关于杭州的文章,大 约原因总也在于此。 关于杭州一般的兴废沿革,有《浙江通志》、《杭州 府志》《仁钱县志》诸大部的书在;关于杭州的掌故、湖 山的史迹等等,也早有了光绪年间钱塘丁申、丁丙两氏编 刻的《武林掌故丛编》、《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 》、《湖山便览》,以及诸大书局大文豪的西湖游记或西 湖游览指南诸书,可作参考。所以在这里,对这些,我不 想再来饶舌,以虚费纸面和读者的光阴。第一,我觉得还 值得一写,而对于读者,或者也不至于全然没趣的,是杭 州人的性格。所以,我打算先从“杭州人”讲起。 第一个杭州人,究竟是那里来的?这杭州人种的起源问 题,怕同先有鸡蛋呢还是先有鸡一样,就是叫达尔文从阴 司里复活转来,也很不容易解决。好在这些并非是我们的 主题,故而假定当杭州这一块陆土出水不久,就有些野蛮 的、好渔猎的人来住了,这些蛮人;我们就姑且当他们是 杭州人的祖宗。吴越国人,一向是好战、坚忍、刻苦、猜 忌,而富于巧智的。自从用了美人计,征服了姑苏以来, 兵事上虽则占了胜利,但民俗上却吃了大亏,喜斗、坚忍 、刻苦之风,渐渐地消灭了,倒是猜忌、使计诸官能,逐 步发达了起来。其后经楚威王、秦始皇、汉高帝等的挞伐 ,杭州人就永远处入了被征服者的地位,隶属在北方人的 胯下。三国纷纷,孙家父子崛起,国号日昊,杭州人总算 又吐了一口气,这一口气,隐忍过隋唐两世,至钱武肃王 而吐尽。不久南宋迁都,固有的杭州人的骨里,混入了汴 京都的人士的文弱血球,于是现在的杭州人的性格,就此 决定了。 意志的薄弱,议论的纷纭;外强中干,喜撑场面;小 事机警,大事糊涂;以文雅自夸,以清高自命;只解欢娱 ,不知振作等等,就是现在的杭州人的特性。这些,虽然 是中国一般人的通病,但是看来看去,我总觉得以杭州人 为尤甚。所以由外乡人说来,每以为杭州人是最狡猎的人 ,狡猾得比上海滩上的滑头还要厉害。但其实呢,杭州人 只晓得占一点眼前的小利小名,暗中在吃大亏,可是不顾 到的。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