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2.85
折扣购买: 灵魂的暗夜(帕梅拉自述和约书亚的传导)
ISBN: 9787510087776
一九六八年出生于荷兰。小时候喜欢读《圣经》和耶稣生平故事。十九岁进入莱登大学研读哲学。二十六岁时,人生发生变化,之后经历离婚及几段感情波折,始终觉得不快乐,内心有一股无法解释的深沉忧伤。三十四岁那年的一个晚上,她忽然感觉到一股特别的能量——约书亚——的存在,这种能量让她意识到爱的真相:爱并不需要感觉起来是好或舒服的,而是要走出舒适区,变得勇敢和敢于受伤。 此后,帕梅拉通过修炼开始了深刻的内在蜕变,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解放和自由,仿如重生,终于做回自己。一年后,她在亲友的鼓励和灵性团体的邀请下,开始在网站上和聚会的场合公开此事。很快,约书亚的灵讯信息从荷兰文,延伸到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葡萄牙文、波兰文和中文的世界。许多读过约书亚灵讯资料的读者,都被那清新、简洁、美妙且充满爱与慈悲的洞见所打动。
第九章 灵修上的赘疣 我于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并从此告别高等学府后 ,思维方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对在那里占据主导地 位、过分依赖智力与理性的方式心生厌恶。因此,我 开始关注各种与此相左的方式与方法,阅读了许多灵 修与玄秘领域的书籍与文章。借由学习解读生物能量 场,再加上对我影响深重的前世回溯,我踏入了一个 对我深有助益的新世界。从进入大学深造的那一刻起 ,直到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我在理性的王国生活了整 整10年之久,而基于直觉与感受的方式对我来说仿佛 是沙漠中的吗哪(manna:圣经中以色列人经过荒野 时所获得的神赐食物。——译注)。很长一段时间, 我对那个自己多年来活跃其中、奠基于智力与理性的 思维框架心存抵触,认为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目光短 浅、傲慢自大,且偏离核心。时光荏苒,15年过去了 。我创建了自己的灵性咨询室,遇到并结识了许多参 加我们工作坊的人,也相继出版了好几本书。这些书 以我传导的讯息为主体,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透过 我的咨询工作以及读者来信,我对灵修圈子中的思维 方式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与了解。而在此期间,我对纯 理性思维方式的轻蔑也日益减少。如今,我认为,严 谨、理性的精神在灵修圈子中恰恰能够很好地派上用 场。我时时看到这个圈子中出现一些天真怪异得令人 瞠目的理论与观念。不仅如此,一些高度敏感、关注 灵性成长的人,因为缺乏冷静清醒的头脑以及严谨的 审视态度,有可能在这些所谓的灵性观念影响下“越 过界限”,甚至会陷入精神病或躁狂症的境地。 这一章中汇总了一些打着灵修旗号,在我眼中实 乃赘疣——就是说早已偏离了灵修之路——的态度与 观念。私下认为,这些脱轨的态度与观念可能会导致 精神失衡,尤其是对那些高度敏感、情感脆弱的人而 言,更是如此。此外,这些赘疣会使人们对“灵修” 产生误解,造成负面印象,并阻碍“成熟且能融入社 会的灵修”的进一步发展与成长。 心生轻慢 灵修圈子中的人往往感觉自己与众不同,觉得那 些不相信灵性观念的人根本不理解自己。因着“觉得 自己被误解”的情绪,人们常常用“傲慢”作为武器 来保护自己:“我比他人更好,或者更加超前,因此 他们无法理解我。”这种轻慢的态度会于外界唤起抵 触情绪,较易引起带有敌意的反应,陷入恶性循环。 这一恶性循环的存在并非总是因为灵修之人“有意地 ”表现出傲慢自大的态度。我看到,许多高度敏感的 灵修之人都因为偏离主流而备受折磨,他们与同事或 朋友之间没有契合点,无法与他们分享自己在灵性领 域的体验,常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并因此备感 孤独。此外,如果你已然陷入这一境地(孤寂、没有 信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就很容易被某些灵修教 义感染。它们告诉你,你其实并非泛泛之辈,不同于 那些普通人。这使你感觉甚好:你毕竟属于某一群体 ,甚至是精英群体!此处的陷阱是,你真的开始相信 这一幻想,并因此更加脱离社会,逐渐失去与地球实 相(也包括你自己以及你的情绪与感受)的联结。在 极端情况下,这甚至会导致精神病或其他精神失衡的 病症。 我想,真正的灵性观念自始至终都会助你与物质 实相,与你的地球人格、你的人性以及周遭的人们建 立与保持联结。真正的灵修意味着脚踏实地地立足于 社会,没有分别心,慈悲为怀。比如约书亚,及其地 球人格耶稣。他是为了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形而上 的灵性概念,或者前所未有的信仰体系吗?并非如此 !他带给我们的讯息既不是理论,也不是世界观,他 想让我们认知“心灵的价值”。他所使用的语言极具 普遍性,浅显易懂,观念各不相同的人都能够理解。 这是爱的语言。他宣讲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相互之 间的理解与同理心、内在之光,以及勇气与真诚。每 个人都能听懂他的话,也因此,耶稣至今依然活在人 们的心中。真正的灵修既不荒唐,也非精英之举。私 下认为,在本质层面上,一个人的灵性程度与其世界 观并没有什么关系。即使一个对“灵魂的存在或者人 死后的生命”深表怀疑的人,也有可能是非常灵性的 。比如,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深度的慈悲与友善。在 我眼中,真正的灵性关乎于心灵的普遍价值。有一点 很重要,那就是能够认识到,当你从灵性角度来看待 这个世界时,可能会因此与周遭社会产生一定的冲突 。那么,如何才能以成熟的方式对待这一切呢? 首先,要认识到,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 。每个人都有权自由地决定自己愿意相信什么,又不 愿相信什么。 其次,有必要认真地考虑一下,你愿意与一个世 界观截然不同的人保持何种程度的关系(私人及工作 关系)?一旦你明确地知道这一关系在情绪层面上对 你有多重要,就能够做出终止还是保持这一关系的决 定。如果你想要继续保持这一关系,那就多关注你们 之间的共同点,并透过这些共同之处创造喜悦。不要 试着去改变对方或者对方的信念,你完全可以和一个 与你世界观迥异的人建立深刻、愉快的关系。 P93-P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