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旦

花鼓旦
作者: 金波|责编:吴颖华
出版社: 浙江教育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花鼓旦
ISBN: 9787572266355

作者简介

金波,作家,发表过大量小说和少儿文学作品。已出版《红嘴花鸡脱险记》等少儿文学作品十五部,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奖项。其中《妈妈的眼泪像河流》等四册图书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并入选 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最后一片野果林》获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优秀图书一等奖。作品被《儿童文学选刊》等数十家选刊选载,入选过二十多种年度权威选本,其中《富翁与乞儿》《永远的账单》等单篇作品被选入中高考试题和中小学辅导教材。

内容简介

1 时间是一九八四年农历 甲子年年初。 正月里的喜庆气息仍绽 放在人们脸上,大年初一穿 在身上的新衣还没有脱下来 ,鞭炮燃放的残渣依然散落 在家家户户门前。那是一个 乍暖还寒的日子,爱睡懒觉 的太阳徐徐升起在东南边的 山顶上,热烘烘地照亮了路 边枯黄的草木,把男女老少 的身子骨也晒得懒酥酥的。 就在这天,不知从哪个人的 口里传出一个好消息:唱花 鼓戏的燕家班要来屋脊坡唱 戏喽! 据说,戏班子已在镇上 一口气唱了半个月,被一个 走亲戚的屋脊坡人赶上了, 从头到尾整天瞧,瞧了十五 天,末了亲自把戏班子接到 屋脊坡,说服大家摊钱大唱 三夜,让山里的人家也都过 过花鼓戏瘾。 听到风声的满红叶,心 里痒麻麻的,赶紧去下坡的 路口探头张望。左等右等, 终于瞧见戏班子里的一群男 男女女出现在了那条连接屋 脊坡的斜道上。最初他们像 蚂蚁搬家般一点点向前蠕动 ,随着越来越临近,“蚂蚁” 们慢慢变大了,伸出了脑袋 ,展开了四肢,化成了一副 副人形;再走近些,又瞧见 男的挑着木箱子,女的背着 大背包,个个累得上气不接 下气——真事儿!她掉转头 ,身子一歪,一脚跳进麦地 里,沿着地沟飞奔,去跟娘 报信:燕家班果然来唱戏了 ,他们有男有女,个个年纪 不大,都来自娘的娘家—— 燕留河。 “真的?”被人称为“哑娘 子”的娘一听,拄着锄把撑 起腰,脸上闪着意外,只是 嗓子有点发不出音,说出来 的话就像隔着十几层纱布传 出来的,“燕家班又开张了 ?都几十年没动静了。好哇 ,老戏总算又接上了!” “娘,你快去瞧瞧,说不 定还有你认得的。”见娘高 兴,红叶赶紧怂恿。 “年轻一辈的,我哪认得 呀?”娘扶着锄把想了想,“ 这会儿去了,跟他们说些什 么呢?都不了解!反正晚上 我们还要去瞧戏,先不急。 ” 说完,娘又弯腰给冻僵 的麦地松土,白亮亮的锄刃 掘进地里,发出“嚓嚓”的响 声。 “你要不去,我还想去瞧 瞧!”红叶终于说出了心里 话。 “瞧出来了,你的心早飞 到戏班子了,想去就去吧! ”娘爽快地答应了,“瞧瞧能 不能帮他们做点什么,今儿 就别下地了,毕竟他们是你 姥姥那个地方来的客人。” “唉。”红叶答应一声, 急得什么似的,一扭身朝垮 子中间跑去,恨不能生出翅 膀来,逢坝跳高,逢沟跳远 ,比一个男娃子还用力。头 上没卡紧的碎发迎风飘曳着 ,两条长辫子甩在身后不停 地拍打着背,套在棉袄外面 的花格子衫,在阳光下分外 耀眼。 戏班子已落脚村委会。 演员们全安顿好了,正在大 院子里嘁嘁喳喳地说着话, 口音听上去轻微有点侉。大 概是昨儿夜里唱得太久,没 顾上好好卸妆,早上又匆匆 起床上山,女演员们的长发 还盘在头顶上,眉头还能瞧 出画过的痕迹,尤其是脸上 拍的粉底还在。她们拿起镜 子照照自个儿,又照照他人 ,悄悄取笑着,抿着嘴唇偷 乐着。就听一个声音说:“ 正好,就让它留在脸上吧, 晚上不用再化妆了。” 管吹打的男子把一面圆 鼓斜立在三脚木架上,木架 一边还挂着一面铜锣。他坐 在架子前,腿上放一面系红 带的镲,左手拿着另一面镲 ,右手握着一只小木槌。打 击时,左手镲打镲,右手小 木槌分别击打架子上的鼓和 锣。三种乐器交叉响起,嚓 嚓嚓、咚咚咚、当当当—— 一人顶三人用。吹唢呐的站 在院子内的墙角鼓着腮帮子 吹,呜哇呜哇的声音响起来 ,比叫驴还洪亮。乐器声就 是广告,就是招牌,马上引 来附近的大人们来围观;坡 里的大小娃子们尤其积极, 一个不落全跑来瞧热闹,等 红叶到时,他们已严严实实 地挤满了院子。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