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2.30
折扣购买: 望粮山/陈应松文集
ISBN: 9787559441225
陈应松,祖籍江西余干县,生于湖北公安县。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 出版有长篇小说《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陈应松中篇小说自选集》《无鼠之家》《一个人的遭遇》《陈应松小说》《陈应松作品精选》《呆头呆脑的春天》《暗杀者的后代》《太平狗》《松鸦为什么呜叫》《狂犬事件》《马嘶岭血案》《豹子最后的舞蹈》《大街上的水手》《星空下的火车》,随笔集《春夏的恍惚》《灵魂是囚不住的》《所谓故乡》《世纪末偷想》《在拇指上耕田》《小镇逝水录》,诗集《梦游的歌手》《中国瓷器》等50多部:《陈应松文集》6卷:《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选》4卷。 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选刊》小说奖、中国环境文学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梁斌文学奖、华文成就奖(加拿大)、湖北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2014年获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湖北文化名家”称号。曾7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十佳。 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波兰、罗马尼亚、日、韩等文字。
望粮山 这年春季的天气非常奇怪,到了五月,山上的冰还没 有融化,麦子甭说成熟了,就是从冰原里露出几棵绿色的 脑袋来也是难事。这一天,就听说一个从陕西来的采药人 在山上,说他在望粮山上看到了天边有一片麦子。情况本 就让人十分紧张,这人又说出令人如此胆战心惊的话来, 于是金贵的爹余大滚子顾不得年老体衰,挺身而出,率领 十来个村人上得山去,捉住陕西来的采药人痛打了一顿, 打断了他几根肋骨,赶出了望粮峡谷。余大滚子用他的鹰 爪手指着西南方向,对十多个刚刚施过暴的乡亲说:“你 们看好了,哪儿有什么麦子?没有,是不是没有呀?”那 些人分明听见余大滚子的声音都变了,一双被冬日的火塘 熏得如鸡屁眼的眼睛压根儿就没敢往自己手指的天边看。 大家就只好借坡下驴说:“没有没有,确实没有。” 这事是不能说的。苟家老五在很早以前说他望见了那 片麦子,后来就失踪了,那一年,雷劈死了村里的两头牛 两个人;王家屋场的二丫,割猪草上山也说看见了那片麦 子,金灿灿的,还香气扑鼻呢。三天后人们在一个山洞里 发现了她,不知道被什么野物奸了(有说是大青猴),端坐 在那儿,眼睛闪闪发光,下身流血,可惜已经死了。那一 年,下黑雪,黑豆大一颗一颗的冰子儿,把庄稼全糟蹋 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叫黄春的看见那片麦子后, 拿着镰刀就出发了,几年以后回来,已是疯疯癫癫,挥舞 着镰刀到处割人的头,后被乱棍打死。那一年最惨,泥石 流一夜之间埋了七八户人家。今年若有人说看见了那片麦 子,我的天,还不知会出什么怪事儿呢! 五月还不化冰,已经够邪乎了,陕西人被打跑后没几 天,就是小满。这天晚上,一个惊天炸雷,天河就决口 了,且是温暖的、滚烫发热的雨水,把山上的冰盔冲得七 零八落,大块大块的冰锥儿从山顶上冲下来,推倒了房 屋,砸死了牲畜,把凡是生长着的东西都踩碾了一遍,就 连粗壮的柿子树也被一棵棵剐了皮。事情就这么来了。 村里的人从冰块里爬出来,看着这个可怕的世界,就 知道今年的日子又难了。陕西人说的那番话,不过是想讽 刺一顿他们。麦子是“六月黄”和“泥麦”,很适合当地 严重不足的光照和高寒,可是老天爷发了怒,再怎样的品 种也没用。 那个早晨金贵就被一群人呼唤着上山去砍树,因为公 路不通了,林区的护林巡视员不能赶来。要抢在他们到来 之前下手。一群灾后的村民瞪着血红的眼珠子,挥舞着斧 头,向羊岩尖进发,那儿有几百亩原始芝麻栎林,棵棵都 是百年老树。金贵的姐夫王起山总是做这种事情的头领, 他过去在伐木队待过。后来他染上了赌瘾,不靠盗伐国家 的树木几乎无法支撑他时常瘪下去的口袋。这样的一个 人,现在在村里却是一呼百应的英雄。王起山一张皱巴巴 的筲箕脸,说话嘶声哑气,可他站在村头振臂一呼的时候 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是亢奋的,连指甲盖儿都亢奋得一跳 一跳。他对护林员们的行踪几乎有天生的灵眼,知道他们 何时不在,似乎根本不需要去盯梢和观察,有时候蹲在茅 厕里,一提裤子就跑到村头的大石头上大喊开了:“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