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彼岸

朝向彼岸
作者: 王军|责编:全秋生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朝向彼岸
ISBN: 9787520534826

作者简介

王军,1970年8月出生,河南新县千斤人,现居北京。军人,国家高级检察官。新县一中毕业,1991年7月考入空军导弹学院。业余从事散文写作,出版《遥远的思絮》《儿子在军营》《无声的滑坠》《去个梦想的地方》《守望自己的天空》《回家的路》,其中《遥远的思絮》《儿子在军营》《无声的滑坠》被国家博物馆图书馆编目入藏,部分作品由教育部编入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语文教学用书。

内容简介

豇豆情 提起豆,总忘不了家乡 地里种的那一根根长长的豇 豆,一种独有的记忆总在心 底里印记着上学时提着咸菜 罐子的情景,那个艰苦的经 历,那个家乡的情怀。 家乡的豇豆,当地人念 作“钢”豆。有句俗语叫“吃 稀饭餍盐‘钢’豆子”,那是家 乡人待客的一种客套话,意 思是客人来家里吃饭,没有 什么好点的菜来招待,凑合 吃点儿的意思。后来,军校 毕业分配到北方,家中也买 些豇豆做菜,妻子家人称豇 豆为姜豆,我对妻子说,我 们老家的人叫“钢”豆。妻子 说我没文化,不会识字,把 姜豆说成“钢”豆。可我心里 觉得妻子及其家人说的姜豆 与我家乡讲的,应该不是一 回事。 于是,一天周末时分, 记得那天下着小雨,我打着 伞跑到新华书店,见《辞海 》里图解描述的姜豆,不念 “钢”豆,是豇豆的另一个俗 称,心里唰地一下子惭愧起 来。往后,上街去买豇豆回 来炒菜时,也没再在妻子面 前提及此事。 豇豆在南方种植比较普 遍,家家户户在地里种得一 排排的,有的在菜园里搭着 树架子,让豇豆藤附势而长 ;有的沿着菜园边坎种着, 让豆藤顺坎结着。豇豆长得 嫩嫩的,细细的,长长的, 一根根垂落下来,那优美的 线条,看得喜人。有人说它 有固精强肾的作用,但在我 的老家新县,多数家庭都腌 制成咸菜来吃。 在老家,家家户户都用 大小菜罐腌制咸豇豆,还有 的人家用大缸腌制,甚至有 个别家庭用罐头瓶腌制。腌 过的豇豆黄灿灿的,与腌制 的盐辣椒一起炒着,酸酸的 《朝向彼岸》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人生就是一场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旅行,心有多大,平台就有多大;只要你能静下心来听一场沥沥淅淅的雨,阳光就一定会出现在风雨后;找一条适合自己行走的路,就算坐在家里,也能看到日升月落;童年的趣事,会让外出的游子长出一双坚强的翅膀;与爱同行,与健康相伴,夕阳离去时,我才会想牵你的手;那棵杏花树,那块竹林,那片柳树林,那远处的山,都藏着游子的足迹,都时时飘荡着儿时的笑声、呼喊声……在此岸与彼岸之间,作者深情的笔触尽显字里行间,心怀跨越江河之志,朝着彼岸的方向奋勇前行,从中原大地的一个小山村出发,读书、参军、考学、提干、地方任职乃至晋京高就,这一路走来的坎坷不平,这一路走来的辛酸纠结,读来无不让读者心生敬意,用文字诠释了一条“英雄不问出身,崛起于阡陌之间”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