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实用养生术

中国古代实用养生术
作者: 郑杰文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11.80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实用养生术
ISBN: 9787302187295

作者简介

郑杰文,1951年生,山东大学文学硕士,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文献研究会会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先秦文献特别是先秦诸子文献及上古文化史的研究。近年来出版主要学术专著14种、其他著作5种,发表学术论文11O馀篇;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社科研究项目10数项,获国家、 、省级社科成果奖9项。曾多次到日本、美国及中国台湾、澳门等地讲学、讲演。

内容简介

嘘呵布气——古代的外气疗病术 发外气为人治病之法,现在有称作“气功运气疗法”的,有人对此表 示怀疑。其实,这种治病术我们的先人已用过,称作“布气治病”。苏轼 在《东坡志林·道释》中就说过:“学道养气者,至足之余,能以气与人 ,……谓之布气。”印度瑜伽功中有“蒲路那”,意即按手运气治病,说 的也是这种布气疗病术。 布气源于汉魏方士们的气禁术。西汉术士曾表演“胸突锯锋”(见张衡 《西京赋》),即裸胸抵挡枪锋。东汉方士徐登能禁溪水,使“水为不流” ,赵炳能禁枯树,使之生芽,寿光侯能劾死大蛇,使妇人病愈(皆见《后汉 书·方术传》)。左慈等人“以熏禁水,水为之逆流一二丈。又于茅屋上然 (燃)火煮食食之,而茅屋不焦。又以大钉钉柱,入七八寸,以熏吹之,钉 即涌射而出。又以熏禁沸汤,以百许钱投中,令一人手探搪(lu)取钱,而 手不灼烂。又禁水著中庭露之,大寒不冰。又能禁一里中炊者,尽不得蒸 熟。又禁犬令不得吠”。(《抱朴子·至理》)这种气禁术亦用于军事攻守 。三国时,“吴遣贺将军讨山贼。贼中有善禁者,每当交战,官军刀剑皆 不得拔,弓弩射矢皆还向,辄致不利。贺将军长智有才思,乃曰:‘吾闻 金有刃者可禁,虫有毒者可禁,其无刃之物,无毒之虫,则不可禁。彼能 禁吾兵者,必不能禁无刃物矣。’乃多作劲木白棒,选异力精卒五千人为 先登,尽捉掊(桔,即棒)。彼山贼恃其善禁者,了不为备,于是官军以白 棒击之,大破彼贼。禁者果不复行。所打煞者,乃有万计。”(同上)此“ 贺将军”者,名贺齐,字公苗,《三国志·吴书》有传,裴松之注以为此 战役指贺齐讨伐林历山陈仆、祖山起义军之战。 葛洪曾对方士、道士们的这种气禁术进行总结,说:“善行气者,内 以养身,外以却恶,然百姓日用而不知焉。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 ……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以群从行数十人, 皆使无所畏。此是气可以禳天灾也。或有邪魅山精侵犯人家,以瓦石掷人 ,以火烧人屋舍,或形见往来,或但闻其声音言语,而善禁者,以熏禁之 ,皆即绝此。是熏可以禁鬼神也。入山林多溪毒蝮蛇之地,凡人暂经过, 无不中伤,而善禁者,以熏禁之,能辟方数十里上,伴侣皆使无为害者。 又能禁虎豹及蛇蜂,皆悉令伏不能起。以霖禁金疮,血即登止。又能续骨 连筋。以熏禁白刃,则可蹈之不伤,刺之不入。若人为蛇虺所中,以熏禁 之则立愈。”(《抱朴子.至理》)对这种气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亦深信 不疑,他说:“夫善用气者,嘘水,水为逆流;嘘火,火为灭炎;嘘虎豹 ,虎豹为之伏匿;嘘疮血,疮血则止。闻有为毒虫所中,虽不见其人,便 遥为嘘咒我手,男左女右,彼虽百里之外,皆愈矣。”(《摄养枕中方》) 颇有点巫术迷信味道。 布气治病的最早记载是《抱朴子·杂应》,说:“吴有道士石春,每 行气为人治病,辄不食,以须病者之愈。”石春是三国吴景帝时人。晋人 幸灵亦能布气为人治病,《晋书.幸灵传》说:“吕猗母皇氏得痿痹病, 十有余年。灵疗之,去皇氏数尺而坐,冥目寂然。有顷,顾谓猗曰:‘扶 夫人令起。’猗曰:‘老人得病累年,奈何可仓卒起邪?’灵曰:‘但试 扶起。’于是两人夹以立。少选,灵又令去扶,即能自行,由此遂愈。于 是百姓奔趣,水陆辐辏,从之如云。”《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对这种 布气疗病术总结道:“凡欲布气与人疗病,先须依前人五脏所患之处,取 方面之熏,布入前人身中。令病者面其本方,息心静虑,始与霖。布气讫 ,便令咽气。鬼魅自逃,邪气永绝。” 苏轼所记李若之布气治病的例子有很大说服力。《东坡志林》卷二《 书李若之事》记云:都下道士李若之能布气治病,“吾中子迨,少赢多疾 。若之相对坐,为布气。迨闻腹中如初日所照温温也。盖若之曾遇得道异 人于华岳下云”。苏迨为苏轼续娶夫人王闰之所生,先天不足,“四岁不 知行,抱负烦背腹”。经李若之布气治疗后,体质大增,到二十岁时,终 于成为一个“雍容振羽仪”的健康小伙子。南宋道士皇甫坦亦善布气治病 ,宋高宗“绍兴中,显仁太后患目翳,国医不能疗。高宗梦黄衣道士髯而 长耳,自言能治,故诏有司物色之。临安守廉得以闻,诏入见慈宁殿。坦 为嘘呵布气,翳即脱落,目嘹然矣。又诏疗仙韶甄娘蹙足,亦愈”。(《九 江府志·杂类志·仙释》)皇甫坦的功夫是怎样学来的呢?先前,他曾避入 蜀川,居峨眉山,“尝暮行风雪中,闻人有呼之者,顾见一道人卧小庵中 ,留与抵足睡。坦自觉热气自两足入,蒸蒸浃体,甚和适”。次日早起, 道人邀云,“他日可访我于灵泉观。坦后往访,始知为妙通真人朱桃椎也 。后复与会洒肆中,尽得坎离虚实之旨,内外二丹之密”。自此,皇甫坦 “常宴坐不寐,其两足外踝皆平偃,顶有珠光”,终于练成布气治病术(同 上)。关于布气的锻炼,《圣济总录》说:“行气常以月一日至十五日,念 气从手十指出;十六日至三十日,念气从足十趾出。久,自觉气通手足, 行之不止。”布气还可与按摩相辅而行,宋人洪迈《夷坚志》载:“赵三 翁,名进,字从先,得孙思邈道要。为人嘘呼按摩,疾病立愈。” 据《彭比部集》载,元代道士尹蓬头亦会布气术:“尹蓬头与病者抵 足而卧,鼓气疗人疾。”尹蓬头俗名屈祯。清代江南武林人甘凤池亦善此 术,“同里谭氏子病瘵,医不效,凤池于静室窒牖户,夜与合背坐,四十 九日而痊”。(《清史稿·甘风池传》) 可见,布气术是我国代有传人、久行不绝的一种疗病术,它曾被编成 歌诀形式流传。有《布气与他人攻疾歌诀》唱道:“修道久专精,身中胎 息成。他人凡有疾,脏腑审知名。患儿向王气,澄心意勿轻。传真气令咽 ,使纳数连并。作念令其损,顿能遣患情。鬼怪自逃遁,病得解缠萦。”( 见高濂《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历来排斥方道神仙, 斥术数方技为末流,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而道家为神秘其术,亦使方 技术数蒙上一层迷幻色彩,故上述记载总不免有一层怪诞外衣。但从当代 科学角度分析,布气疗病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今人研究认为,人体有很多潜能没有发挥出来,外气功亦是一种人体 潜能。胡孚琛先生曾呼吁:“我不同意那些否定人体潜能的观点,而希望 给气功科学的探索留下余地。”人体确能发放外气,“英国有位工程师,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用专拍气流的施尔伦胶卷为同事拍照。高速摄影清 晰地记录着一个罕见现象,他发现身体强壮的人头上有股两米的烟雾状气 流腾起,体弱者也有半米高的腾起烟雾柱状”。研究实验证明,人体发放 的外气包括次声、红外、静电、磁等信息。红外摄影已看到气功师头上的 雾柱状热气团(图八),辐射场摄影也表明气功师和一般人手指发光程度有 明显差异(图九)。古老的布气疗病术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P112-116

本书在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养生学史略、揭示养生理论的基础上,重在解说中国古代实用养生术,对从中国古代数百种养生术中筛选出来的曾经广为流传的动功、气功、食功三大类数十种养生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这些养生术不但简便易行、式样繁多,可依据自己的工作、身体情况选择,而且行之有效,屡屡为前人验证。书中还配有90馀幅插图,可供自学自练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