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1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

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1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6.40
折扣购买: 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1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
ISBN: 9787307195127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内容简介

昨天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 远处的蛙鸣划破深夜的沉寂。黑暗仿佛凝结了起来 ,能摸得着,捉得住。我走着走着,蓦地看到远处 有了灯光,是从一些宿舍的窗子里流出来的。我心 里一愣,我的眼睛仿佛有了佛经上叫作天眼通的那 种神力,透过墙壁,就看了进去。我看到一位年老 的教师在那里伏案苦读。他仿佛正在写文章,想把 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写下来,丰富我们文化知识的宝 库。他又仿佛是在备课,想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整 理得更深刻、更生动,让青年学生获得更多的滋养 。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师的论文,想给他们提些 意见,共同切磋琢磨。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 微笑。对他说来,这时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 作以外,宇宙万物都似乎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 于自己的工作中了。 今天早晨,我又走过校园。这时候,晨光初露 ,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 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 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看不到 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 、土山高头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 听,俄语、英语、梵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稀可辨 。在很多地方,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 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种如饥似渴迫切吸收知识、学 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把知 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下去。 我走进大图书馆,又看到一群男女青年挤坐在里面 ,低头做数学或物理化学的习题,也都是全神贯注 ,鸦雀无声。 我很自然地把昨天夜里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联 系了起来。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 样。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情景吗?我心里陡然充满 了说不出的喜悦。我仿佛看到春天又回到园中:繁 花满枝,一片锦绣。不但已经开过花的桃树和杏树 又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连根本不开花的榆树和杨 柳也是满树红花。未名湖中长出了车轮般的莲花, 正在开花的藤萝颜色显得格外鲜艳。丁香也是精神 抖擞,一点也不显得疲惫。总之是万紫千红,春色 满园。 这难道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幻象吗?不是的。这 是我心中那个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这个园子 里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春天 ,眼前也都看到这样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不怕时 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 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 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清塘荷韵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 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 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易,岁月流逝,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