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中的哲理(第1辑春之咏)

口袋中的哲理(第1辑春之咏)
作者: 愚心明//葛慧珠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4.22
折扣购买: 口袋中的哲理(第1辑春之咏)
ISBN: 9787811403268

作者简介

浙江上虞,1952年生。曾就任于美国最大信用卡财务公司(Capital One)副总裁及欧洲总部IT总监(1986—2007),参与该公司由40人至24000人之创建发展。 1972年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1980年美国马利兰州约翰·霍普斯金大学电脑硕士。曾担任国立华侨高中、私立辞修高中物理学教师。 现为江苏省淮安市新马国际高级中学国际交流部顾问、美国维吉尼亚州Starling Day Care Education Center董事、《职场青年心理辅导》资深咨询顾问。 山东烟台,1950年生。近十年在北美洲、欧洲各国校园参与400场以上有关“人生规划”、“生命探讨”与“以人为本”之演讲、座谈会。出版书籍:《口袋中的哲理》、《心灵中的真理》、《品酒话人生》与《人本和谐观》。 1972年国立台北商学院银行系毕业、1974年国立政治大学高等会计研究班毕业、1980年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研究所。曾担任国立台北商学院会计学教师、中国信托银行总经理室企划专员、美国加州崇刚中文学校校长并曾在美经营“中国文艺画廊”及“品湘轩”、“四季轩”、“川味轩”等连锁中国餐馆。

内容简介

第四篇 喝茶 品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单是茶就可衍生出数味,小到 茶文化,大到人生万象,尽揽于方寸之间。 说来仿佛是奇事:茶本生长于荒郊野岭,不为人知。 沧海桑田之后,被村夫发现,偶尔用热水冲泡解渴,后来 就演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一片小小的树叶 儿,一掬清水,一把泥壶,就那么一冲,便冲出了人生百 态;就那么端杯一举,就举出了世态炎凉,红尘万千。 大多数的人都喜欢端起茶就喝,一仰头,咕咚到底, 放下茶杯,一走了之,人走茶凉。然而,品茶另有一番滋 味,茶贵在品。《红楼梦》里高雅如宝玉,喝茶也被妙玉 笑:“一杯为饮,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 了。”可见,品的境界远非喝能够达到的。 喝,不过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补充水分,茶顶多 是其中的一点调味品,让水变得多滋多味;品却直接上 升到了满足精神需求的高度。可品的除了碧绿的茶、甘 美的水之外,还有世间的人情世故,人生的变化莫测。 曾有人说:“人生如茶,可分三道:第一道,苦似生 命;第二道,甜如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若非品,单单 端杯狂饮,又怎能够体会得如此深刻?茶本入口为苦, 按理为人不喜,偏偏它能在一片苦中生出甜来;更可贵 的是,这甘甜生得温婉和煦,如三月的春风,四月的杏花 雨;尤其奇妙的是,甘甜之后,余味袅袅,仿佛人一生之 末,夕阳下静默,恬淡、安然。 何止是茶!世间万物,皆有此理。如果不是怀着简 单喝的想法,而是细细地、神心合一地去品味,何事不成 呢?我们常于世不满,嫌怨众多,是太过于执著,还是太 不能包容?无论是家庭、事业,还是琐事、要事,当如品 茶,神情泰然以处之,一品定乾坤。 第五篇 平淡 平凡 平淡本是诗词等文学作品创作的风格之一,意指少 用辞藻、务求清真的风格形态。平凡则是普通、无特点 的代名词。若用于生活,平凡的人生常不为胸怀大志的 仁人志士所欣赏,但倘若能于平淡的生活中活出一丝不 平凡,却是人人可以做到的。 一如平淡的作品,单纯通俗,质朴无奇,给人平常而 悠远的感受。大多数人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选择的辞 藻都是极尽奢华,磅礴大气,如长江之水,从天而降。到 了写作水平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愈加成熟,文字选择 却趋向平淡,好似家中的白开水,索然无味,却是解渴耐 饮,令人回味无穷。文章主题愈是富于诗意,表现得愈 平淡、愈简略,达到的却是“天然去雕饰、返璞归真”的境 界。许多大作家,越到晚年,文字越平淡,其气韵却愈加 华美,绵延不绝。 文字如此,人亦如斯。 人在年少,总是心比天高!胸中即使只有一桶水, 也激情四射,喜欢穿华服,骑快马,好争斗,处处争强好 胜;待到老年,无论成就多么斐然,都甘于平淡,和颜悦 色。这不是一种倒退,恰恰是一种理性的升华,对事态 的洞达。白发苍苍者更让人肃然起敬。 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可谓是此中的典范。 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离开总统宝座,回归到平凡的 生活。但是,他虽然位于平凡,却在平凡的生活中依然 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建设倾心尽力。他对人生的追求、 对理想的渴望似乎是被平凡的生活所掩盖,却能如文字 在平淡中爆发出震撼的力量。从绚烂渐人平淡,又从平 凡的生活中活出精彩。这一过程,是何等的艰难,又是 何等的惊心动魄。 亦有许多人虽然经历了人生的百味,却碌碌无为, 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样的裹足不前,就失去了平淡 之中的深蕴。人们惧怕平淡,却又憎恶平凡。正如统一 了六国的秦始皇,不惜以倾国之力,求仙问道,大兴土 木;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是不甘于平凡的生活。 所以,平淡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平淡,陷于平凡。 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