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股神巴菲特给股民的忠告
ISBN: 9787513608114
。。。
忠告1:投资决策要在能力图范围内 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小部分投资对象中,他们擅 长这些,也只擅长这些。这并不是偶然的。投资大师发展自己的投资哲学 的过程决定了他懂什么类型的投资。这确定了他的能力范围,只要不超出 这个范围,他就拥有一种能让他的表现超出市场总体表现的竞争优势。对 此,巴菲特告诫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要限制自己的范围,将其限 定在 自己的专长里,不要太贪婪。同时,巴菲特建议投资者,在做任何一项投 资 前都要仔细调研,自己没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仓促决策。 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有利可图,但是你必须坚持只做那些自己能力范 围内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击倒泰森。 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的行业。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你自己理解哪些行 业,并且什么时候你的投资决策正好在你自己的能力圈内。 巴菲特认为大多数投资者对所投资企业的了解不透彻,自然不敢只投 资一家企业而要做多元投资。但投资的公司一多,投资者对每家企业的了 解就相对减少,充其量只能监测所投公司的业绩。因此,巴菲特奉行“投 资 少而精”的原则,从来只投资于自己真正熟悉的公司。对于那些财务状况 、经 营状况、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等都不了解、不熟悉的公司即便是被人说得 天花 乱坠,巴菲特也从不感兴趣,更不会去投资它,买它的股票。巴菲特常说 : 投资必须坚持理性的原则,如果你不了解它,就不要行动。 所以人们看到他永远只买一些传统行业的股票,因为巴菲特认为高科 技公司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资料显示,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最主要 的投资领域是保险业、糖果业、媒体业、非银行性金融等,其长期持有或 曾长 期持有的8种股票——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富国银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 公 司、迪斯尼公司、麦当劳、华盛顿邮报、吉列剃须刀,这些都是他十分熟 悉的行 业,也都是家喻户晓的全球著名企业,这些企业的基本面容易了解,易于 把握。 巴菲特在幼年时曾经卖过报纸,对报纸及其所属的新闻领域比较熟悉 , 所以,他就投资于华盛顿邮报;他非常喜欢喝可口可乐,对可口可乐公司 很 了解,所以购买了大量可口可乐的股票。巴菲特曾这样调侃道: 1989年当我以每天五瓶樱桃可乐的爱用者身份,宣布买进价值10亿美 元的可口可乐股票时,我曾形容这项举动其实只是将钱花在嘴巴上的最佳 例证。 谈到对于吉列剃须刀的看法,巴菲特说他每晚都能安然人睡,因为隔 天 早上会有25亿的男性要刮胡子。这种投资于自己熟悉的公司股票的做法, 使得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巴菲特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更好地抑 制人性对暴利的欲望,遏制投机的冲动,运用“不熟不做”原则的事实就 是如 此简单。 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的商学院发表演说时说道: 我不关心宏观的经济形势。在投资领域,你最希望做到的应该是搞清 楚那些重要的,并且是可以搞懂的东西。对那些既不重要,又难以搞懂的 东 西,你忘了它们就对了。你所讲的,可能是重要的,但是难以弄清楚。了 解 可口可乐、Wrigley(美国一家营销口香糖的公司),或柯达,它们的生意是 可 以弄清楚的。当然你的研究最后是否重要还取决于公司的评估、当前的股 价等因素。但是我们从未因对宏观经济的感觉来买或者不买任何一家公司 的股票。我们根本就不读那些预估利率、企业利润的文章,因为那些预估 真 的是无关痛痒。1972年,我们买了喜斯糖果,那之后不久政府实施了价格 管 制,但那又怎么样呢,(如果我们因为价格管制的原因没有买)我们就错过 了 以2500万买下一个现如今税前利润6千万的生意! 我们不愿因为自身本就不精通的一些预估而错过买到好生意的机会。 我们根本就不听或不读那些涉及宏观经济因素的预估。在通常的投资咨询 会上,经济学家们会作出对宏观经济的描述,然后以那为基础展开咨询活 动。在我们看来,那样做是毫无道理的。 在快速变化的产业中预测一个企业的长期经济前景,远远超出了我们 的能力圈边界。如果有人声称拥有高科技产业中的公司经济前景预测技 巧,我们既不会嫉妒也不会模仿他们。相反,我们只是固守于我们所能理 解 的行业。如果我们偏离这些行业,我们一定是不小心走神了,而绝不会是 因 为我们急躁不安而用幻想代替了理智。幸运的是,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确 定,伯克希尔公司总是有机会在我们已经画出的能力圈内做得很好。 对于投资原则,格雷厄姆表示:“1913年,我们没有人对以后50年世 界 应该做什么有任何模糊的想法。现在,我们似乎有更大的经济信心和更深 。的政治理解,但是没有更多将来的知识。是的,如果我们将注意力局限 于美 国人的投资经验,那么从上半个世纪发现的东西便可得到某些安慰。经过 所有的证券投资的变迁和灾难,虽然它们像地震一样是不可预测的,但留 给 我们的信条是:正确的投资原则一般产生正确的结果。我们必须按照它们 将还是如此的假设去做。” 世界上最优秀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也和巴菲特一样,从来不会买人 那些自己不了解其业务情况的、变化很快的、未来发展不稳定的公司股票 。 他坚持只投资于自己能够完全理解的传统稳定行业的公司股票。 对于近年来许多大幅上涨的高科技股,巴菲特亦坦承因为他无法多了 解此产业,所以他“避开”科技股。此中原因是股市中拥有大量的科技公 司。 但谁也没把握哪几家公司最后会脱颖而出,与其涉人高风险的投资,不如 “稳扎稳”地投资自己所熟悉的领域。 决定投资一个公司的股票,一定得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挑选股票,比如 化 工专业出身的人,最好选择化工类股票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投资自己不 熟 悉的金融板块;对金融业熟悉的人最好选择银行、保险类公司,而不是投 资 医药类公司。国际金融大师索罗斯经常对量子基金的员工们说:“投资风 险 往往来自于自己的无知。”由此可以看出,投资者在选择股票前,对其上 市公 司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在索罗斯多年的投资实 践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够在混乱的市场局势中多次成功获利,主要是 因 为他在决定出击之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他认为,选择自己所 熟 悉的领域进行投资,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保证投资者比较容易了解上市公司 实际的经营状况。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