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丛书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丛书
作者: 徐贵祥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4.10
折扣购买: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丛书
ISBN: 9787229125660

作者简介

徐贵祥,安徽霍邱县人,1959年12月出生,空*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著有中篇小说《弹道无痕》《决战》等,长篇小说《仰角》《历史的天空》《明天的战争》《高地》《特务连》《八月桂花遍地开》《四面八方》等。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获第七、八、九、十届全*文艺奖,第四、八、十、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

前些年,《历史的天空》获奖之后,我回到故乡 ,我的姚李中学师兄、六安市***部长喻廷江安 排我到大别山采风,路上还跟我回忆当年参加姚李文 艺宣传队的情景。他们一帮子少男少女,住在文化站 里,*子过得无比清苦,半夜起来煮白菜,但是精神 很愉快。当年的文艺骨干谢德新也说过,他也是在那 个时候,跟周老飘学了不少东西,为后来担任领导职 务打下了厚实的文化基础。 我父亲在洪集公社当**的时候,洪集文化站的 站长是汪礼堂,我从部队探亲回家,父亲就会把汪站 长请到家里,切磋文艺之道。后来我父亲和汪站长相 继调到姚李区工作,还是在一起。汪站长跟周站长一 样,一干也是十几年,也是只做一件事情,抓农村文 化。当然,时代不同了,要求也不一样,汪站长的文 化工作内容*丰富了,他把一个乡镇的广播站扩大成 了一个县的第二电视台,以_个乡镇的力量办起了文学 刊物《漫流河》,还成立了一个漫流河文学社,继续 培养文学人才,这些人都是业余的,有的执教,有的 行医,有的从政,还有的务农经商,有年轻人,有中 年人,也有老年人,但是文学热情普遍很高。有个叫 王和文的个体户,多年坚持写小说,还发表了不少。 这些人很让我感动,我觉得,他们就像我的同盟,就 像我的大后方。 二〇〇三年,“非典”时期我探亲被滞留在乡五 十五天。就是在那段时光里,我意外地收获了一个惊 喜,结识了家乡的文化前辈史红雨先生,又通过他认 识了徐航老师。小时候就听父母说过,史老师是大才 子,安徽大学的老牌大学生,有不少传奇故事。接触 之后,深感此人才华横溢,谈起家乡逸闻趣事如数家 珍,表达情感妙语连珠。有一次他和另一文友朱德奎 带我到燕子河镇参观,车子爬上山腰,极目远眺.蓝 天白云,大别山群峰叠翠,蔚为壮观。山间农耕童牧 ,俨然世外桃源。兴之所至,我们三人你一句我一句 背诵***诗词: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真是豪情万丈,欢歌笑语随风飘扬。就是那一年 ,在史老师、徐航老师和师兄喻廷江等人的陪同下, 我几乎走遍了皖西的名山古镇,也是那一次,灵感泉 涌,后来写出了长篇小说《八月桂花遍地开》。史红 雨老师和徐航老师合著了一本《皖西漫步》,是一本 十分珍贵的地域文化读物,几乎囊括了皖西的名胜古 迹和风俗人情,我为此还写了一篇文章《文化的力量 》,表达了我对此书的喜爱心情。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乡还有一位很活跃的民 间文艺工作者,叫陶锦源,是个深*当地百姓喜爱的 民歌词作者,获过很多奖。当年歌唱家朱明瑛走红的 时候,唱过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就是陶老师所作。 他的弟子张振喜、穆志强至今还在这条路上不屈不挠 地往前走,而且两个人的歌词作品都获过省以上的奖 项。坦率地说,我能成为一名作家,在文坛产生一定 的影响,有很大程度得益于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