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的故事

诺贝尔的故事
作者: 张美翔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18.60
折扣价: 13.50
折扣购买: 诺贝尔的故事
ISBN: 978751123830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26岁那年,伊曼纽尔与一位书记长的女儿卡罗琳 娜喜结连理,组成 了一个和美的家庭,并且搬进了一所舒适的公寓。随 后几年,大儿子罗 伯特和二儿子路德维希相继出生了。 卡罗琳娜比伊曼纽尔小3岁,虽说出身富人家庭 ,却丝毫没有富人 孩子娇生惯养的坏毛病。她为人朴素善良、精力充沛 、充满智慧且不乏 幽默。婚后的卡罗琳娜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在伊曼 纽尔此后的几次大 起大落中,她始终对自己的丈夫表示理解与支持,为 丈夫营造了一个良 好的工作环境和欢乐温暖的家庭氛围。他们一共生育 了8个孩子,但只 有罗伯特、路德维希和阿尔弗雷德3个儿子长大成人 。伊曼纽尔和卡罗 琳娜的婚姻持续了45年之久,被外界公认为是一对幸 福的伉俪。正是从 智慧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身上,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继承了他一生用之 不竭的优良品质:聪明、勤奋、博爱。 1828年,伊曼纽尔经营的不动产生意获得了可观 的收入,为了改善 居住环境,伊曼纽尔夫妇1828年1月1日搬进了斯德哥 尔摩郊外斯塔卡 尔塞布鲁克的一幢寓所。寓所周围树木成荫,湖光山 色交相辉映,环境 十分优雅清新。 伊曼纽尔此时担任着建筑师的职务。他曾接受好 几处委托,承建了 两所房屋,一所是安茹法官的,在斯托托盖特;另一 所是贵族毕特生的, 在蒙克布隆。此外,他还承建过一所洗衣房和一座造 价3万泰勒的悬桥。 1833年,一场大火将伊曼纽尔在兰格霍尔曼、克拉帕 斯塔德的财产毁于 一旦,债台高筑的他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有宣布 破产。 一贫如洗的伊曼纽尔不得不举家搬迁到诺曼街9 号一所便宜的房子 里。房内除了一些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外,几乎不能 再简陋了。1833年 10月21日,卡罗琳娜正是在这所极其简陋的房子里生 下了阿尔弗雷德· 诺贝尔,阿尔弗雷德9岁以前的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 的。 经济上的破产没有摧毁伊曼纽尔的工作热情,乐 观的天性使得他迅 速摆脱了噩运,又把精力投入到各项发明中。可是, 伊曼纽尔不论如何 努力,不论如何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信心,也不能如愿 以偿。他到底还能 做些什么?正当他陷入困惑之际,埃及那边传来了将 要开凿苏伊土运河 的消息,这又重新鼓起了伊曼纽尔的勃勃雄心。 当时的欧洲在筑路和运河工程技术上,依然停留 在非常落后的水平。 罗马帝国的时候,开凿一条3英里长的运河,让3万名 工人干了整整11 年之久。即使到了16世纪和17世纪,在这方面依然没 有什么大的突破。 一条通往芬兰境内的哈尔蒂山脉5英里长的隧道,前 后竟用了150年之 久。虽然当时炸药已经得到了使用,但主要用于军事 方面。各国的技术 人员一直在探讨如何采用更先进的方法来提高速度, 省时省钱。 了解到当时的情况,伊曼纽尔 心里突然有了一丝灵感:他要发明 一种炸药,使运河隧道和筑路建设 工程省时省力,彻底改变以往落后、 缓慢的面貌。而运河工程巨大,工 期要历经数年,如果自己研制一种 高效的炸药,定能获得持续多年的 丰厚利润,为自己以后的事业开创 一条新出路。 虽然伊曼纽尔从未学过化学,并 不懂炸药知识,也没受过安全操作训 练,但他不顾一切后果,立即一头扎 进这个危险而有前途的试验之中。深 知丈夫研制炸药的试验非常危险,卡罗琳娜十分不安 。1837年,伊曼纽 尔在自家后院的棚子里进行炸药试验,研究炸药的各 种配方以及温度、 湿度等对炸药性能的影响。一天早晨,后院猛然传来 爆炸的巨响,震得 房屋摇晃,门窗格格作响。受惊的邻居们聚集到院子 里对伊曼纽尔大声 谩骂,表示他们的愤怒和不满。而伊曼纽尔这时正为 自己发现的这一新 炸药配方而欢欣鼓舞。年仅4岁的阿尔弗雷德目睹了 父母尴尬、孤立的 场面,这一情景直至他成年后都一直铭刻在心。也许 正是从这一刻开始, 在阿尔弗雷德幼小的心田里早早地就埋下了这颗又危 险又好玩的炸药的 种子,直到长大以后像父亲一样,沉迷于与死神为伍 的炸药,成为闻名 于世的炸药大王。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