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还是异类的时候

当你还是异类的时候
作者: 著 者:【日】岛田雅彦 著 译 者:李停 译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当你还是异类的时候
ISBN: 9787513942218

作者简介

岛田雅彦,现任日本法政大学国际文化学部教授,担任芥川奖评委,被誉为日本文坛后现代主义旗手,是日本文坛一线活跃作家。1961年生于东京,就读东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语系时创作的《献给温柔左翼的嬉游曲》入围芥川奖,开始受到瞩目。出道四十年,作品累计数目超过半百,主要小说作品包括《献给温柔左翼的嬉游曲》《为了梦游王国的音乐》《彼岸先生》《彗星住人》《徒然王子》《当你还是异类的时候》等,曾获野间文艺新人奖、泉镜花文学奖、伊藤整文学奖、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每日出版文化奖、读卖文学奖等多项奖项。小说《恶币》曾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并由本人担任编剧,还出演电影、创作歌剧剧本等,活动领域广泛。

内容简介

正文赏读 тоска(俄语“忧郁”) 一九八一年夏天,你从横滨大栈桥港口乘坐贝加尔号去俄罗斯旅行。你想在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乡检阅一年半以来的俄语钻研成果。在美国的支配下成为反共防波堤的日本被英语和流行文化感染,俄罗斯会给被资本主义洗脑的青年意识带来什么样的化学变化,你对此充满期待。在绳纹的森林和工厂地带长大、在东京的游牧生活中被磨炼出的野蛮知性在追求着新的世界。渗透进你意识的美国,真的能被俄罗斯替换吗?这次的旅行应该会占卜出今后你的俄国研究方向,以及毕业后的选择。 从横滨沿着太平洋岸北上,穿过津轻海峡,去往远东的港口城市纳霍德卡的航路全程需要五十个小时,这是五木宽之十五年前在写作《再见吧,莫斯科的阿飞》之前走过的路线。出发前夜,你就像要去战场的士兵在休假一样,和水城理惠一起度过。拖着行李箱在咖啡馆和居酒屋之间辗转,最后到了情人旅馆,一直亲热到早上。母亲和平泉都特意来港口送你,还扔了彩带送别。 漫长的船程刚开始就已经像在俄罗斯了,四人间的船舱弥漫着一股燃油味,背上一直传来发动机的振动,所以白天你在不宽敞的船里四处走走,在吧台就着蟹肉罐头小口喝九十五元一杯的伏特加。没想到船上有你熟悉的面孔,是高中教伦理社会的大镜老师。你问他为什么去俄罗斯,他说:“为了亲眼看看社会主义的实践。”眼睛带着笑意。 你参加的是在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研修俄语、为期三十二天的旅行,集中了各个大学的俄语学习者和退休人员、老师、公务员、劳动组合的专职职员等。其中北海道的人很多,是和俄罗斯心理上距离比较近的缘故吧。你想起了在学生部看到的面向俄语学生的招募暑假工信息上,有在根室坐着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艇、对着俄罗斯的渔船用俄语发出警告的内容。 午饭和晚饭是有侍者服务的苏式全套菜肴,名为“Бифштекс”的汉堡肉特别好吃。红菜汤可以换成味噌汤,你试着点过一次,端出来的是味道很重的味噌汤和满满一碗白米饭,上面插着蓝背脂眼鲱鱼干,还有咸菜。看起来像是放在佛像前的供品,很搞笑。 旅行之前你从原教授那里听说,在莫斯科或列宁格勒的街上走着,可能会有人从背后叫你“岛田先生”,你也许以为是认识的日本人,但记得忍住不要回头,如果能透过橱窗确认叫你的人,就能抢先KGB 一步。原来原教授去莫斯科的时候,经常有人尾随,为了确认是不是他本人,叫他“原先生”。教授与反体制派的作家和诗人有私交,还参与了禁书的翻译工作,所以登上了KGB 的黑名单。原教授认为,自己的弟子们也有可能在监视范围之内,于是忠告你要多加小心。好不容易学好了俄语的基本语法,处于刚开始学走路阶段的学生被这样警告,实属光荣,但被怀疑是间谍而逮捕的话就不妙了,所以你决定一直在脸上挂着天真的笑容。 从横滨港出发后第三天的下午抵达纳霍德卡。办理完入境手续后,立即被安排上了巴士,坐上了去哈巴罗夫斯克的夜行列车。夜行列车历时十三个小时,在哈巴罗夫斯克换乘飞机去莫斯科。到莫斯科已经是傍晚了,在红场附近的国际旅行社酒店吃了简单的晚饭后,你立即一个人去了夜晚的街道。虽然距离下船已经超过了一整天,你的身体还残留着船的摇晃感,身体的惯性让你感到高尔基大街也在摇晃。你坐自动扶梯来到地下,乘坐向往已久的地铁,在马雅可夫斯基站下车,跟广场的马雅可夫斯基铜像打了招呼。你忍受了擦肩而过的俄罗斯人身上的体臭、甜腻的香水味和尾气排放回到酒店,被对你秀乳沟的妓女搭讪,你只跟她聊了几句,没有更进一步,因为比你大一年级的学长跟你同住一间房。 第二天一整天你都在坐地铁,去看了位于新圣女公墓的果戈理、契诃夫、爱森斯坦、肖斯塔科维奇的墓,乌克兰酒店和文化人公寓,包括莫斯科大学在内的七所斯大林式建筑,还去了地铁的终点站—莫斯科的新兴住宅地Yugo-Zapadnaya。然后你乘坐当天的夜行列车去了列宁格勒。 你在离中心部二十公里的郊外的面朝波罗的海的休养地停留两周,接受俄语研修。课程在上午结束,午饭后的时间自由行动。你也知道,和本地人谈恋爱是学外语的捷径。在美国进行间谍活动的KGB 必须冒充美国人,融入美国人的交际圈子。他们为了掌握完美无缺的纽约腔或南部腔,积极地诱惑美国人,以最友好的方式接近敌国的女性,除了想要的情报,还能获得赠品——情爱。可是如果和对方真心相爱,就避免不了叛变的结局,所以间谍们必须抱着冷眼观望西方世界的人不断陷入不幸的心情进行破坏活动、诱惑对方才行。 聚集在外国人住的酒店大堂的俄罗斯美女,价格一律是一晚一百美元。她们大多是高学历,英语、法语、德语都很流利,对音乐、美术、文学有很深的造诣。她们有一般坐地铁和公交车的俄罗斯女性买不起的西方品牌的裙子和香水,还有不输模特的身材和美貌。据说近来还有精通日语的高级知识分子。原教授说她们中的一半都是谍报员,让你一定要留意,但你想提供一个谁都知道的国家机密——“我们国家历代首相的一半以上都是CIA的傀儡”—— 来试试美女谍报员的厉害。不过要是这么干了,你肯定会被大学学长姐怀疑和鄙视,认为你旅行的目的不是研修俄语,而是买春了。 你不受妓女们的诱惑,专心想搞好和普通俄罗斯女性的友好关系。最先和你密切接触的是中级班的老师奥莉娅。二十五岁未婚的她是英语老师,上课时一直抽烟,叫你“雅君”的口气和你祖母一样,你不喜欢她把你当弟弟对待。背诵普希金的诗,修改文章,包含休息时间,足足四个小时都是俄语教学。 下午你前往市区。以中心道路的涅夫斯基大街上的欧洲酒店为起点,沿着果戈理《外套》的主人公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寻找被偷的外套的运河散步;去了《罪与罚》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住过的地方和亲吻过的干草广场巡礼;一时兴起在剃头铺剪了头发;拜谒了位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附属墓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墓;拜访了普希金决斗的地方;在图书馆佯装读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的诗集;在彼得大帝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看了连体双胞胎的标本。当然,艾尔米塔什美术馆也去了三次,看着伦勃朗和委拉斯开兹、现代绘画,一边逗黑蜗牛一边看了很久夕阳,夕阳像是要沉入涅瓦河,又一直不落下。 讲习的间歇,在波罗的海海岸举行了篝火晚会,就在那时你认识了住在同一个酒店和野营的索菲,她是地道的巴黎姑娘,十八岁。这次的俄语研修有法国人、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参加,其中最可爱的索菲对你很亲切,这让你很高兴。你把二外从英语换成了法语,所以跟她的对话里也零星夹杂一些法语,但主要还是靠俄语对话。围着篝火,一起喝着在免税店买的格鲁吉亚的干邑白兰地,你心情越来越好,哼着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华尔兹的旋律和她跳了舞。你亲手把北海道的大妈给的梅干送到索菲嘴里,算准她酸得皱眉头的时候亲了她,开玩笑说:“这下变甜了吧。” 名胜古迹溜达够了,你开始专心享受夜晚的行动。在某个公园转来转去的时候,一个红头发的瘦瘦的俄罗斯女孩来跟你借火,你用一百元的打火机把烟给她点上,她自我介绍说叫娜塔莎,主动跟你握了手。因为她说“你长着一张写诗的脸”,你告诉她“诗也写,小说也写”。她表示很有兴趣。附近有像地窖一样的迪斯科酒吧,你们决定去那里喝一杯。可能因为日本客人少见,你被盯着看。很多俄罗斯人害怕因为和外国人接触而招致不实怀疑,正因如此,娜塔莎显得特别亲切。碰巧看到在公园散步的法国斗牛犬,你说:“那个狗好像马雅可夫斯基宠爱的布鲁卡。”她特地从狗主人那里把狗借来,让你拍了照片。你尝试约她“明天也见面吧”,她说:“明天没事,我给你当导游。” 你拿着在店买的《普希金诗集》,在青铜骑士像前让她给你朗读同名诗歌,在简易食堂吃了俄罗斯饺子,在公园的咖啡厅喝了难喝的咖啡,教了她简单的日语,这一切就像是“男孩遇见女孩”的列宁格勒篇。你一边享受一边感慨:受到《发条橙》的超暴力冲击七年之后,你竟然和红头发的娜塔莎肩靠肩在白夜的列宁格勒徘徊着,这场景谁能预想到呢? 这之后你每隔一天就会和结束工作的娜塔莎见面,一起在涅夫斯基大街、丰坦卡河岸、普希金广场散步。你说:“我们两人的相遇在七年前就注定了。”她也欣然接受,说:“谢谢你特意来见我。”你们宛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里的男女。去俄罗斯之前你看过卢基诺?维斯康蒂和罗伯特?布列松——意大利人和法国人——拍的《白夜》的电影,有几个画面一直深深印在你心里。于是突然想跳起舞来,又回到最初见面时去过的迪斯科酒吧,跟着那里播放的流行音乐,模仿着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在剧中的舞步跳了起来。那是像脱臼的骸骨一样极其离奇的舞步,受到在场客人的热烈好评。 从认识到离别只有短短的十天。出发去爱沙尼亚塔林的当天,是你和娜塔莎最后一次约会。你听说她也写诗,就让她把写的诗读给你听,结果她把你带到自己工作的事务所,从自己的桌子抽屉里取出了打印原稿,送给你当礼物。你们交换了地址,约定给彼此写信。娜塔莎说给你当作纪念,把在迪斯科酒吧播放过的音乐唱片也给了你。那是俄罗斯女歌手阿拉?普加乔娃唱的《列宁格勒》和《音乐家》,两首歌都是被流刑到西伯利亚的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的诗。你把本想要“贿赂”酒店大堂和服务员,从日本带来的女式丝袜、圆珠笔和口红,当作礼物送给了娜塔莎。照相机里已经拍了一些照片了,但娜塔莎说要照双人合影,于是你们两人挤在车站的快照小屋留下了纪念照片。总共照了四张,其中三张是两个人在接吻,第四张是两个人抱在一起。在等照片出来的时候,你们互相爱抚对方的身体,结果却因为机器故障,照片没能印刷成功。 离别时你努力地用俄语说:“我还会回来哦。因为没有我的城市会很寂寞。”她说:“下次再来的时候,城市的名字说不定都变了。”如果有天列宁格勒变回圣彼得堡,那么东京也变回江户了吧,你想。想到这是自己死后才会发生的,你有些悲伤。 从塔林飞到基辅,再回到莫斯科,你初次的苏联旅行就要结束了。在基辅的第聂伯河上坐船游览时,刚好旁边的六十多岁的老人自称以写作为生,你无礼地问他是怎么养活自己的。他说是靠改写面向少儿的世界文学全集才有饭吃的。他还补充说,其实最后是想作为小说家发光发热。你立即跟他表示,你也写小说。被老人嘲笑说:“呦,不会只是追着女生的屁股跑吧。”你是为了求艳遇才来俄罗斯的——已经有了这样的传言,你在篝火晚会上和法国女孩嬉戏,在车站和俄罗斯女孩惜别的一切都被人看在眼里。 “这些全都是文学修行的一部分。” 你的借口让那个人觉得很有趣,问你:“下次能不能把你写的东西给我看看?”他叫野田开作,毕业于庆应大学的单身男子,曾经给三田文学写稿,不温不火地熬到了现在的年纪,并对此有些羞愧。他现在住在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在镰仓材木座的房子,靠世界文学全集的微薄版税度日。他还约你下次去镰仓喝酒。 回国后,你反复听着《列宁格勒》,回忆着和娜塔莎散步过的白夜的街,回味着人们眉间的皱纹、民警的帽子上的徽章和列宁像。俄罗斯式的忧郁“тоска”在你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列宁格勒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著 我回来了,自己的城市 知道我的泪我的静脉 知道我的小时候,肿过的扁桃体的城市 你回来了 快,干了这杯照亮列宁格勒河岸街灯的鱼油 快,去了解夹着蛋黄的不祥沥青,十二月的每一天 彼得堡!我还不想死去 你还有我的电话号码 彼得堡!我手里还有很多地址 能听到死者们声音的地址簿 我在依旧漆黑的楼梯上 撕裂皮肉的门铃声 敲击着我的太阳穴 我彻夜不眠等候着尊贵的宾客 门上的脚链作响着 半年后,你收到娜塔莎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离开列宁格勒,在哈萨克斯坦的集体农庄工作。想到她有可能是因为和外国人亲密接触而被举报,作为惩罚被送到了穷乡僻壤,你感觉心痛。 一个异类写作者是怎么炼成的 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岛田雅彦近作,第七十一回读卖文学奖小说奖获奖作品。叙述自我定位为“异端”“青涩小子”的主人公“你”,从年少时期就不习惯去讨好,而倾向去质疑、挑战世间的流行,定下成为作家的目标就坚定地去实践,直到如愿以偿。大学专业选择俄语系、到苏联访学、取材,之后离开日本远去美国久居交流,这些经验使作家得以抽离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以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观察,记录下那个时代的暗流涌动。 新晋作家笔下的日本末代文豪群像 出道后多次落选芥川奖的岛田雅彦,讲述了中上健次说要揍他、埴谷雄高抱怨身边的女性关系等许多自己亲身经历的日本文坛逸事,俨然是一幅昭和末年(一九八〇年代前后)日本文坛群像。在埴谷雄高、大岡升平,以及继承他们的大江健三郎——这些已经离开了的日本当代文豪之后,解构左翼(把日语汉字左翼虚化成片假名sayoku)的后现代社会对未来的方向持续迷茫,这本书正是对那个时代不无缅怀意味的回头一望。 使说谎者变得正直的文类 岛田雅彦看中“私小说”这一门类的特殊性,指出这是职业说谎家小说家唯一得以试着不去隐瞞或篡改,照着事物原样描写的门类。在谎言充斥的当代,他想试着写写看这种不避讳自己的可耻的过去,让说谎者得以变得正直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