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群言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家住牛街
ISBN: 9787519303884
陈春喜,笔名苗壮,1950年1月生于北京市宣武区牛街,回族。1975年走上教育战线,一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退休前在北京市昌平区史各庄中心小学任教。作者兴趣爱好颇多,读书和写作是作者的最爱。自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晚报》《京郊日报》《中国电视报》《北京广播电视报》《章回小说》《昌平文艺》《军都文苑》《昌平报》《老年之声》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评论、诗歌、歌词、相声等作品20多万字。
爆竹声声闹新春 爆竹是我国过年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代表着 一种喜气、祥和、热闹的气氛和气场。 过去每逢过年人们常说:“姑娘爱花,小子爱炮 。”说的就是那时过年时的情景。爆竹在咱北京都管 它叫“炮仗”,放爆竹叫作“放炮仗”。这炮仗不但 大人们爱放,更是我们这帮孩子们的喜爱。说起我们 儿时过年时的情景,那真是有意思极了,趣事多多。 我就跟您聊聊我们小时候过年放炮仗的事儿吧! 我儿时见过的有以下几种:鞭炮,论挂,一挂有 100头、200头、500头、1000头等(头就是响儿)。 鞭,又称“钢鞭”,有钢笔杆儿粗细,一寸多长,放 起来非常脆响。炮,又称小鞭,有50头、100头、200 头、500头等,它属于最小的炮仗,每个还不到一寸 长,又比较细,也脆响,但威力比钢鞭小得多。因为 它小,威力又不大,所以,小伙伴们都爱放它。 麻雷子:个大,粗壮,有10厘米长,放起来非常 响,大人们放时都把它放在地上,点上捻儿之后赶快 跑,我们小孩儿更是躲得远远的,还捂上耳朵,生怕 震坏了。所以,这麻雷子在我们那儿很少放。 二踢脚:个大,但比麻雷子细,也短,但也有成 人的大拇指粗细,10多厘米长,红纸包的,很好看。 放起来是双响,点上以后,砰的一声,上半截飞上了 天,然后到天上又是啪的一响,很好玩儿,但我们儿 童不敢放,还是大人们放吧。 通常,像我们这帮10来岁的孩子,最爱放的就是 小鞭了。那时候都穷呀!如果兜里有几毛钱,心里就 美得不得了。如果有个1块、2块的那就是“富翁”了 ,能买很多好吃的和好玩儿的。那时小鞭有100响的 ,是我们的最爱,这100响的一挂才1毛6。买回来后 不是一次整挂都放完,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拆开,然 后放进兜里,再点上一根棒香,一个一个的单个放。 胡同里的小伙伴,一起放炮玩,胆小的放在地上或台 阶上放,胆大的拿在手里,点燃后再扔出去,空中啪 的一声响,那感觉真美!如果遇上不响的,也舍不得 丢弃,把它拆开后放“滋花”,晚上尤其好看。有时 还玩出花样,下雪后,把小鞭插在雪堆里,点燃后, 啪的一声炸出一团雪花。有时候找一个旧罐头瓶,点 燃后小鞭的声音是闷响,也挺有意思。像这样的小鞭 能伴随我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从年前的二十七八 开始,能玩到过了正月十五,它给我们增添了无限的 乐趣。 除了小鞭,我们孩子们喜欢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品 种,如“窜天猴”,一根细细的小棍儿,有一尺多长 ,上面有一个彩色包装的花炮,放时,用手轻轻地捏 住小棍儿,点燃捻子后,手举向天空,只听兹的一声 哨响,花炮窜向天空,在空中啪的一声炸响,很是好 玩儿。不过有点贵,一个“窜天猴”3分钱,舍不得 多买。再一种叫作“耗子屎”,是用泥做的,一圈一 圈地盘起来,上面还有颜色,挺好看,有半个乒乓球 本书共两辑,分为上辑《家住牛街》和下辑《闲情偶记》,收录了作者五十多篇精美散文。书中还有作者绘制的插图和拍摄的照片数幅。字里行间充斥着一个老北京人对儿时往事地追忆和对现实人生地感悟,带给人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