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每天学点曾国藩处世为官智慧
ISBN: 9787506487252
1.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品德修养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关怀 的是道德仁义,小人关心的是物质土地。君子能反省自己,小人则怨天 尤人。君子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小人则不断走向沉沦。 孔圣人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意思是: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加以讲求,听到了义却 不能遵循去做,不对的地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忧惧的。 曾国藩正是一个十分重视品德修养的人。后来他官至大学士、两江 总督、一等毅勇侯。他的官位已如此之高,但在处世方面仍然做到言传 身教兼而有之,他在持家育人上,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 在各个方面都给人以示范,并以身作则。他曾说过:生而为人,只有增 进德行和研修学业这两件事靠得住。进德,即恪守孝悌仁义;修业,即 为诗文作字。只有这两件事人可以自己完全把握,进步的一尺一寸,都 属于自己。进一分德就像积贮了一升谷,修一分业又像积累了一文钱。 德和业一起增加,则家之财产便增加。 曾国藩注重从生活细节上加强品德修养。 在饮食方面:他每食只吃一个菜,决不多设。虽身为将相,而自奉 之啬,同穷人之家没有两样,因为他常吃一个菜,人们呼他为“一品” 大相。任两江总督时,到下面巡视,下级为他多加了几个菜,他只吃面 前的一个菜,离开时,他很不高兴地说:你们要我一食千金,我不忍心 吃呀,也不忍心看呀。在南京城里,他经常同家人吃开水泡饭,而且不 得多吃。 在着装方面:他很节俭,平时根本不新制衣帛,他三十而立之年, 曾缝制了一件青缎马褂,平时合不得穿,只是在节庆之日穿一下,藏了 五十年,还如新衣一样。 在居所方面:他家老屋已有百余年,由于家中人口增多,他的九弟 花了三千多元建了一栋新屋,他听到后大不高兴,写信责问弟弟,他说 搬进容易搬出难,我此生决不住新屋。 在学业方面:每日自晨至晚,不断工作,不稍歇息,主要公文,都 要自批自拟,绝不让别人代劳。晚年右目失明,仍然阅公文,写作诗文 日记。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在为官方面:他做官几十年,不管是在地方任职还是宫廷掌印染, 从来不取一文来历不明的钱,而且发誓不靠做官来发财,他一生总是过 着贫困的生活,直到最后勉强凑足了一千两银子寄回家中,还要吩咐家 人拿出四百两分赠给戚族中的贫困者。他的女儿出嫁时,他规定办嫁妆 的钱不得超过两百金,平时也很少礼尚往来,从不携礼而人,也不允许 别人送礼。一位总督能做到这一点,足以见证曾国藩的清廉。 在考究了历代宦官之家兴衰史之后,曾国藩精心营造了一种滋润子 嗣、泽被后世的家族文化。他语重心长地教导晚辈,勤俭持家,不可骄 奢淫逸,当以“考、宝、早、扫、书、蔬、鱼、猎”八字为本;“慎独 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意思是说,即使一 人独处,也要严格要求小心谨慎,不妄取妄为;要有一种敬重严肃的生 活态度和精神状态;要有一副仁爱慈善之心;要靠勤勉劳作获得社会地 位;“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 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 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字”“八本”,是曾国藩自己遵从也要 求子女们遵从的一根根准绳,如今仍闪烁着理性和人性的光芒。他既是 四方学人的楷模,也是家庭家族的楷模。自曾氏兄弟以下,先后出过外 交家、数学家、翰林、诗人、画家、教育家、考古学家、化学家、女革 命家、中科院院士、新中国的高级领导干部。一个家族盛及五代,在历 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与曾氏的家训严明不无关联。 修养功夫非一日练就,唯有长久坚持方能成就。所谓一屋不扫何以 扫天下?一个品德修养都谈不上的人,又如何能为国家作贡献? 2.全力打败自己的弱点 所谓自制方能制人,只有自己掌控情绪,才能走向所谓“克己”并 “成己”,在通往人格完善的路上,唯有善于自制并长久坚持方能成就大 业。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打败了那一个欲望的自己,才能成就 理想的自己。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连戒除自己不良习惯的勇气都不具备,何谈担 当国家与事业大任?尤其身在官场,更该时刻反躬自省,检点过错,树 立榜样。不良习惯的形成与后天环境有很大关系,环境造就人,人改变 环境。不良习惯是可以被人的意志克服的。如不及时克服,将严重阻碍 人们的进步。正是由于曾国藩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善于自省, 在自省中补救完善,才成就了自身。 曾国藩年轻有为,在道光二十年刚满三十岁时便留在清皇家政府翰 林院。翰林院是清政府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这个机会不是谁都能得到 的。进入翰林院,就意味着从此平步青云。年轻的曾国藩不免也有些放 松和飘飘然。他每天都在吃饭喝酒、读书、闲聊中度过,不觉已经过去 四十多天。他曾经这样感叹:“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日日无可记录。” 四十多天后,曾国藩突然意识到这样做荒废时日,幡然悔悟,开始检讨 自己的生活。他在日记中作了自我检讨和剖析,深刻认识时间的可贵以 及流露荒废时间的悔意,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感到羞耻。 身在官场,往来应酬是少不了的。两年后的一天,曾国藩读完书应 约出门拜客,为同僚庆祝生日直至深夜,曾国藩在当天的日记里就对自 己一天的行为进行了总结并检讨,严厉地告诫自己,一定要改掉这种习 惯,应酬能回避则回避。他在日记里写道:“写此册而不日日改过,则 此册直盗名之具也。既不痛改旧习,则何必写此册?”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