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鹅注音版 中国民间故事

ao鹅注音版 中国民间故事
作者: 侯知雨 编
出版社: 时代文艺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13.40
折扣购买: ao鹅注音版 中国民间故事
ISBN: 978753877135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的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由于父母早亡,他只好跟着哥哥嫂子生活。他每天都去放牛,因此大家都叫他“牛郎”。牛郎的嫂子马氏为人狠毒,总是逼牛郎干很多活儿,还经常不给他饭吃,牛郎的生活过得很是不易。这一年秋天,嫂子又想出了一个为难他的坏主意,她让牛郎去放牛,只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后才能回家。无奈之下,牛郎只好赶着牛出了村子。牛郎赶着牛进了山里,在草深林密的山上,想到自己不知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便坐在石头上独牛郎织女牛郎看到这位老人面目慈祥,便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人。老人听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我告诉你,在伏牛山上有一头生病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说完,老人就消失不见了。牛郎这才知道自己遇到了好心的神仙。于是,他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伏牛山,找到了那头生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很厉害,赶忙给老牛割来嫩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渐渐恢复了神志。它抬起头,竟然说起话来:“我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条被贬下凡间,摔断了腿,无法动弹。我腿上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很同情老牛的遭遇。他不辞辛苦,悉心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集露水疗伤,晚上依偎在老牛身边睡觉。后来,老牛在牛郎的悉心照料下,完全康复了,于是牛郎高高兴兴地赶着十头牛回了家。牛郎回家后,嫂子马氏并没有感到高兴,她对牛郎的态度反而更加恶劣,甚至几次三番要加害他,但每一次牛郎都被老牛救起。嫂子见屡次加害都不成功,最后竟然恼羞成怒将牛郎赶出家门,还不许牛郎带走家里的东西。无奈之下,牛郎只得央求嫂子把那头老牛留给自己。就对牛郎说:“这些年你一个人过得孤孤单单,我为你谋划了一番。你翻过这座山,山里的碧莲池里有七个姑娘在水中嬉戏。你只要拿回其中一件粉裙衫,就会有好事发生。”牛郎很信任老牛,所以就立即翻过了山,来到池边,那里果真有七位仙女在水中嬉戏。牛郎偷偷地从放在池边的那堆五颜六色的衣服中拿出了粉裙衫,然后把它带回去给老牛看。老牛让牛郎守在池边,等着七位仙女嬉戏完。仙女们在水中嬉戏够了,就准备穿上裙衫回天庭。结果最小的七妹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粉裙衫,她只得向各位姐姐说明情况,让她们先回天庭,待自己找到裙衫之后再自行回去。于是,其他六位仙女就告别小妹,先行回了天庭。这时,老牛让牛郎拿着粉裙衫走上前牛郎织女去,那位小仙女看到牛郎拿着自己的裙衫,生气极了。牛郎赶紧把粉裙衫递到了小仙女的手中。老牛把牛郎的情况如实告诉了小仙女,小仙女非常同情牛郎的遭遇。等小仙女穿好裙衫之后,牛郎邀请她到自己的家中,两人谈得很投机。原来,这位小仙女是天上的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后来,二人互生情意,织女回到天庭后,还是不能忘了牛郎,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像烟霞一样的绸缎。牛郎和织女成婚后,男耕女织,不久他们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孩儿,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好景不长,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亲自下凡来,命令天神强行把织女带回了天上,并且命她今后不得离开天庭半步。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生生拆散了。牛郎上天无路,无法见到自己心爱的人,焦急万分。他们的一双儿女看不到娘,也天天哭闹,伤心不已。这时,老牛告诉牛郎:“牛郎啊,我快要死了,在我死后,你可以把我的皮披在身上,这样就可以上天去找织女了。”老牛还叮嘱牛郎,皮不要弄破了,如果破了,就不能追上织女了。牛郎织女老牛死后,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但是在整理牛皮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老牛活着时的点点滴滴,泪水模糊了双眼,一不小心,手一抖,把牛皮刮破了一个小口儿。牛郎见没什么大碍,便担了一副担子,一头装了儿子,一头装了女儿,披上牛皮,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了。眼看就要追到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子一挥,牛郎的眼前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这条大河就是银河,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了银河两岸。织女望着银河对岸的牛郎和孩子们,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们也哭得死去活来。伤心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娘”的喊声,是那样撕心裂肺,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牛郎和织女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没有办法,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初牛郎织女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银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亮晶晶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牛郎星。和牛郎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庭院中,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流传至今的七夕节“乞巧”的传统习俗。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晋时,祝庄有个祝员外,他家有一女叫作祝英台。祝英台从小就十分聪明灵秀,一心想要出门求学。但那时候书院不收女学生,祝英台只能干着急。她看着背着书箱去读书的男子,内心感到十分不平。后来,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要是自己女扮男装,那不也能去求学吗?一开始,祝员外觉得女儿的想法荒唐极了,但是祝英台软磨硬泡,不吃不喝,祝员外心疼女儿,只得同意了。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他嘱咐女儿在外要事事小心,万不可让别人知晓了这个秘密。祝英台一听父亲答应了,心里高兴极了,立马打点行囊,女扮男装,化名祝九弟,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途中,路过一个叫曹桥的地方,走累了的祝英台就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在距离祝庄十八里地的梁庄,有一位青年学子叫梁山伯,他也遵从父母的意愿到红罗山书院求学。梁山伯、祝英台二人正巧在曹桥亭相遇了,两人志趣相在红罗山书院里,梁山伯与祝英台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虽然他们被分到同一间寝室,但是祝英台平日里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她还在自己和梁山伯睡觉的卧榻中间放了一碗水,告诉梁山伯万不可碰倒这碗水。梁山伯是个憨厚老实之人,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照办了。因而两个人虽然同住一室,梁山伯却并没有发现祝英台是女儿身。这红罗山书院四面环水,景色宜人。有一次,梁山伯、祝英台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大家都用石头打水漂。而祝英台在扔石头的时候闪了一下腰,同学们便起哄叫道:“祝九弟像女孩子一样。”祝英台顿时梁山伯与祝英台满脸绯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幸好梁山伯及时帮她解了围。红罗山书院的师娘非常细心,她发现祝英台不像其他男学生,身段非常柔软,姿态也有些女儿气。师娘怀疑祝英台其实是个女子,经过几番试探,她确定祝英台的确是女儿身,对此感到十分震惊。她思来想去,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丈夫。她很敬佩祝英台的勇气,也欣赏她的上进好学。因而在书院里,师娘处处维护英台,帮她保守着这个秘密。三年后,祝英台接到家书,父亲催她速归,她只好向教书先生告假。这三年来,梁山伯的勤恳和好学深深打动了祝英台,她倾慕这位梁兄,但是又不好开口,这次归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所以祝英台把自己的蝴蝶玉扇坠交给了对自己关爱有加的师娘,让师娘日后转交给梁山伯。而梁山伯听说祝英台要回家的消息,立马来找祝英台,一定要为她送行。一路上,梁山伯背着祝英台的行囊走在后面。看到梁山伯憨厚的样子,祝英台忍不住想要逗逗他,她知道梁山伯喜爱牡丹,于是便对他说:“梁兄你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归。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你要摘也不难。”梁山伯认真回答说:“这路途遥遥,就算你家的牡丹芬芳娇艳,我也采摘不得。”祝英台又说:“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梁山伯听后一头雾水,说道:“可惜英台你不是女儿身。”祝英台之后又试探了几次,但梁山伯像个呆头鹅,任祝英台怎么提示都不解其意。祝英台是又好气又好笑,只好说家中有个与自己酷似的小九妹尚未出嫁,那小九妹长相俊美,性情柔和,饱读诗书,是个非常不错的女子,她想要把小九妹许给梁山伯。梁山伯一听,高兴地答应了。祝英台再三嘱咐梁山伯早日去祝家提亲。这送别一送就是十八里,最后梁山梁山伯与祝英台伯把行囊交给祝英台,两人恋恋不舍地分开了。虽说祝英台在送别的路上嘱咐梁山伯要早日去向九妹提亲,但是梁山伯家里非常贫穷,他不好意思前去,因而耽搁了一段时间。后来还是在师娘的提点下,他才知道祝英台其实是女儿身。他看着祝英台留给他的蝴蝶玉扇坠,想着自己与祝英台的生活点滴,深深懊悔自己没能理解祝英台的暗示。他当机立断,决定去找祝英台。梁山伯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祝家。谁承想,祝员外竟是个贪恋富贵的人,他见梁山伯是个穷书生,家里没什么财力,便告知他祝英台早已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梁山伯与祝英台突然离世的消息,悲恸欲绝。在马家迎亲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缓缓地走到坟前,她跪下来放声大哭,哭声震彻天地。她脱去红装,露出穿在里面的白色孝服。霎时间风雨交加,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大家都说,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感动了天地,他们化作了美丽的蝴蝶相伴相守。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很久以前,江苏有个孟家庄,孟家庄有一老汉善于种植葫芦。这一年,他种的葫芦长得比以往都要茂盛,其中一棵的枝叶竟伸到了邻居姜家院里。孟、姜两家向来相处得非常融洽,于是便相约秋后结了葫芦一家一半。到了秋天,果然结了一个大葫芦,孟、姜两家非常高兴,把葫芦摘下来准备分享。忽听葫芦里传出一阵阵小孩儿的哭声,孟老汉觉得非常奇怪,便用刀把葫芦切开一看,呀!有个小女孩儿坐在葫芦中,红红的脸蛋、圆嘟嘟的小嘴,很是惹人喜爱。孟、姜两家决定共同抚养这个孩子。因孟老汉无儿无女,这个小女孩儿便住在了孟家,取名孟姜女。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孟姜女一天天地长大了。她心灵手巧,聪明伶俐,美丽动人,织起布来比织女,唱起歌来赛黄莺。这一天,孟姜女做完针线活儿,到后花园去散心。园中荷花盛开,池水如碧。忽然一只美丽的蝴蝶落在了荷叶上,蝴蝶吸引了孟姜女的视线,她便轻手轻脚地走孟姜女哭长城过去,用扇子一扑,不想用力过猛,扇子掉到了水里。孟姜女只好挽起衣袖,伸手去捞,这时她忽然听到背后有动静,急忙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年轻公子站在树下,他看起来神色慌张,疲惫不堪。后花园?”年轻人急忙连连赔罪,说:“我姓范,叫范喜良。我住在离这里不远的村子里。”孟老汉又问:“那你为什么会来我家后花园?”年轻人叹了口气说:“我自幼饱读诗书,是个读书人。现今秦始皇修筑长城,到处抓壮丁,黎民百姓对此怨声载道。我不愿被抓去修长城,便从家里逃了出来。为了躲避官兵,才藏到了这个后花园,不想惊动了小姐。”他边说边连连赔罪。孟姜女见范喜良知书达理,忠厚老实,对他的好感多了几分。孟老汉也很同孟姜女哭长城情范喜良,便索性留他住了下来。范喜良在孟姜女家中住了一段时间后,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孟姜女怕范喜良日后要离开这里,她想了又想,最后决定主动表明心迹。孟姜女害羞地对自己的父亲说:“我看范公子为人老实上进,是个不错的青年,女儿也待字闺中,不如……”孟老汉不等女儿说完,便会意了,他对范喜良也颇为满意,所以一口答应了下来。于是孟老汉来到前厅,对范喜良说:“你现在到处躲藏,也没有固定的住所,我想招你为婿,你看如何呀?”范喜良急忙回应道:“我是一个逃亡之人,担心日后会连累小姐,婚姻之事不敢妄想。”无奈孟姜女心意已决,非范喜良不嫁,最后范喜良终于答应了这门亲事。孟老汉乐得合不拢嘴,急忙和姜家商议挑选吉日给他们完婚。孟家庄有一个无赖,平时游手好闲,喜欢拈花惹草。他多次向孟家求亲,但孟老汉始终不答应,孟老汉不想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这样一个无赖。这无赖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听说了范喜良要与孟姜女成亲的消息,内心感到愤愤不平。他打听到范喜良是从别的村子逃到这里的,于是便心生一计,偷偷地到官府去告了密,还带着官兵来孟老汉家抓人。孟姜女哭长城这时孟、姜两家还沉浸在孟姜女和范喜良喜结良缘的幸福之中,忽然一群官兵冲进了孟家,不由分说,把范喜良捆绑起来就要带走。孟姜女急忙扑上去,却被官兵一把推开,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丈夫被官兵带走。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忧伤不已。转眼冬天来了,大雪纷飞,孟姜女想到在远方修长城的丈夫,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赶着缝制棉衣。做好棉衣后,孟姜女踏上了寻夫的艰辛路程。她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昼夜不停地往前赶,终于有一天,她来到了长城脚下。孟姜女哭长城她越想越悲,便对着长城昼夜痛哭,这哭声感天动地,天上的白云停下了脚步,飞鸟也跟着发出了悲鸣。她一连哭了三天三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巨响,长城倒塌了八百里,范喜良的尸骨露了出来。孟姜女一见丈夫的尸骨,立马跑上去抱在怀中。长城倒塌了八百里,官兵们赶忙将这件事报告给秦始皇。秦始皇勃然大怒,下令把孟姜女抓来问罪。等孟姜女被抓来后,秦始皇见她生得如此貌美,便想纳她为妃。孟姜女说:“要我做你的妃子,得先答应我三件事:一要在长城外的大海上建一座十里长、十里宽的长桥;二要用方圆十里的山作为我丈夫的坟墓;三要你披麻戴孝亲自到我丈夫的坟前祭奠。”秦始皇觉得这三条都不难,便爽快地答应了。过了几日,长桥和坟墓已全部建好,秦始皇身穿麻衣,过了长桥来到坟前祭奠。祭奠完毕,秦始皇便说:“美人儿,你要我做的事情我都做好了,现在你可以跟我一起回宫了吧?”孟姜女看着残暴的秦始皇,内心一阵悲愤,她站在海边,冷笑一声说道:“你昏庸残暴,害尽天下百姓,如今又害死我的丈夫,我怎么会做你的妃子?休想!”说完便怀抱丈夫遗骨,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白蛇传白蛇传不尽,和他约好明天到其宅上还伞。年轻人走后,白娘子还在不断注视他远去的背影。小青看出白娘子对这年轻人心生爱慕,不禁打趣她,白娘子笑着不肯承认。第二天,白娘子和小青按年轻人留下的地址找到了钱塘门,才知道他姓许名仙,父母双亡,寄住在姐姐家,现在在一家药铺当伙计。白娘子见许仙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内心不禁泛起涟漪。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有说不完的话,彼此都相见恨晚。最后,在小青的努力撮合下,二人结为夫妻。许仙总是想知道自己的妻子来自何处,问过白娘子几次,都被她搪塞过去,只说是家乡山高路远,在一处深山之中。原来白娘子与许仙前世有缘,许仙的前世是一个小牧童,曾救了身陷险境的白娘子。这份恩情,白娘子一直铭记在心。这次出来游玩,本是无心,没想到竟然遇到了恩人,白娘子正好借此机会来报答恩情。许仙成家后,搬出了姐姐家。他和白娘子一商量,决定干起老本行,在西湖边开了一家药铺——保和堂。由于许仙踏实肯干,待人亲切,白娘子神通广大,什么草药都找得到,因此他们的药铺生意越来越红火。白蛇传一天,许仙正在忙生意,门外进来一个化缘的和尚。那和尚一见许仙,忙说:“阿弥陀佛,贫僧是镇江金山寺住持法海。今见施主面带妖气,想必家有妖怪!”许仙大吃一惊,说:“家中只有妻子和一个丫鬟,哪来的妖怪?”“既然如此,”法海道,“你的妻子可能是妖怪。你先不要声张,等端午节时让她喝下一杯雄黄酒,一切自有分晓。日后事,可到金山寺找我。”端午节那天,白娘子在丈夫的一再要求下喝了一口雄黄酒,马上感觉头昏眼花,忙叫小青扶她回房休息。过了好长时间,许仙不见白娘子出来,于是进房掀帐一看,只见一条巨大无比的白蛇卧在床上,浑身冒着白气。许仙当场吓得面如土色,随即大叫一声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许仙的惊叫唤醒了白娘子。她马上施行法术让自己变回了人形。看见许仙昏死了过去,白娘子慌了手脚,手忙脚乱地和小青一起把许仙抬上床,她对小青说:“妹妹,我只有上灵山盗来灵芝草,才能救醒官人。”小青赶忙阻拦说:“姐姐,你现在已有身孕,灵山戒备森严,你这一去恐怕凶多吉少啊!”“管不了那么白蛇传多了,我必须去!”说完,白娘子飞上天,直奔灵山。守护灵芝草的灵山鹿兄鹤弟手持长剑拦住已盗得灵芝草的白娘子,三人在半空中打得不可开交。白娘子无心恋战,只求尽快脱身离去,但是自己已有身孕,功力大打折扣,斗了几十个回合,她早已精疲力竭。但为了救丈夫的命,她还是苦苦支撑。“住手!”随着一声断喝,只见山主南极仙翁缓缓走上前理亏,赶忙上前拜见翁一声长叹:“你尘缘未了,该此一劫。快快去吧。”白娘子大喜,拜了三拜,飞快地赶回了家。许仙吃了灵芝草不一会儿,就慢慢睁开了眼睛。白娘子长嘘一口气。许仙一见白娘子,吃惊地喊道:“你……你……”白娘子连忙安慰他:“官人,刚才你看见的白蛇已被我杀死了,我扶你去看看。”许仙看见一条大白蛇被杀死在院里,舒了一口气,但还是将信将疑。一天,许仙假称要到镇江金山寺还愿,偷偷去见了法海。法海一见他,便说:“施主,你脸上的妖气更重了。”许仙十分疑惑:“可我的妻子和常人并没什么两样啊?”法海道:“那是她道行深的原因。白蛇传施主放心,不出一个月,老僧定会将她捉住,镇在宝塔下面,叫她永远不能再迷惑人。”许仙一听这话,想起妻子的万般善良,赶忙说:“老法师,谢谢你的好意。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相信我妻子是妖怪。今后我们夫妻俩的事,不劳您费心了。”说着便要离开。法海让徒弟拦住许仙,说:“施主现在不能走,否则你会越陷越深。”任凭许仙怎样反抗,法海还是强行把许仙留在了金山寺。过了几天,白娘子见丈夫还没回家,心中不安,便和小青一起上镇江金山寺去找许仙。这时法海手持金钵,拦住白娘子和小青说道:“大胆妖怪,竟敢寻上门来。”一旁疾恶如仇的小青骂道:“老和尚,快把我姐夫放出来,万事都可化小,否则踏平你这鬼寺!”法海一听火冒三丈,大红袈裟一扬,舞动禅杖,和小青打在一起。白娘子因道行不及法海,又有孕在身,忙拔下金钗,迎风一晃,转眼滔滔江水汹涌而来,把金山寺团团围住。法海眼见大水即将淹没金山寺,忙脱下袈裟,向空中一甩,罩住了金山寺。结果洪水涨高一尺,金山寺就升高一尺,水始终淹不到金山寺。双方僵持了几个时辰,最后白娘子无奈只好退掉洪水,返回杭州。眼见白娘子水漫金山,许仙终于明白妻子并非人类。说来奇怪,许仙这时反倒踏实了,觉得妻子比许多凡人更善良,更可敬。一天,他乘法海不注意,偷偷跑出金山寺,赶回了杭州。但是白娘子不在家,于是他赶到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断桥,看见白娘子和小青正坐在一条船上。小青一见许仙,劈头就问:“你还有脸来?你怎么不带那和尚一起来抓我们?”白娘子也说:“官人,你我夫妻一场,你总知道我的为人……”说着说着,眼泪忍白蛇传不住掉了下来。许仙非常难受,诚恳地说:“娘子,是我一时糊涂。我对不起你。”于是三人和好如初,一同回了家。几个月后,白娘子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全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孩子满月这天,许仙正高高兴兴地办宴席,谁知法海又手持金钵找上了门。许仙忙说:“老法师,我妻子到底是人是妖,是好是坏,我比谁都清楚。请你不要再来破坏我们的幸福了。”法海道:“阿弥陀佛,施主。不管她如何变化,她总是蛇精,是蛇精就一定会害人。老僧这是为你好。”说着便闯进门来,悬起金钵,对准白娘子罩来。可怜白娘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罩在了金钵之下。小青正要冲过来与法海拼命,白娘子急忙喊:“小青快逃!他不敢杀我。你练好本领再来救我。快走!”金钵罩住了白娘子,法海把她压在了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自己也在西湖边的净慈寺住了下来。小青逃回峨眉山,苦练十八年后,来净慈寺找法海报仇。二人战了几十个回合,法海毕竟年纪大了,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小青越战越勇,忽见她手起剑落,削向附近的雷峰塔。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雷峰塔倒了下来,白娘子出白蛇传塔,和小青一起对付法海。法海慌不择路,一个“金蝉脱壳”,跳进西湖,躲到一只螃蟹的硬壳里。据说至今人们还能在螃蟹壳里看到缩成一团的老法海。许仙和白娘子、小青又见面了,还带来已长成英俊小伙儿的儿子。一家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流下了幸福的泪水。阅读·生活·思考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孟姜女哭倒了长城,梁山伯和祝英台死后化为蝴蝶,白娘子被救出雷峰塔与家人团聚……不论是人类还是神仙,他们为了与爱人相守,都经历了很多磨难。你最喜欢哪个故事呢?请你化身为小剧作家,试着就某个故事写一个剧本,和爸爸妈妈分角色将故事内容表演出来吧!一起来抓我们?”白娘子也说:“官人,你我夫妻一场,你总知道我的为人……”说着说着,眼泪忍白蛇传不住掉了下来。许仙非常难受,诚恳地说:“娘子,是我一时糊涂。我对不起你。”于是三人和好如初,一同回了家。几个月后,白娘子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全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孩子满月这天,许仙正高高兴兴地办宴席,谁知法海又手持金钵找上了门。许仙忙说:“老法师,我妻子到底是人是妖,是好是坏,我比谁都清楚。请你不要再来破坏我们的幸福了。”法海道:“阿弥陀佛,施主。不管她如何变化,她总是蛇精,是蛇精就一定会害人。老僧这是为你好。”说着便闯进门来,悬起金钵,对准白娘子罩来。可怜白娘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罩在了金钵之下。小青正要冲过来与法海拼命,白娘子急忙喊:“小青快逃!他不敢杀我。你练好本领再来救我。快走!”金钵罩住了白娘子,法海把她压在了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自己也在西湖边的净慈寺住了下来。小青逃回峨眉山,苦练十八年后,来净慈寺找法海报仇。二人战了几十个回合,法海毕竟年纪大了,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小青越战越勇,忽见她手起剑落,削向附近的雷峰塔。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雷峰塔倒了下来,白娘子出白蛇传塔,和小青一起对付法海。法海慌不择路,一个“金蝉脱壳”,跳进西湖,躲到一只螃蟹的硬壳里。据说至今人们还能在螃蟹壳里看到缩成一团的老法海。许仙和白娘子、小青又见面了,还带来已长成英俊小伙儿的儿子。一家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流下了幸福的泪水。阅读·生活·思考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孟姜女哭倒了长城,梁山伯和祝英台死后化为蝴蝶,白娘子被救出雷峰塔与家人团聚……不论是人类还是神仙,他们为了与爱人相守,都经历了很多磨难。你最喜欢哪个故事呢?请你化身为小剧作家,试着就某个故事写一个剧本,和爸爸妈妈分角色将故事内容表演出来吧! 本书讲述了一个个优美隽永,脍炙人口的流传在中国民间的经典故事,展现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勤劳勇敢的品质。有助于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品质。全书采用无障碍阅读、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打好阅读基础,有效提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