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讲读三国

吕思勉讲读三国
作者: 吕思勉|责编:王旺
出版社: 华龄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7.06
折扣购买: 吕思勉讲读三国
ISBN: 9787516916322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内容简介

宦官 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大 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东汉。 东汉末年为什么会乱呢?大 家都知道其根源是灵帝的宠 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乱 ,引起黄巾的造反。因黄巾 的造反,而引起刘备和孙坚 的起兵。又因灵帝死后,少 帝即位,国舅何进要诛戮宦 官,而引起董卓的进京。因 董卓的进京,而引起废立之 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绍、十 常侍乱政。曹操等纷纷起兵 讨卓,天下就从此分裂了。 然则东汉的祸源,最大的便 是十常侍,这还是人谋之不 臧。写《三国演义》的人, 说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 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 么定数似的,恐怕未必其然 了。然则宦官究竟是怎样一 种人呢?历来读史的人,怕 知道宦官之为害者多,知道 宦官的来源者少。我不妨借 此机会,和诸君谈谈。 所谓宦者,大家都知道 是曾经阉割的人。近代的俗 语,亦称为太监。那是因为 在明朝,他们所做的官,有 二十四个,都称为某某监之 故,这是不难解的。然则何 以又称为宦者呢?在东汉时 代,这一种人,威权很大, 败坏政治很利害,所以写《 后汉书》的人特地替这一班 人作了一篇传,名为《宦者 列传》,《宦者列传》序里 说:“中兴之初,宦官悉用 阉人。”这句话,和我们通 常的见解有些不符。通常的 见解,都以为宦官就是阉人 ,现在却说光武中兴之后, 宦官才全用阉人,那么,自 此以前,宦官就并非阉人了 。所以有人疑心这“宦”字是 错的,说当作“内”字。然而 他这句话,实在是错的。 “宦”字的意思,本来并 非指阉割。而“宦官”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