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1.80
折扣购买: “天际线”丛书~星座的故事:起源与神话
ISBN: 9787575300537
伊恩·里德帕思(Ian Ridpath),英国作家、编辑,天文学和太空领域专家。他为业余天文学家撰写了《恒星与行星》《恒星》《每月天空指南》等一系列标准观测指南,并编辑了经典天文学图书《牛津天文学词典》《诺顿星图手册》。由于里德帕思为公众理解和欣赏天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获得了太平洋天文学会颁发的克伦普克-罗伯茨奖。里德帕思是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会员,也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成员。他的兴趣主要是收集古老的天文学书籍,尤其是星图。
每天夜晚,我们头顶上方都盘旋着一场希腊神话的盛会。珀修斯飞去营救安德洛墨达,俄里翁迎对喷着鼻息冲撞而来的公牛,牧夫把熊赶到北极附近,阿尔戈号扬起风帆踏上寻找金羊毛之旅。这些传说和其他许多传说一起,都谱写于被天文学家称作星座的星星图案之中。 星座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而非大自然的发明。星座表达了人类想在看似混乱的夜空中建立起秩序的愿望。对于那些在视野中看不见陆地的航海者、那些在沙漠中需要路标指引的旅人,或者需要日历的农民和需要夜间时钟的牧羊人来说,对天空中的星星进行成群的划分具有非常实际的作用。但人类设立星座的初衷,或许仅仅是想把令人生畏的黑夜变得人性化而已。 刚接触天文学的人很快就会失望地发现,绝大多数星座和它们的名称所代表的形象之间几乎没有相似之处,如果抱有这样的预期,就是误解了星座真正的含义。星座形象并非要人们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相反,它们是一种象征,一种天空寓言。夜空就是一块幕布,人类的想象力可以在这块幕布上投射出神灵的行为与化身、神圣的动物以及寓言故事。在人类学会书写之前,夜空已然是一本图画书。 每天夜晚,当太阳回到自己的夜间巢穴,星星就会像魔法精灵一样出现。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那些散布在天空中的闪烁光点就像我们的太阳一样,实际上是一个个发光的气体球,只是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夜空中星星的亮度,取决于它们自身发射的能量以及与我们的距离。这些星星离我们如此遥远,连zui近的星星发出的光也要历经数年才能到达地球。人眼能看见这些微弱的星光,实际上跨越了难以想象的时空鸿沟。 我们应该把如今认识的星座图案归功于古希腊人和他们的前辈,但他们并不知道上面所说的那些事实。他们不知道,除了少数几个例外,一个星座里的星星彼此之间相距甚远,没有任何关联。它们只是偶然组合出我们熟悉的形状,如仙后座的W形、飞马座大四边形、狮子座的镰刀,或南天星空中的十字形。 ★介绍星座本源的集大成之作 《星座的故事》是天文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星空辞典,也是文学艺术爱好者理解古典神话的绝佳参考资料。本书全面辑录天文学界据以划分天空的88个连续星座,以及24个在历史上出现过又被废弃的星座,逐一介绍其名称、起源和演变、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相关绘画创作,还有它们所对应的中国古代星座。 ★知名天文科普大家多年打磨的精品 本书作者伊恩·里德帕思是英国天文科普作家,《牛津天文学词典》《诺顿星图手册》等经典天文学书籍的编者。《星座的故事》是他几十年间持续观测星空、在天文史中索引钩沉的心血之作,经历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 ★收录107幅珍贵的古典星图 书中的每个星座都配有近代重要天文制图师精心绘制的古典星图,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代表了人类以科学精神探索星空时迸发的浪漫想象。 ★中文版特别增补中国古代星座信息 译林出版社征得作者同意,在《星座的故事》英文原版书基础上增加了他近年来整理补充的中国古代星座内容,从天文学视角呈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在星空中投射的独特文化结构。 ★天文科普工作者潜心翻译 《星座的故事》中文版由北京天文馆研究员王燕平、国家天文台编辑张超翻译。两位译者长年深耕天文科普领域,分别著有《星空帝国》《星光收集者:小天文望远镜简史》等天文类书籍,译有《云彩收集者手册》等图书。 ★名家力荐 本书由卞毓麟、朱进、吴国盛、徐刚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