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流亡的悲歌)(精)/梅毅说中华英雄史

南明(流亡的悲歌)(精)/梅毅说中华英雄史
作者: 梅毅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00
折扣购买: 南明(流亡的悲歌)(精)/梅毅说中华英雄史
ISBN: 9787545531718

作者简介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男,天津人,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自1993年起至今,一直任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部。在最物质的城市深圳,在资本市场最前沿,闲暇之余,他一直奋力笔耕,著有《赫尔辛基的逃亡》《失重岁月》等多部中长篇小说,并获“鲁迅文学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项。2005年开始,他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在中国互联网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写作,相继出版有长篇历史散文集《华丽血时代》《刀锋上的文明》《纵欲时代》《亡天下》《极乐诱惑》等多达五百万字的作品,有“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之称,是IP时代全国性知名历史作家。同时,他又是中央电视台十套《百家讲坛》“梅毅话英雄”系列主讲人,中央电视台四套《文明之旅》常驻主讲嘉宾。

内容简介

半明半灭大明朝 崇祯帝的自杀和凤子龙孙的下场 数名农民军头领暗中早有串联,趁诈降机会大大 地休整一番。他们吃饱喝足后,趁山西垣曲到河南济 源之间黄河封冻之机,纵马狂奔,整部整部地突破黄 河天险,冲出明军包围圈,忽喇喇出现在中原大地。 由于河南地方官员没有镇压经验,中原平地又便 于驰骋,农民军犹如水银泻地一般,四处窜击,不仅 席卷河南全境,而且在周遭的安徽、四川、湖广等地 均处处开花。由此,局部农民战争,一下子变成了明 朝政府全面的祸患。 特别是河南连年大旱,当地人活不下去,见当“ 贼”能吃饱饭继续存活,不少人纷纷入伙,农民军军 势益炽。 于是,高迎祥、张献忠、李白成等部进入卢氏山 区,与当地偷掘矿藏的“矿贼”合伙,直下湖广,连 破襄阳、上津、房县等地,如入无人之境。而“扫地 王”“满天星”“横行狼”等人西入武关,连陷山阳 、镇安等地,然后北上雒南,杀向西安。待洪承畴率 军来截杀时,他们南下四川,攻城略地。横行数月, 农民军主力最终回到了陕西。 为了统一事权,明廷任命陈奇瑜总督五省(陕西 、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在河南陕州会师 后,他统军南下,打得在均县、竹山一带活动的张献 忠、李自成等部纷纷退却,转往陕西。 大部农民军在明军的围追堵截下,误入汉中栈道 险地车厢峡。由于两个多月的阴雨天气,农民军弩解 刀锈,衣甲多日不干,缺粮少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如果明军趁势进攻,这几万人只能任人宰割。 情急之下,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齐集商议,各自 拿出先前抢掠的金银财宝,用几十匹骡马驮运,送入 陈奇瑜营中,遍贿明军上下军官。在左右力保下,陈 奇瑜答应用抚招降,准备接受农民军的“投降”。 由于朝中兵部尚书张凤翼也主抚,崇祯皇帝信之 ,下诏招安。结果,陈奇瑜派出明军小头目,一对一 百,对“投降”的农民军登记整编,准备尽遣这些人 回乡安置。 眼见大伙儿都成“良民”了,明军松懈,捧着农 民军方面“孝敬”的大酒罐痛饮,搂肩搭背互诉衷肠 ,都表示不打仗好。结果,一夜之间,农民军在统一 布置下忽然翻脸,尽杀安抚官(一百杀一个,太容易) ,夺马夺兵器后四处出击,立呈燎原之态。 可见,明政府对农民军“伪降”“诈降”一直没 有戒备,使得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绝处逢生,化险 为夷。诸部农民军脱险后,自汉中逸出,回奔陕西、 甘肃攻掠。 崇祯帝大怒,撤掉陈奇瑜,改任洪承畴为兵部尚 书,总督五省军务。 屋漏偏逢连夜雨,明军西宁士兵哗变,洪承畴不 得不首先处理西宁军变。等他回来时,“流贼”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