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槐花香/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

五月槐花香/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
作者: 邹静之|责编:牟国煜//薛未未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7.60
折扣购买: 五月槐花香/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
ISBN: 9787520518192

作者简介

邹静之,1952年出生,江西籍北京人。著名作家、诗人、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著作十余种。创作播出的电视剧五百余集,在华人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创作电影十余部、话剧五部、歌剧三部、京剧一部。代表作有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五月槐花香》《琉璃厂传奇》《倾城之恋》等;电影《千里走单骑》《归来》《一代宗师》《赤壁》《大唐玄奘》等;话剧《我爱桃花》《断金》《花事如期》等。 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大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等重要奖项。百集动画电视剧《福娃奧运漫游记》获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最佳作品奖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八项奖项。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一 佟奉全,河北雄县人,早年间来京在荣合轩学徒,练了一副看字画、相瓷器的好眼力。后来,由庆王爷府上出资在东琉璃厂开了这家泛古堂,仗着耳聪目慧,生意颇为红火。这一日上午,一辆大骡车驶至琉璃厂街当间,停在了泛古堂门前,还没等骡车停稳,佟奉全撩帘子跳下来,进了自己的铺子。伙计二奎正站在柜台后面,看着账簿打算盘,见佟奉全推门进来,忙起身招呼:“爷,您来了!” 佟奉全站住,点点头,愣了一会儿说:“嗯,快把柜底下那只龙泉窑包起来,回头沈松山来了,就说东西早拿走了,多余的话一句也别说。” 二奎点点头,急忙从柜底下摸出一只龙泉青瓷小尊,小心地包裹起来。佟奉全沉思着走过去又走回来,看了看账本,问道:“这月卖了多少?” 二奎说:“铺面上卖了一千五百二十块。” 佟奉全并不太在意地说:“就这么点儿?行,支应着吧。”说完把二奎拿出的龙泉青瓷小尊收进锦盒,抱着往后走去。 不大会儿,沈松山进来了。二奎给他倒了杯茶水,他就坐在椅子上,轻轻地吹着茶叶,喝茶。二奎侍立一旁,显得很恭敬。旁边桌上搁着一只蓝包袱。 沈松山是河北冀县人,打小进京投亲戚,在王府井锡拉胡同的小古玩铺学徒,后跟着南纸店的师傅学装裱画。过眼的古董字画颇多,眼力过人。 沈松山问:“你们掌柜的在不在?” 二奎忙说:“刚回来,我给您叫去。” “等会儿吧,我先喝口茶。二奎,你是叫二奎吧,学徒几年了?” “回爷,刘二奎。学徒三年多了。” “《金石录》《宣和书谱》都读过了吗?” “没读全。” “过手的画,都看过些什么?” “爷,回您的话,二奎没什么见识,看过两张宋代范宽、崔白的。” “东西对不对?” “咱也说不好,以后您多指点,爷您看字画是街里都传遍的高手,您多指点吧。”二奎笑着说。 “北宋初年,其实就一个李成,一个范宽,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座外,这话算是把二位的特点说到家了。”沈松山说完又喝茶。 “爷,谢您指点。”二奎说着想要给沈松山兑茶水。 “得,我走了。”沈松山拎着包袱要走。 二奎忙说:“爷,您等会儿,我叫掌柜的。”说着揭后门帘子喊道,“爷,沈掌柜的要走了,您……” 沈松山根本不听,拎着包袱往门口走。只听后门一阵门响、帘子响,佟奉全风风火火地出来了:“呀,沈掌柜的来了,二奎怎么不早吱一声,这不是怠慢了吗!” 沈松山一听佟奉全出来了,住了脚:“不怨他,是我没让他喊您……没事,您这味小兰花不错,喝出汗来了。” 佟奉全赶紧招呼:“坐,坐,怪不容易地来一趟,哪有走的理呀!二奎,茶泼了重沏。” 沈松山拿出鼻烟壶,闭着眼睛往鼻子里放烟,吸气,一个喷嚏打了出来,舒服得眼里含泪。 “好英国货,不多见了。”佟奉全说完伸手去解那个蓝包袱皮,“什么好东西,拿来了还想拿走?二奎啊,把街门关上,别让生客进来。” 沈松山不动声色:“用不着。佟掌柜,东西不好,看了您别笑话。” 是一只残破的商代的尊。佟奉全仔细看着表面的绿锈,轻轻地翻看着底儿。沈松山用余光看他。佟奉全凝神看了一会儿目光就散了,坐在那里抠鼻烟不说话。 沈松山一看佟奉全不说话,马上明白了,站起来系包袱皮。 “……嚯!这烟真冲。沈掌柜,也不是全不对啊,顶上那圈口和一只耳朵是真的,底儿后接的,卖好了能蒙出去。” 佟奉全边擤鼻子边说,掩饰不住幸灾乐祸,老想笑。 “我砸了卖铜。” “别价呀,真要砸我留下。” “佟爷,这我可没编瞎话吧?东西买打眼了,指着您救我呢!” 佟奉全心里明白了:“一句话的事儿。沈掌柜的,您是前辈,我这铺子里,您看着什么好您拿走,钱不钱的,咱不说那个。” 沈松山这才说:“那只龙泉窑的尊,让我给您卖了吧……必定的好价钱,东西卖了,钱先给您个本,利我先用半年,以后加倍还您。” “沈爷,您来晚了一步,东西昨儿晚上被齐大头拿走了,钱还没给呢!沈爷,多了的话咱也不说了,我看这么着吧,那个尊齐大头他要是看不上,东西到了,我给您送过去,还是刚才的话,钱不钱的,不说。要是东西他卖出去了,钱到了,我立马让二奎给您送过去,算是您今天劳驾跑一趟。” “这么巧,大头给拿走了?” “沈爷,说出来像编的,二奎打开柜子让沈爷看看,昨儿还在这儿呢,今儿空了。” “那算我没运气,心领了,回头我跟张督军说一声,玩意儿出手了,不用等了。那我走了。” “再坐会儿。”佟奉全记住了“张督军”三个字。 “不坐了,心里有事。”沈松山站起来拎着包袱就走,走了几步又回头跟佟奉全说话,“佟掌柜,今儿我这样,算晦气到家了,您别笑话。” “沈爷,笑话您不是笑话我自己吗?咱这行,打掉了牙往肚里咽,还得说不疼。您今儿拎着东西来给我看,真是给奉全脸了。二奎叫车!” 二奎麻利地应道:“叫得了,沈掌柜您请!” 琉璃厂街口的老豆腐小摊上,坐着一位邋里邋遢的大爷。细看的话,你会发现他身上衣服料子很不错,只是久不洗刷,沾满了污垢。这位爷名叫范世荣,旗人,同文馆肄业。祖上兴于洋务,也败于洋务。民国后家道中落,现在以半口生涩的英文在街上混吃喝,勉强过着他那种贫寒的贵族生活。 为了招揽生意,摊主吆喝着:“老豆腐开锅哎!老豆腐开锅!”范世荣不耐烦地:“哎,别喊了,别喊了!怎么没卤虾油啊?” 摊主一愣,范世荣却十分认真:“不是我挑你理儿,这碗老豆腐看着简单,可佐料麻烦,酱豆腐汁、卤虾油、韭菜花、芝麻酱、辣椒油,缺一不可,缺一味这东西就出豆腐渣味儿了,吃着像嚼生豆子!这我要再不挑你理儿,人家以为我没吃过东西呢!” 摊主似乎明白了他的意图,看他吃完了,又给他添上一碗,打上佐料,想要堵他嘴:“爷,您慢用!” 范世荣刚要再吃,一眼看见英国人禄大人过来了,范世荣赶快放了碗迎了过去,用英文招呼:“哈罗,密斯特禄,今天天气真的很好啊!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禄大人却用流利的汉语回他:“范先生,你好,你一见我就说英语,而我更喜欢说中国话。” 范世荣急忙改用汉语解释:“老不说,都快忘光了,也就见着您了,说两句,算是个温习,要么我跟谁说去啊?这条街除了古董还是古董,英格力士没有。” 禄大人半真半假地说:“你要对英语这么喜欢,我出钱,你去英国开个店,咱们卖中国玩意儿。” 范世荣忙摇头:“那我不去,我离不开北京城,真去了伦敦,先是这碗老豆腐吃不上了,那我得想家。” 禄大人这才用英语说:“是啊,可爱的家……可爱的家。” 两人边走边说,惹得不少行人回头朝他们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