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一年

西伯利亚一年
作者: [芬] 尤西·孔蒂宁
出版社: 云南人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80
折扣购买: 西伯利亚一年
ISBN: 9787222230286

作者简介

尤西·孔蒂宁(Jussi Konttinen),芬兰作家,《赫尔辛基报》记者。他在俄罗斯有丰富的学习、旅行与采访经历,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并曾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担任记者六年。2016年,他与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搬到西伯利亚,在一个雅库特人居住的小村庄里生活了一年。 译者简介 颜宽,莫斯科大学文学博士,另译有《克莱尔家的夜晚》,现工作于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容简介

★ 亲爱的,假如我们和孩子们搬去西伯利亚的雅库特村庄,在最寒冷的人类定居点,一个没有自来水管与室内厕所的房子里生活一年,你愿意吗? 我能直截了当地说:俄罗斯成为了我的一部分。毕业以后,我成为《赫尔辛基报》的记者,在彼得堡工作了6年。从伊尔库茨克回来后,我又在乌克兰敖德萨学习了一年俄语。我还在卡累利阿的省会彼得罗扎沃茨克实习过,写过一篇关于开设在废弃幼儿园的秘密科创小组的毕业论文。早在伊尔库茨克之行后,我就能流利自如地说俄语了。 我和妻子也是在彼得堡相识的。她在嫁给我时就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关于我们某一天会去俄罗斯短居一段日子这件事,似乎是我们婚前就协商好了的,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我提交了《赫尔辛基报》常驻莫斯科记者的岗位申请,但幸运的是,我并没有被选中。我们注定要去往西伯利亚。对妻子来说,这是不幸中的大幸,因为她非常喜欢大自然,对大城市避之唯恐不及。 我们商量好了从2016年8月到2017年7月生活在西伯利亚,也许还会再待上一年,这个到时候再说。妻子会先帮助孩子们克服文化冲击。在他们熟悉学校和幼儿园后,她才会着手自己的工作。而想要说服3个六七岁大的孩子移居西伯利亚并不困难,只要答应给他们买一台任天堂的Wii U游戏机就足够了,但我想,他们那时应该不太明白自己签下了一个怎样的“条约”。 ★ 俄罗斯学校的英语课一如既往的糟糕。这部分是课本的错。比如,莫斯科出版的英语课本教孩子们用英语提出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Are you a vegetable?”(你是蔬菜吗?)与“Are you a mineral? ”(你是矿石吗?)用英语和别人交谈:“I’m a hen. ”(我是一只母鸡)以及“We are not friends at all. ”(我们完全不是朋友)。 ★ 三周以后,瓦滋旅行者在去雅库茨克的半路上熄火了。我不得不叫来一辆拖车,将它拖去维修。维修厂的人解释说,这辆车的电路有大问题,在第一次维修时没能更换。我将车子退回到同一家汽修店,要求保修服务,结果我为了同一个问题支付了两遍费用。一个月以后,保险装置又烧断了。幸运的是,车子熄火时,已经进入了村子。离村办公大楼的车库只有50米距离。我在附近的地下酒吧里很快就找到了一伙醉汉,他们帮我将车子推进了维修车库。 阿利克是地方政府机关的司机,他渐渐成了我最信任的机械师。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乔赫乔尔当地人,因为他喜欢当面抱怨,这总比虚情假意的微笑更实在。与沉默不同,这是信任交谈者的表现。 阿利克以幽默风趣的态度对待所有与维修我的瓦滋旅行者相关的麻烦事。当我向他抱怨刹车时,他安慰我说,瓦滋旅行者不怎么需要刹车。 ★ 秋假时,我们去了萨克雷尔。我们的家庭内部爆发了一次争吵,起因是我收到了一对世界上最保暖的厚手套作为礼物。妻子威胁说要用喷雾剂淋湿它,因为这是用她最爱的动物——狼獾的皮制成的。与在斯堪的纳维亚一样,狼獾在西伯利亚也没有濒临灭绝,所以不算保护动物。它长长的绒毛被认为是最好的手套材料,可以轻而易举地抖落水珠,很难被浸湿。我的手套分两层,里层是兔皮材质。妻子的手脚极易感到冰凉,但当我递给她狼獾皮手套时,她反而恼火起来。她从芬兰带来了几双电加热的手套与袜子,但在雅库特的现实条件下,它们并没有发挥作用:一双手套完全失灵了,另一双只有些许温度,至于袜子则完全无效。 倘若单纯依靠现代科技的衣物来保暖,那我们早就要被冻得截肢了。但当地人却认为,我们在穿衣问题上有些矫枉过正。有一天,我穿着双层毛靴,套上狼獾皮的手套,戴着麝鼠皮的长耳棉帽,外面还套着帽盔与太阳眼镜,急匆匆地奔进村里的商店。售货员惊讶地问我,这是什么奇装异服? ★ 养鹿人小屋里的一个埃文人,当地的焊工,向我展示了人们利用绳套猎捕香獐的手机相片。一只香獐可以提供15克的麝香,据他所说,这价值500欧元(相当于35000卢布)。至于香獐属于濒危物种以及需要相应的狩猎许可,那又能如何呢? 当我提醒他这一点时,他很快回击我说:“那我们埃文人比香獐还濒危呢。” ★ 显然,俄罗斯在极地地区的主要秘密是鹿。我在4月份的旅行引起了真正的恐慌:我计划前往雅库特北部的阿纳巴尔乌鲁沙,想结识当地鹿民并参加他们一年一度的节日。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北部海岸都属于边境地区,想要进入那里就要得到内务部安全部门的批准。我拿到了这样的批准,但想要成行还需要乌鲁沙行政机关的帮助。我敲遍了行政机关的门,但都无果而终,最后找上了阿纳巴尔的区长。我在雅库茨克市举办的活动中发现了他。但当我问他,您是否是西蒙诺夫先生时,“不是!”这个男人坚决地否认并且拔腿就跑。事后,站在他身边的人肯定地说,他就是西蒙诺夫。 ★ 我们原本设想过,漫长的雅库特冬季正是在泳池里扑腾的好时机。但在俄罗斯,你需要先从医生那得到一纸证明才能进入公共泳池。而为了得到这张证明,你得进行皮肤病、艾滋病与性病检查,拍 X 光、化验血常规与验便。这个步骤每3个月就要重复一次。当我攥着一份A4纸包裹的大便样本,去登记肺部X光拍摄时,我终于忍无可忍。当然,芬兰也有不少针对外国人的官僚手续,我也并不是说,在前往西伯利亚之前,我对俄罗斯的官僚体制一无所知。 但现在我更加明白,为什么在这个国家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家。 ★ 新年过后,我请求我们的村长尼古拉给我一间政府大楼的房间作为办公室。非常出乎我意料的是,他清空自己的办公室让给了我。我得到了一间布置妥当的办公室。如今,我工作在弗拉基米尔·普京与雅库特伊尔·达尔汉——伊戈尔·鲍里索夫的不懈注视下,被俄罗斯国旗与雅库特行政区旗包围。如果在这样的环境里还写不出好文章,那无论在哪里都写不出了! ★ 随着每天捣碎水桶的冰面变得越来越艰难,冬天也离我们越来越近。送水车只工作到10月底,而为了避免“长生水”结冰,你得付出巨大的努力—每天早晚都要捣碎水桶表面与边缘的厚实冰层,后来我们干脆放弃了。我决定订购冰块,这当然不是为了调鸡尾酒。乔赫乔尔以及大部分雅库特村庄都没安装自来水管,人们通过融化冰块来保证冬季用水。通常,人们在10月底或11月初就准备好整个冬季的用冰,这时候的河面与湖面的冰层还没有太厚,易于提取。取冰的日子对当地人来说是一场庆典。大家齐聚在最近的湖泊,在各自的冰面上切割冰块,然后用铁杵将它们一块块地撬出冰层,最后搭在雪橇上拉进自家院子。 ★ 布尔奈舍夫正在拍摄电影的最后一幕。邪恶的僵尸们被纷纷冻死,电影的主人公从藏身的熊洞中钻了出来。我扮演一个被冻僵的僵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本色出演。 在雅库特零下50度的严寒中拍电影,需要尽可能地麻利迅速,稍有不慎,摄影机的电量就会立马耗尽。幸运的是,这一回空中还悬浮着无人机摄像头。上一回拍摄时,摄影机就出现了无法对焦的问题,而且当时的气温更低。 “谢谢你,萨哈的大地,冻死了外来者!”健壮的格奥尔吉·别索诺夫大声呼喊。导演称呼他是“最粗犷的萨哈男演员”。拍摄结束后,摄影师提议用伏特加暖暖身子。他捧了一把雪送进嘴里,混着伏特加喝下肚子。其中一位演员喝得“有些过于暖和”,甚至在冰面上站不住脚。布尔纳舍夫与他的僵尸电影是雅库特电影工业奇迹“萨莱坞”的冰山一角。 ★ 在大冷天出门是一项爱好。我的邻居是一个狂热的运动爱好者,他甚至在零下50度的严寒也要出门滑雪。受他的激励,我也换上塑胶底的毡靴,开始在零下40度的天气出门滑雪。第一次出门时,我穿上了所有过冬衣物,绷得严严实实,最后浑身上下都湿透了。第二次出门时,我差点没窒息,因为没裹好嘴巴。在大风雪中人很难呼吸,那感觉就像哮喘发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使用循环呼吸法或者隔着面罩与围巾呼吸。幸运的是,我的父母从储藏室中翻出了一款1980年代设计的面罩并寄给了我,这款硬核面罩是芬兰设计师安蒂·努尔梅斯涅米杰作,它酷似防毒面具,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滤嘴呼吸。我可以戴着它外出滑雪,根据说明书,面罩可以将零下40度的低温加热到温暖的17度。它唯一的缺点就是让我看起来像雅库特恐怖片中逃亡的外星人,所以我尽量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滑雪。 ★ 芬兰一家人在永冻土之地的奇异之旅 零下50度极寒地带的生活和日常 “在这一年半里,西伯利亚教会了我们什么?准确来说,是生存。如果我们可以在这里生存下来,我们将足以应对任何困难。” 22岁那年,芬兰记者尤西·孔蒂宁的俄罗斯裔祖母去世,三年后他前往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学习俄语一年,追寻祖母当年生活的足迹。但一年是不够的,他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西伯利亚当地的生活。2016年他说服妻子和三个孩子和他一起搬到西伯利亚雅库特的乔赫尔乔村,一个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0.3人的地方。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孔蒂宁记录下西伯利亚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分享了在极端气候下与家人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从修建洗澡房到为Wii游戏机找数据线,在零下50度时全副武装到院子远处角落上厕所,孩子们在雅库特学校里学习俄语、雅库特语、口弦琴和“抢棍子”,把涂满粪肥保温材料的“哈东”——老山羊瓦西里和一群母鸡的窝——当成攀爬架。因为厌倦了每日捣碎冰块融化取水而选择在严寒中订购冰块,当然这不是为了调鸡尾酒。参观雅库特“萨莱坞”电影工业基地并扮演一具被冻僵的僵尸,参加一年一度的Cosplay节。在工作之余,孔蒂宁开着传奇的俄罗斯越野车“瓦滋旅行者”带着全家穿越了森林、雪原和冰面,甚至还救援过陷在泥泞中的丰田越野车。 孔蒂宁凭借专业记者的敏锐观察、深度采访、幽默笔触,将零下50度极寒地带的生活和日常,这片“又冷又难熬的地狱”的另一个侧面展现在读者眼前。 ★ 极端气候下的生存挑战,文化与自然资源,政治与社会变迁,全景描绘当代西伯利亚的独特面貌 “理智可以理解俄罗斯,但少了西伯利亚,就不能理解俄罗斯。” 西伯利亚地域广阔,它占据亚洲1/3的面积,是地球表面的1/12,蕴藏了巨量的自然资源,拥有全球最大的金刚石矿床,排名前10的稀土矿规模。正是西伯利亚帮助俄罗斯不仅仅在领土上,也在经济上成为一个大国。《西伯利亚一年》是一部旅行纪实作品,一部关于人与自然、文化与社会的人文佳作。关于俄罗斯与俄罗斯人、西伯利亚原住民、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问题、毫无意义的官僚机构、永冻土融化与甲烷的释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加剧……作者横越西伯利亚数千公里实地采访,为这片少有旅行者甚至连俄罗斯人都很少会前往的神秘而广袤的土地,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记录。 孔蒂宁不满足于只是分享一位外来者给雅库特村落带来的笑话和发现的趣事,他遍访西伯利亚的矿区、石油公司、钻石产地、集中营遗址;探访盗挖猛犸象牙的营地,采访生态保护专家、当地官员和小型宗教群体领袖;试图理解并呈现萨满文化、雅库特文化以及埃文人的习俗;亲身体验中俄边境的贸易盛况。看到雅库茨克如何从一个混凝土搭建的、粗犷的西伯利亚农村蜕变为一座具备多样文化的欧亚迷你城邦。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和有趣的人相遇的故事,交织着难以战胜的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 “漫长的雅库特冬季正是在泳池里扑腾的好时机。但在俄罗斯,你需要先从医生那得到一纸证明才能进入公共泳池。而为了得到这张证明,你得进行皮肤病、艾滋病与性病检查,拍 X 光、化验血常规与验便。这个步骤每3个月就要重复一次。”最终,孔蒂宁和“卖家”在一辆丰田车里交易,用700卢布拿到所有需要的文件。 “人们更愿意相信阴谋的存在,而不是平凡的事实。”孔蒂宁被当地一些人认为是间谍。“如果我真的是一名间谍,那也是一名不称职的间谍。我迄今为止也不知道,距离我们在乔赫乔尔村房子100米远的保护区有什么用?我不了解火箭筒的结构。而且,间谍真的会向全世界书写与讲述自己的生活,带上自己的妻子与孩子吗?” ★ 一部理想的沙发旅行指南。“瓦滋旅行者”封面带读者驰骋冰原,坐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勒拿河石柱,60余幅作者亲拍照片直观展现西伯利亚生活与文化。 “我们跟随作者从乔赫尔乔村庄的小路走向雅库特地区,头晕目眩地和他一起乘坐所有可能和不可能的交通工具——驯鹿、极地科考船、狗拉雪橇、摩托雪橇或直升机,路线延伸数千公里。我的头脑也几乎因为当地的官僚主义而硬化,脚被零下50度的严寒冻伤。”——伊琳娜·曼蒂拉米,Goodreads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