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写出好故事

这样写出好故事
作者: [美] 詹姆斯·斯科特·贝尔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00
折扣购买: 这样写出好故事
ISBN: 9787540480660

作者简介

苏雅薇,伦敦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双硕士。喜欢为了休闲而阅读,为了翻译而阅读,从中亲身体验到本书提出的故事写作技巧确有实效。 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畅销书作家,获奖悬疑小说家。出版过20余部小说,2000年基督教小说奖获得者,获奖作品为《最后的证人》。《出版人周刊》、《书目》、《图书馆期刊》等杂志都评论过他的作品。著有《情节与结构》、《冲突与悬念》、《作家眼中的战争艺术》等书,是《作家文摘》的撰稿人。他在佩珀代因大学教授小说写作课程,并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地的作家研讨会上授课。

内容简介

情节会自动出现。 你可能习惯先在脑中把故事都想好了,才开始写 作。你会先准备计划、进行计划,甚至修订计划,才 正式动笔。你的墙上或许贴满了索引卡,或者你把想 好的场景都存在计算机里。 也许你比较习惯临场发挥,喜欢每天一屁股坐在 计算机或稿纸前,直接开始写,让故事不经草稿就从 笔尖流出,急着想看你疯狂的创作脑袋想到了些什么 。 或者你介于两者之间。你会稍微计划,但每天产 出文字时,你还是会追求一点随兴的惊喜。 不过不管你怎么创作,等你写完初稿时,你一定 会写出一样东西:情节。 你的情节可能很烂,可能支离破碎、乱七八糟, 但也可能是篇杰作。无论如何,情节会自动出现在纸 面上,直盯着你瞧。 这时你只要问一个问题:“这情节有用吗?” 所谓“有用”,指的是能触动读者,毕竟这就是 好情节的功效。小说应该要通过故事的魔力,将读者 传送到另一个国度,而情节就是背后的原动力。 你可能不在乎作品有没有触动读者,你只用你喜 欢的方式,写想写的东西,就这么简单。对你来说, 能够写作就让你满足,如果有人碰巧喜欢你的作品, 那当然好,但你不想花心思去管情节这种市侩的概念 。 没关系,没有人强迫你要触动读者。但如果你想 要有人读你的作品,希望你的小说能出版并畅销,那 你就要重视情节。因为经纪人、出版社的编辑和读者 翻开书时,想的都是情节。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 阅读时大家都会问: 这个故事在讲什么7 有发生什么事吗? 为什么我要读下去? 为什么我要关心这个故事? 这些问题都与情节相关。如果你想成为成功的长 篇小说家,你就必须学着提供完美、意外又令人满意 的答案。 这本书就要教你如何回答。 “那角色呢?”你可能会问,“难道我不能写一 个很吸引人的角色,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吗?” 嗯,所谓“会发生什么事”就是你的情节。而就 算有很棒的角色,情节还是可能松散不连贯。这本书 会教你如何避免这种惨剧。 那意识流小说呢?这种小说的重点是语言,应该 不受情节这种平庸的概念限制吧? 但意识流作品严格来讲不算小说,只能算是文学 作品,勉强称作实验型小说我也可以接受。虽然意识 流作品极有特色,但它是在讲故事吗?我想这个问题 就留给学术界讨论吧。 只要你有心卖出你的作品,你就必须在情节上多 下功夫。 奋斗的过程会让你更上一层楼。即使你终究决定 不想管隋节编排的规范,你努力了解情节的过程还是 不会白费,你会因此成为更好的小说家。 对情节的看法 有些作家、评论家和文艺人士不屑将编排情节视 为写作技巧。在他们看来,注重情节根本形同自贬身 份,高尚的人才不做这种事。 美国作家珍.汉芙.柯瑞利兹(Jean. HanffKorelitz)完美描写了这种观念。她提到自己 年轻时在纽约担任编辑助理,同时试图以小说家出道 。她和同侪都自喻为文学专家,把写作的艺术捧得比 天高,对于讲个好故事这种平庸的概念不屑一顾。 然而柯瑞利兹小姐最后写了一本法律类惊悚小说 ,并发现一一天哪——她很喜欢自己的作品!她的想 法因此转变。以下这段/节选自/她刊登在Salon. com的短文《故事之爱》(StoxyLoye): 追根究底来说+能够深受精彩的情节吸引,甚至 痛恨生活中的义务阻止你继续探究接下来的发展,其 实会令人感到独特的满足。而能够臣服于好作家笔下 .更是特别让人满意。这些作家完全掌控了刺激的原 创故事,能够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之间.先让我们心生 焦急,接着兴奋不已,然后心满意足,最后则用惊异 的结局让我们大开眼界。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