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328.00
折扣价: 196.80
折扣购买: 湖北新洲药用植物志
ISBN: 9787568088817
张南方,男,主任药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主持和参与省市科研课题5项,获得科技成果奖两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
新洲区是武汉市的远城区之一,位于武汉市东北部、大别山余脉南端、长江中游北 岸,地处东经114°30′~115°5′,北纬30°35′~30°2′,东邻团风县,西接黄陂区, 南与洪山区隔江相望,北与红安县、麻城市毗邻交错。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岗与 河流呈“川”字形排列,俗称“一江(长江)、两湖(武湖、涨渡湖)、三河(举水河、 倒水河、沙河)、四岗(楼寨岗、叶顾岗、长岭岗、仓阳岗)”,为武汉东部“水路门 户”。1951年6月建立新洲县,隶属黄冈地区;1998年9月,撤县设区,仍以新洲命名, 新洲区成为武汉市的一个新型城区。 区境以平原、岗地为主,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海拔100~300米;中部岗 地、平原相间,海拔30~100米;西南部为滨江、滨湖平原和江湖水域,平原海拔在20米左右。举 水河、倒水河、沙河纵贯区境,南入长江;南部滨江一带有武湖、柴泊湖、陶家大湖、涨渡湖等湖群。 新洲历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1962年,涨渡湖农场、龙王咀农场种植泽泻,总产量达20万斤; 1974年4月,徐古将军山成立药厂,种植杜仲、山茱萸、黄柏、红栀、银杏、桔梗、板蓝根、白术、 厚朴、菊花、党参等;旧街街团上村肖家凹建立了药材厂,种植银杏、杜仲、板蓝根、黄柏等。1981 年湖北省中药材公司在团上村试种野生药材白前、板蓝根成功。1983年3月开始在全村推广,125户 农户试种白前等十余种药材成功。仅白前单项总收入达18万余元,人均增收200余元。1987年1月, 团上村被省、县中药材公司共同确定为中药材试验科研生产基地,从此,团上村开始规模化的药材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逐步演变成特色产业,为新洲区的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 献,白前、射干、瞿麦、半枝莲、香薷、白花蛇舌草等中药材的种植已成规模,品质较优,部分品种 已成为道地药材。 到了20世纪,新洲域内东半区旧街、徐古等地种植白前约10000亩,香薷约600亩,半枝莲约 500亩,瞿麦500亩,射干约50亩,白花蛇舌草约60亩,年产值5000万元。三店、李集种植栝楼(瓜 蒌)约1000亩,产值近600万元,三店、李集栽培桃树约2000亩,桃胶产值达3000万元,另有水 域面积上万亩,莲子、芡实等中药材的种植初具规模,市场综合效益十分可观,中药材及深加工产品 年产值达7000万元。 除1970年新洲县卫生局组织全县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1984年新洲县药检所组织对部分中药品种 的资源普查外,近30年未对新洲区野生和家种中药资源进行普查;为进一步摸清全区中药资源分布情况, 更好地发挥中药特色效用,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市 卫健委的要求,新洲区承担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湖北省第六批普查项目的工作。武汉市新洲区中 医医院为项目依托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对普查所需设施、设备进行配置,负责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II 湖北新洲药用植物志 负责药材样本的收集,负责项目验收和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的收集和总结。 本次中药资源普查于2020 年正式启动,普查队队员冒酷暑、战严寒,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奋战,对新 洲区14 个样地进行勘察,对15 条市场药材样线进行了踏勘,对家种药材(含道地药材)进行现场走访 和入户调查,包括4 个街镇,10 家农户,4 个合作社。通过样地勘察,共发现野生药用植物106 科284 属346 种,其中重点品种145 个,一般品种 198个; 采集药材标本 63个,药材样品 63 个,种子样品15 个。 家种药材 4个,种植面积11000 余亩,道地药材和优良药材 4个,拍摄普查图片20000 余张。 本次中药资源普查初步调查了新洲区中药资源情况。近年来,因多种经济作物同步发展,人们种植 药材的积极性增加,加之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很多野生中药资源得到修复,如垂盆草、香薷、 桔梗、沙参、苍术、葛根、粉葛、金银花、山银花、金樱子、野山楂、仙鹤草、海金沙、夏枯草、野菊花、 蒲公英等。家种药材,如白前、半枝莲、射干、瞿麦、栝楼等成为道地药材和优良品种,品质疗效也得 到市场认可。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关于本志中提及的验方,在使用时应因人而异,需遵照医嘱,切勿擅自服用。 编写者根据多年该地区的植物志资料和大量的文献调查,加上作者近年的实地考察详情汇总编著而成。书中的每个药用植物的描述包括:药材名称,汉语拼音,英语名称,商品名,别名(药材的别名),基原(包括拉丁名,新洲区主产的品种),原植物(基原中收载的植物),药用部位、性味功能主治,单验方等,每种中药植物配有彩图和标本图,内容翔实,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也是新洲区第一部药用植物志,填补了新洲区历史上从未出版药用植物志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