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42.90
折扣购买: 易中天文集(1文学卷)(精)
ISBN: 9787532132690
无花果 无花果其实是有花的,只是我们看不见。 淡淡的一点红色,悄悄地藏在花托内,尽可能地省下有限的营养,去孕 育新的生命。于是肉质的花托便成了果实。 看来,无花果是把花和果融为一体了。它的花便是它的果,它的果便是 它的花。 因此,当桃红李白们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争奇斗妍展示出自己的青春靓丽 时,无花果奉献的是一份质朴与真诚。 人类珍惜这份质朴与真诚。于是,无花果作为生命的象征,被供奉在埃 及、希腊、罗马的圣殿里。在《圣经》的《创世纪》中,它硕大的叶子成了 人类始祖最早的衣衫。 无花果其实是有花的,便是无花又何妨?只要有种子,就会有生命;只 要有生命,就会有果实。 我们敬重这果实。 注:本文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不曾发表。 小谢 小谢是个厨师。 小谢是一家西餐厅的厨师。 小谢服务的这家西餐厅是国营的。 国营的西餐厅要搞改革,厨师长竞聘上岗。 小谢也报名了。他有把握。因为他的厨艺是最好的,口碑也是最好的。 可惜经理的心中另有人选。 小谢只好选择离开。但在走前,他会做好最后一道菜。 这是一个冬日的傍晚。当最后一抹惆怅的夕阳从窗前消失时,西餐厅迎 来了第—拨客人。他们是衣冠楚楚的一对老年夫妻,女的温文尔雅,男的风 度翩翩。客人娴熟地点了头盘、汤、主菜和甜点,然后指定要小谢亲自下厨 。 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客人,老少不等,三五成群。他们素不相识,也不 打招呼,但都衣冠楚楚,都温文尔雅,都风度翩翩。而且,他们也都有一个 共同的要求:所有的菜,都必须由小谢亲自来做。 显然,这是一些老顾客。 很快,西餐厅里坐满了这样的老顾客。 服务生说,小谢恐怕忙不过来。 老顾客说,我们愿意等。 服务生没辙了,厨师长傻眼了。所有的厨师都放下了炊具,垂手静观小 谢操刀。 一道又一道菜从小谢的手中送出,就像精美的艺术品。老顾客们安静地 、细细地品尝着,就像鉴赏珍宝。先吃完的并不急于离开,没吃到的继续耐 心等待,所有人都一语不发。 整个餐厅只有轻微的刀叉声。 最后,当小谢忙完走出厨房时,所有的顾客都站了起来,躬身向他致意 。而小谢,则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秋天的诗 人生好比文学。少年是春天的歌,老年是秋天的诗。 少年在春天里放歌。这是他们的季节,是他们天真的、烂漫的、稍纵即 逝和永不复返的花季。那时,天特别蓝,树特别绿,云彩特别白,花儿特别 红,自己的嗓音也特别嘹亮。接踵而来的初夏是属于青年的。那是这样一个 季节:初恋的情绪变得成熟或被催熟,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或被击溃。事业 和爱情时而浪漫时而实际,流溢成一篇篇可圈可点的散文。然后就是艰苦奋 斗的中年,一个由小说情节构成、充满戏剧性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它有着 盛夏的激情和喧嚣,欢乐和烦恼,可能还有风雨和雷暴。当然,也有着汗水 淋漓和硕果累累。 现在,这一切都过去了。 雁去叶落,橘红穗黄,天高云淡,风静潮平。秋天到了,诗的季节到了 。 秋天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然而又是何等地充满魅力。秋日的和阳不 再光彩夺目不再火热骄人,暖暖的只是一片温情。秋日的田野不再躁动不安 不再生机勃勃,静静的只是一片收获。秋日的林木不再满身披挂不再密不透 风,默默的只是一片质朴和本真。老年就是秋日的和阳、秋日的田野、秋日 的林木,是秋天绵长、醇厚、丰富、深沉的诗。 秋天的诗是人生的体验和领悟,是一种因太多的阅历而淡泊超脱的境界 和情怀,是一种坦然面对生死荣辱的人生态度。有谁比老年人更能拥有这样 一份体验和领悟、境界和情怀呢?在走过了人生的沟沟坎坎,经历了人生的 风风雨雨之后,面对秋日硕果和冬季将临,金钱、名誉、地位、享受,这些 世俗的追求已不再有意义,也不再值得萦怀。然而生命的价值却会空前地凸 现出来。因此,老年人有可能更接近生命的本真,就像秋日的天空格外澄明 。 这种纯净和澄明正是诗的品格。所以,诗总是天然地属于少年和老年。 少年的纯净来自天真,老年的澄明则来自超脱,正如青年的浪漫来自热情, 中年的丰富来自执著。天真可贵,热情可爱,执著可取,超脱可敬。超脱不 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因为智慧,所以用不着喋喋不休; 因为超脱,所以犯不着愤愤不平。有智慧垫底的豁达超然,有如一潭秋水, 波澜不惊,清澈见底,却又深沉厚重,韵昧无穷。 老年应该是这样一首诗。 老年能够成为这样一首诗。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老年》,期数不详。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