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伦敦冒险记

巴黎伦敦冒险记
作者: (英)乔治·奥威尔|译者:田伟华
出版社: 辽宁人民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19.40
折扣购买: 巴黎伦敦冒险记
ISBN: 9787205087562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作家。1903年出生于英属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学习。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并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为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参战,不幸负伤。1939年,二战爆发,他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让他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1945年,乔治·奥威尔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动物农场》。1949年,他的代表作《1984》问世,在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入选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2种文字,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1950年,乔治·奥威尔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

内容简介

金鸡街上的三只麻雀旅馆 早上七点,巴黎,金鸡街。街上传来一阵怒吼, 这人一声连一声,吼个不停,都快让人窒息了。这是 莫斯太太在街上跟住在三楼的一位房客在说话。莫斯 太太经营的一家小旅馆,就在我对面。她穿着一双木 鞋,没穿袜子,灰色的头发飘散着。 莫斯太太说话了:“该死的贱人!跟你说过多少 回了,别在墙纸上挤臭虫,你怎么就是不听?你不会 以为自个儿把这旅馆买下来了吧,嗯?你怎么就不能 像别人那样隔着窗户把它们扔出去?真是个烂女人! ” 三楼的女士回话了:“呸!你这个臭母牛!” 这时,周围的窗户“砰”的一声都打开了,半条 街的房客都跟着吼起来,什么样的怪声都有。过了十 分钟,这些人突然就不作声了,原来走过来一个骑兵 中队,大伙儿不叫了,转而去看这些兵。 这种情景我简单描述了一下,只是为了让读者对 金鸡街的脾气有点了解。在这儿,可不是只有争吵, 不过要是每天早上不这么吵上至少一回,这个早上就 过不去。争吵声、街上流动摊贩寂寞的叫卖声、孩子 们在砾石路上追橘子皮时发出的吵闹声、晚上闹哄哄 的唱歌声和垃圾车散发出的恶臭就让这条街成了现在 这个样子。 这条街很窄,像是一条深谷,它两旁都是高高的 房子。房子个个像患了麻风病一样,座座站姿都是那 么奇怪,东倒西歪的,像是在倒塌的过程突然凝固了 似的。在这条街上,到处都是旅馆。租客挤满了旅馆 ,大多是波兰人、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旅馆下面有 些小酒馆,只需花上一个先令就能喝个大醉。每个星 期六的晚上,这儿的男人有三分之一都会喝醉。有的 为了女人大打出手,干粗活儿的阿拉伯人住得最便宜 ,为了解决长期积攒的恩怨和纷争,常常聚在一起密 谋,想方设法干掉对方,多数时候用椅子,有时也用 左轮手枪。到了晚上,警察来巡街,只能两个一起来 。这地方很闹,不过在这吵闹和肮脏中却住着很多开 商店、面包店、洗衣店等等此类店铺的法国人,他们 话不多,不动声色地攒钱。这地方可以说是巴黎贫民 窟最好的写照了。 我住在三只麻雀旅馆。旅馆共五层,又黑又脏, 还很拥挤,房东用木板隔出40间屋子。屋子很小,历 来就没有打扫过,脏得不行,房东F太太很忙,没时 间干这种活儿。墙面很薄,薄得像做火柴梗的木片, 为了隔音,房东让人在墙上贴上了一层又一层粉红色 的纸,年头儿多了,纸都变得松松垮垮的,里头藏着 不少的臭虫。靠近房顶的地方,有一长排的臭虫在行 军,像一队士兵那么威武。到了晚上,这些饿疯了的 家伙可就都下来找食吃了,没办法,房客们没过几个 小时就得起来一回,对它们进行一番大屠杀。有时臭 虫太多了,房客们采用的办法便是用硫黄熏它们,把 这些家伙赶到隔壁的房间,而住在隔壁的人呢,又用 同样的办法把它们赶回来。这地方真是脏透了,却很 温馨,有点家的感觉,F太太和她的丈夫人不错,房 租每周从30法郎到50法郎不等。 这儿的房客都是流动性的,属于漂一族,外国人 居多,来的时候行李也不带,待上一周就又不见了踪 影。干什么的都有,补鞋匠、泥瓦匠、石匠、卖苦力 的、学生、妓女、捡破烂的,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 ,有些穷得简直不可思议。在一间阁楼上住着的一个 来自保加利亚的学生,做一些很漂亮的鞋子,然后由 雇用他的老板拿到美国市场上去卖。从早上六点到中 午十二点,他得一直坐在床上做鞋子,半天做十几双 ,挣上35法郎,下午还要去索邦神学院上课。他学的 是神学,神学的书面朝下摊开散放在堆满皮子的地板 上。另一间屋子里住着一位俄国女士和被她称为艺术 家的儿子。这位女士一天工作16个小时,在一家织袜 厂织袜子,每双能赚四分之一法郎,可她的儿子,每 天却穿得体体面面的,在蒙帕纳斯街上的咖啡馆里晃 荡。另外一间屋子里住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房客,一位 上白班,一位上夜班。还有一间屋子,住着一位寡妇 和她的两个成年的女儿,正是花钱的时候。 我住的这家旅馆里有些很古怪的人,这些怪人掉 进了生活孤寂的沟壑中,齐聚在巴黎的贫民窟,拒绝 过正常、体面的生活,让自己一直处于半疯癫状态。 贫困让他们获得了解放,让他们放荡不羁、无所拘束 ,正如钱把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有些房 客的怪诞举止到了用语言无法描述的程度。 比方说罗基尔夫妇吧,这两个衣衫褴褛,长得像 侏儒一样的老人干的行当可不一般。他们过去常在圣 米歇尔街上卖明信片。奇怪的是,这两个家伙卖明信 片的时候并不光明正大地卖,而是把明信片密封起来 卖,就好像正在卖的是裸体照一样。其实呢,明信片 上无非是卢瓦尔河的风景画。买家当时并不知道这事 ,事后才知道,不过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罗基尔夫妇 每周差不多能赚到一百法郎,却生性吝啬,想尽办法 节衣缩食,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让自己时刻处于半饥 饿、半醉酒的状态。他们的屋子臭气熏天,站在一楼 就能闻见臭味,据F太太说,四年来这两个老家伙就 没脱过衣服。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