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精)
ISBN: 9787508678887
古典,300万册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罗辑思维“得到”App专栏《超级个体》主理人。 新精英生涯公司创始人,顶尖个人事业发展顾问,著名生涯规划师、生涯规划师认证(CMT)首席导师,全球职业教练(BCC)中华区首席导师,清华大学生涯规划客座专家。
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 在我高中时,化学老师出了一道小测验——一个 空了很多格的元素周期表,要我们填空。 大部分人都填了一些,不记得的也蒙了几个。我 实在记得不多,索性完全空着,还写上:“全部元素 在化学课本最后一页可以找到。” 第二天批改试卷,老师疯了。 但老师是对的吗? 老师是对的。考试的时候可不能翻化学书,还写 刺激判卷老师的话,我用这种驴脾气来高考,肯定没 好果子吃,对大部分人来说,大学教育相对而言依然 是成功的捷径。 但我不知道,我无意中掌握了一种信息时代的必 需技能——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 要。在书本稀缺的年代,把知识放到脑子里是非常重 要的,但是在一个知识在网上很容易获得的年代,我 的做法也许更加正确。 认知方式的改变: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今天知识有多容易获得?举个例子,我住在清华 大学附近,从我家到最近的书店步行大概要30分钟, 而我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查阅同一本书,大概只用5秒 钟。5秒和30分钟的区别,就是这20年来信息调取速 度的差足巨——360倍。 这样快的调取速度,使我非要记住某个知识点的 必要性大大降低——我只需要记关键词,而不是具体 内容,这样能让我的记忆量变大很多。但与此同时, 我的大脑的另一个部件“工作内存”,也代表着我的 理解能力,却在这20年里没有什么改变。这让我用一 种新的方式学习和记忆。 过去出门,我会花半个小时记下我的航班、航站 楼、目的地酒店、坐什么车、当地有什么好玩的等信 息;今天,我会花几分钟找到一个能提供这些信息的 好用的App。过去听完演讲,我会记录下演讲所有精 彩要点,今天我会发邮件索要PPT(幻灯片),然后打 上标签丢入我的知识管理库,需要的时候调取出来。 我的认知方式逐渐转换成调用知识,而不再是记 忆知识。 学习的目标是调用信息、解决问题,这是一个“ 存储一整合一提取一运用”的四步法。和中学时候的 我相比,今天我的大脑联网着一个1万倍记忆量的云 盘、享受着360倍速的网速,但还靠同一个内存条和 CPU(中央处理器)工作。 如果今天还把注意力花在如何读100本书,并且 尝试把它们记住上,就好比一个人非要背下整本电话 簿才开始拨电话。智慧不等于信息,记忆应交给电脑 。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 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 能力。 这种变化对于你来说,也许是渐进的。但是提高 到人类历史的角度——我们“记住知识”的方式持续 了两千多年,而就是在近20年内,新的认知方式突然 成为主流,这种变化是不连续的、跳跃式的,就像电 子从一个能量级吸收能量,突然跳到更高的能量级。 这种突变式的进化,我们就称为“跃迁”。 思考方式的改变:从独自思考到联机的独立思考 者 对信息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会反过来影响思考方 式。当我想到一个点子,我不会马上继续独自思考下 去,而是会上网找找有没有其他人也激发过类似的思 考,或者直接打电话给一个专业人士聊聊业内最新动 态。 你也许会想,这太可怕了。一个人想到点儿东西 ,然后就马上联网搜索、与人沟通,好像自己没大脑 一样——你说这是不是变蠢了?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