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班组长履职能力开发与建设

新时代班组长履职能力开发与建设
作者: 编者:周和平|责编:习艳群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新时代班组长履职能力开发与建设
ISBN: 9787500878742

作者简介

周和平,班组建设理论研究资深专家,《现代班组》杂志特约专栏作家。曾任全国企业班组长专业能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起草《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参与编写《现代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等书,独立完成《关于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研究》《关于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课题研究,发表与班组建设相关的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四、培养创新能力 从理论上讲,创新指的是人们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 ,改变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使其得以更新和发 展的活动。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突破自身的局限和时空限制,正确认识并掌握客观规 律,创造新事物的心理品质与行为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班组长的自我效能感。 如前文所述,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能否 完成某个行为的预期,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 预期指的是个体对其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的推测;效能 预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实施行为能力的判断。实践证明 ,当处于困境时,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更加努力地克服 困难。因此,班组长应该对自己做出稍微超出能力的评 价,这样才能去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履职任务,并为创新 能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其次,要培养班组长适应创新的心理品质。由于创 新活动涉及人的个性、才能、智慧、意志、情感和道德 等因素,因此班组长必须有高度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 抵御和排除外界的干扰,使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在一定 的水平,从而为从事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心理保障。良 好的心理素质有赖于心理状态的高度稳定,因此,培养 班组长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班组长具有克服困难的 坚毅性格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意志。 最后,要培养班组长创新的思维与方法。一是需要 在平时累积知识和经验;二是围绕创新问题收集材料; 三是围绕创新问题通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联想思维 、非逻辑思维等多种形式进行思考;四是对思考结果进 行实践检验和评价。 班组故事 将工作难题变成创新课题 湖北荆城供电公司某供电营业所所长史吕龙遇到了 工作上的难题。所里部分员工在工作中往往习惯于“有 难题找所长”,如何解决员工们陆续上交的难题,成了 他经常面对的工作难题。 在工作中,史吕龙受到了科研机构创新项目攻关实 施课题制的启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员工们提出的工 作难题,是不是可以成为创新课题,然后再交给员工呢 ?这样不仅催生了该所的创新工作课题制,也促成了一 个团队建设模式。 某日,一名员工反映:荆州城区居民区楼道口的集 装电表箱箱体普遍过厚,导致部分住户搬运家具时无法 通过,无奈之下只好将家具从窗户吊入室内。由此,他 申报了一项创新课题:电表箱挤占楼道空间怎么办?这 一创新课题被所课题组确定为:如何解决公用集装电表 箱箱体挤占居民公共空间。其具体运作程序为按照课题 申报人牵头、人员自由组合、工种相互协作、流程自行 管理的方式组成一个创新课题组。值得一提的是,创新 课题组成立后,其管理流程就由原来的线性管理变成了 闭环管理,创新课题组与所领导之间的关系由垂直型变 成了扁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