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东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资本逻辑与生态文明
ISBN: 9787209122788
王传玲,女,吉林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大庆市马列主义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生产力研究》《学术交流》等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曾主持省级课题并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杨建民,男,黑龙江大学哲学硕士。现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教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等。
生态危机是当代现代性危机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不可超越的哲学思想,应该接受绿色或生态的评判和审视,生态思维或生态视角成为这一理论价值的现实考验。马克思说: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尽管还未作为重要的课题凸显出来,但马克思已经意识到:实现人的解放这一重大的时代主题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为基本前提的。因此,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有其存在的理论语境和逻辑理路的。在马克思看来,我们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不仅是因为一些人残酷地剥削另一些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也是因为它是一个促使一些人无止境地剥削自然,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对抗和对立的社会制度。在资本逻辑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深刻揭示了生态矛盾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这一事实。他重新阐释了资本作为社会关系的本质,论证了资本与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的内在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与一般生产的区别,展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是一个无限扩大、不断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过程,生产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形成总体性的矛盾,从而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生态批判。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立足于资本与生态的关系挖掘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论证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必然性,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他们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为资本,把造成生态危机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指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途径是变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实行社会革命和生态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学家詹姆斯?奥康纳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自我扩张系统,而自然界是无法进行自我扩张的。他用资本的扩张逻辑论证了生态危机的不可避免性。他认为马克思不仅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危机理论,还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生态危机理论,从而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理论。美国生态学家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认为:在一定的意义上说,马克思建立了一门“利润的逻辑学”。这门“利润的逻辑学”不仅说明了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与经济危机内在的逻辑联系,也论证了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必然合乎逻辑地导致生态危机。他还论证了马克思提出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以此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不可回复。而生态学家安德烈?高兹分析了资本的利润动机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不可避免性,他认为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资本家完全以追逐利润为动机的生产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由此提出“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对立。他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通过揭示经济理性的实质危害让人们领悟到资本主义走向没落的必然性,提出实施生态理性必须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英国生态学家戴维?佩珀进一步揭示了生态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以“抽象劳动”理论为政治经济学核心。在他看来,要认识马克思的抽象劳动理论的生态意蕴,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马克思把劳动视为价值来源的思想。但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存在,需要不断扩大市场的资本主义必然引起“过度生产”,而“过度生产”一方面破坏了其自身的市场,另一方面则直接损害了生态环境。他还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不合理性在于其追求利润而表现出来的“成本的外在化”。因此他认为绿色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只能是一种梦呓。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从资本逻辑的视角阐明生态危机的产生和根源、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的辩证关系,对生态危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论证;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域下深刻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以及存在的争议,从而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另外,对现代化演进及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又阐述了资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出资本的生态悖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和模式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为最终实现生态文明与资本文明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