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8.60
折扣购买: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纳税人预算参与权构建研究/西政文库
ISBN: 9787100203616
陈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库专家,重庆市市级预算绩效专家。重庆市首批重点人文社科基地“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财税法治研究院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持及主研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二十余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主研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曾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法学家论坛一等奖等省部级及其他奖项。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强调打破以公共权力为单一主体的管制思维模式与权力中心格局,确保社会成员对现代公共事务的民主参与,形成公权主体与私权主体良性互动的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赖于各个领域法治改革的联动和配合,其中财税领域的法治改革起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如何在以预算为载体、以财政资源分配利用为内容的财税活动中,赋予相关主体预算参与权,进而改变预算过程的治理格局,成为治道变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纳税人既是财政资源供给者,亦是预算过程的参与者,纳税人的预算参与程度及其权利享有水平不仅是评价财政民主化状况的有力指标,也是显示社会成员国家治理参与度的重要指针。整体观之,相关研究主要围绕预算参与问题展开,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研究纳税人预算参与权的成果较少。一、国外相关研究(一)跨学科视域下的民主治理、公共管理与参与问题研究参与是一个多学科领域关照的重要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尤其以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为代表。 1.政治学理论中的参与和民主问题将参与和民主理念联系起来一直是西方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路径,不过如何理解“参与”的内涵及其与民主的具体关系定位上却存在着重大分野。主流理论主张的是用以保障西方民主制度正常运行的,以投票选举为表现形式的最低限度的参与,正如该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的,“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做出政治决策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们的选票而获得做出决策的权力”。 植根中国本土实践,探求探寻我国纳税人预算参与权实现的逻辑、运作过程和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