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日记(上中下)

富士日记(上中下)
作者: [日] 武田百合子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91.80
折扣购买: 富士日记(上中下)
ISBN: 9787547748800

作者简介

武田百合子(1925—1993) 日本散文家。1977年出版处女作《富士日记》,记录了百合子与丈夫—小说家武田泰淳以及女儿武田花从1964年7月到1976年9月的十三年间,每年若干个月在山梨县富士山麓小屋“武田山庄”度过的时光。 《富士日记》一上市就引发轰动,于当年获田村俊子奖,此后数十年长销不衰。 继成名作之后,武田百合子生前陆续出版了《狗看见星星:苏联旅行》(获读卖文学奖)、《语言的餐桌》、《游览日记》、《日日杂记》。 2017年,武田花将武田百合子未成书作品编辑结集为《那时候》出版。 译者简介 田肖霞,日本文学译者,以笔名“默音”写小说。译有《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家守绮谭》《雪的练习生》《京都的正常体温》《青梅竹马》《日日杂记》等多部日本小说及非虚构作品,著有《甲马》《星在深渊中》《一字六十春》《尾随者》等。

内容简介

夜里,天黑之后,院子里的樱花开得就像玻璃工艺品。南边也开着,北边也开着。上面的院子也开着,下面的院子也开着。静悄悄地开着。我把吃剩的饭菜埋在梅树旁。 一整面芒草的原野上,站着一个大叔,望向树海的方向。他旁边有五六只鸡。像是一处开拓村。一头瘦奶牛躺在地上,像是摔倒了,爬不起来。有一户建到一半的空房子,砖砌了一半,像是主人连夜逃走了。屋里有小孩的橡胶靴。这里一户,那里一户,有些跟那家相像的小房子,屋顶上装着电视天线。空气好,安静,感到人们在这里过着正确的生活,但一切都显得寂寥。 雨仿佛忽然想起来似的落下来,不过,到旁边的地块干活的工人们没有停工。他们在工作期间一直在聊天。看起来他们已经相互聊腻味了,但还在聊。 这张沙发放进家里,意外地感觉比在加油站的房间看到的要大,餐厅感觉成了以前的上野站的候车室。就好像把马弄进了房间。 收音机里说,有钱的亲戚和春天的傍晚,好像会来,但一直不来。 月亮和星星很美,已经是秋夜的天空。夏天结束了,有种一年过完的感觉。 雨中的鸟声格外清澈,竭尽全力,让人悲哀。我都想走到旁边问它为什么叫。 我们之前收到一个纪念品打火机,大冈太太帮忙给打火机加了气。大冈太太拿出一个小螺丝刀,戴上眼镜,很快顺利地加了气。我注视着她的操作。大冈愕然道:“你们两口子都不会弄打火机吗?”武田钦佩道:“你们两口子都会弄打火机吗?”我说:“我只懂车,而且只懂自己那辆车。” 雨一直不停,夜里还在下。雨量小,屋顶上有滴滴答答的声响。有时听起来像有人踩着院子的碎石往下走的脚步声。我忽然想,会不会是山下村子的邮局来送通知谁死了的电报 忘了给鸟的洗澡钵放水,鸟进到空钵里,不可思议地看看自己的脚,又环顾四周,惊呆了。 一放起瓦格纳,阿球就跳到外面去了。它好像以为挨骂了。 有时候,我充满不安,像光靠双手摸索,像一直在用笊篱打水。 我每年都老一些,当我死的时候,我一定会感到吃惊。 ★ 《日日杂记》作者,“天生的散文家”武田百合子震撼日本文坛之作,长销五十年不衰 1963年年底,武田一家位于富士山麓的山间小屋建成。从1964年7月到1976年9月的十三年间,武田一家每年都要在这里度过若干个月。在丈夫武田泰淳的建议下,武田百合子将山里的生活在日记里记录下来,结集为《富士日记》。 这部长达十三年的日记,在武田泰淳去世之后,于1977年正式出版,当即惊艳日本文坛,掀起了可称之为“百合子浪潮”的阅读现象,直至今日依然长盛不衰。这部以日常起居为主的生活日记,成为许多读者(包括不少写作者)的“逃逸日常之书”,无论何时翻开一段,都能跟着武田百合子做一场短暂的旅行。 每日晴暖雨雪、起居三餐、邻里家常、自然风物,武田百合子以直白简朴又生气勃勃的文字,将之一一记录成文。身为作家丈夫的口述笔记员、从未想过从事写作的她,在成为家庭主妇后初次提笔,字里行间一派天然,全无矫饰。遥远的昭和岁月犹如一幅人间烟火的长卷,在她的笔下徐徐展开。 ★ “浑然天成的艺术家”“令人感到绝望的才华”,作品斩获“田村俊子奖”“读卖文学奖” 武田百合子以《富士日记》在日本文坛横空出世,当即斩获当年的“田村俊子奖”,其后又以《狗看见星星:苏联旅行》获“读卖文学奖”。她浸染文学多年却从未尝试写作,文字天然有种奇妙的轻盈质感,字里行间传递着一个人对于世间的无尽好奇与眷恋。日本文学界称她为“浑然天成的艺术家”,更有作家说,“可她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我感到绝望”。 ★ 介于日常和旅行之间的山居生活,构成了包容一切的“生” 百合子的文字和她本身一样充满生命力,这是一部兼具简洁和细致、冷静和热情的日记,清晰而准确描摹着她所看到的世间风物。她像是一只小动物,对人世天然充满好奇与眷恋,将之记录成文,也全然出自本能,是未经世俗熏染的清澈与天然。这种阅读的体验,不像是阅读文字,更像是与她产生直觉上的共感,并因此而格外触动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