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激励教育艺术研究

中学激励教育艺术研究
作者: 编者:王立松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中学激励教育艺术研究
ISBN: 978756701962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中将 对学生不能严格教育的行为视为教师的懒惰,提倡教育要 从严要求,严师出高徒。高标准、严要求从来就是做好事 情的保证,教育也不例外。然而,时至**,“严格”这 一要求却越来越不*一线教师的待见,是不能“严”、不 愿意“严”,还是不敢“严”? 先看一个例子。某学生习惯**,班级表现如下:① 拖拖拉拉,早自习经常来晚,班主任首**行了调查,该 生的家庭状况正常,家离学校很近,步行约5分钟,来得晚 的原因,就是拖拉。在对该生批评后,班主任告知家长, 要求家长及时提醒学生,若仍拖拉,将给予处罚。②站队 集合时该生在**排,经常晚到,影响队伍集合,班主任 将其调到第二排。③上课时,不抬头听课,自顾自写作业 ,老师提醒后,仍不改,我行我素。④与周围同学不合, 便反映周边纪律不好,影响学习,要求调位。**学期结 束该生成绩落后较大,家长不满。第二学期初,该生家长 组织班级其他家长投诉老师,学校找班主任谈话,要求其 改进工作。从这一例子看出,管理严格,教师是要担风险 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被管理的学生。被人管总是不自在的,人之常 情是喜欢被表扬,不喜欢批评。严格管理时,难免使用批 评的教育方法。被批评后学生的反映不一,其中存在这样 的学生,对老师怀恨在心,甚至报复。如在学生评议老师 时,给老师恶评;联合*批评的学生非议老师等。 第二,学生家长。尤其是学习成绩一贯**的学生的 家长,这其中有的家长有“因子而贵”的心理,即孩子成 绩好,家长也自觉高人一等,觉得自己的孩子从小学到初 中一直**,不表扬也就罢了,要是批评,说明老师有问 题,于是不满甚至投诉。为了扩大效果,再联合其他家长 ,看看学校管不管。 第三,学校。任何学校都希望教师能严格管理,但必 须严格有度,至少不能因严格而出现如体罚学生这种有违 师德的行为。因此,各学校在要求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又 特别强调人性化管理。一旦教师因严格管理*到投诉,通 常学校要找教师谈话,对教师的评价降低。 第四,社会。一方面,人们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却不 希望孩子*到严格管束,在初中升高中时,是否严格也是 部分家长选择学校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近几年教育思 想纷乱复杂,人们青睐成功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 突出爱的教育,而对挫折教育不够重视。2017年,青岛市 **发布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 提道, “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 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据了解,这是全国或地方教 育性法规中,**提出“惩戒”的概念,在社会上引起一 定反响。事物总有两面性,教育也不例外,只有综合运用 ,才能健康发展。 存在即合理。有的老师采取宽松政策,无原则地把与 学生搞好关系当作工作重点,极个别的教师甚至放弃尊严 ,有讨好学生之嫌,令人扼腕痛惜。众所周知,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对人的教育*非一*之功,对人的评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