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看世界(附光盘精选本)

老眼看世界(附光盘精选本)
作者: 白永清
出版社: 中国旅游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老眼看世界(附光盘精选本)
ISBN: 978750326152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独领风骚五千年 关中大地子午岭向东延伸出一座名山,日桥山。沮水 河三面环绕,在桥山一之阳形成一宽阔湖面,名为印湖。 一座精美的石桥跨过湖面,十数级台阶之上即是轩辕庙气 势宏伟的山门。 进入轩辕庙就是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王”的黄帝柏。 此树苍劲挺拔,枝如虬龙,冠似华盖。树下标示牌上的文 字是“黄帝手植柏,树龄5000年”。黄帝柏的后面是汉武 帝挂甲柏,挂甲柏斑驳的枝干尽显沧桑。两棵古树昭示着 轩辕庙的年湮代远、德隆望尊。轩辕庙有碑廊与碑亭。碑 亭内左侧是孙中山祭祀碑,右侧是毛泽东作于1937年4月清 明节的《祭黄帝陵文》碑。 漫步于轩辕庙内,并没有行走于被岁月蚕食的地老天 荒之感。对中华始祖轩辕黄帝的尊崇感拉近了5000年时光 的距离。当躬身拜读毛泽东四言诗体《祭黄帝陵文》时, 恍若置身其时。“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 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 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当 读到面对日寇侵我中华,全国人民奋起抗战,随着毛泽东 诗文的激越,读者亦会热血澎湃。“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 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 厚土。”这是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向中华始祖发出的 誓言,是人民红军抗日的《出师表》。 登桥山拜谒轩辕黄帝陵冢,则进入了当今世界年代最 久远、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MAT松柏之山林。据资料 显示,桥山现有超过8万棵森森古柏,树龄千年以上的就达 3万余棵。轩辕庙内碑廊立有记录宋、元两朝为桥山植树护 柏的珍贵碑石。一是宋仁宗嘉祜六年(1061年)奉旨栽松柏 于桥山记事碑。二是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禁伐黄陵树木 圣旨碑。可见中国历朝历代及各族人民对轩辕黄帝的崇敬 之情。 轩辕黄帝陵冢位于桥山之巅。桥山与子午岭和号称“ 中华龙脉”的昆仑山形成相吻的走向。 陵冢前的碑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亭上楹联 为“奠华夏宏大基业始祖恩德泽万世,树炎黄浩然正气民 族精神炳千秋”。陵冢下方不远处有当年汉武帝祭拜黄帝 陵时所筑祭台的遗址,被后人称之为汉武仙台。司马迁《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元事之年冬月(前110年)汉武 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可以佐 证。 中华民族是伟大、智慧、勤劳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1 万多年前就在今天湖南道县一带进行人工水稻栽培,而种 桑养蚕的技术更是中国先人的伟大实践。中华文明的耀光 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升起,从那时起,中国的城市和国 家体制就已形成。作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文明的纪年, 它必须要有文字。而我们的先祖似乎已深谙这一点。于是 黄帝时代文化始祖仓颉顺应历史向我们走来了。 这里北屏黄龙山,南临洛河之水。当地人也不知道从 什么时候起,他们的居住地,是村的时候就是史官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