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7.86
折扣购买: 鬼谷子全智慧(一本书读懂纵横参谋旷世奇作)/国学智慧全书
ISBN: 9787509375433
说话注意分寸,行事把握尺度 现在是一个网络发达的社会,我们可以足不出户 就能纵览天下奇闻异事。当然,还有一些使我们匪夷 所思、莫名其妙的言行,他们有的在肆无忌惮地叫嚣 着,有的在令人作呕地作秀着,还有的是在不知所云 地迷茫着。总之,这些言行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够 明白的,这些言行不符合我们日常的行为准则,更不 要说符合传统文化中的德行标准了。 子日:“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 思义。”有人会说,不能拿树立君子的标准来要求一 个人。其实,君子与我们都是一样的普通人,而“九 思”也正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言行标准。君子之所以被 称为君子,是因为他们能够表里如一、持之以恒、坚 定不移地遵循这些言行准则。 有的人可能不理解,那么我们可以从《鬼谷子》 中找到答案,“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 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 ,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 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 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意志、 情欲、思想、谋略这些都需要通过我们的口向外传达 ,如果我们不注重说话把握分寸,就很容易给我们带 来烦恼,甚至是灾难。 一个年轻人到外地去做生意,途经一个三岔路口 的时候,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正犹豫不定的时候, 看见不远处有一个老人在放牛。于是他就急忙跑过去 ,“喂,老头!到江宁去应该走哪条路啊?还有多远 的路程啊?”生意人指着前面的三岔路口问道。 其实老人早就注意到他了,猜到他不知道该走哪 条路,但是年轻人没有礼貌的问话,让他很反感。于 是老人便不紧不慢地说道:“走右手边那条路,到江 宁大概还有七八千丈那么远吧!” 年轻人听了以后感觉到很奇怪,自古论路程都是 按“里”算,到他这儿怎么成“丈”了?他就问:“ 老头,自古算路程都是讲‘里’的啊,怎么到你们这 个地方,就变成‘丈’了啊?” 老人听了哈哈大笑,高声说道:“我们这里也是 自古都讲礼的,自从来了不讲礼的人以后,也就不讲 礼啦!”老人刻意将“礼”字说得很重。年轻人自然 也是听出了老人的话外音,羞得无地自容,马上赔礼 道歉。 这就是“以礼问路”的故事。中华民族是礼仪之 邦,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注重礼节。说话,作为 与人接触的首要方式,我们自然要懂得说话的礼节。 可是这位青年在问路的时候,面对的还是一位老者, 出口便是“老头”,任谁也是难以接受的。如果是换 做我们的话,恐怕就要“诚诚恳恳”地给对方指一条 错路了吧。 其实,言行得当不光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对别人 来说也是一种尊重。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自己 的命运前程。 相传,朱元璋小时候有两个小伙伴,一个叫张三 ,一个叫李四。在朱元璋成为一国之君后,他们就想 凭着儿时的友谊讨个一官半职。张三率先上路,来到 了京城,求见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这个名字很不雅,所以他后 来改名为兴宗,在参加元末起义后又改名为德裕,最 后改为元璋。由此可见,朱元璋是很忌讳别人叫自己 “朱重八”这个名字的。 可张三一见到朱元璋就大呼小叫地嚷着:“八哥 !八哥!”朱元璋自然是很反感,只是碍于情面没有 发作。谁知张三并没有意识到,而是竹筒倒豆子般的 把小时候一起在地主家挨打,一起要饭,甚至将当初 朱元璋误食食物被自己救了的事情都说了出来。此时 的朱元璋越听越气,继而雷霆大怒,呼来左右将张三 拉出去斩了。 过了没几天,李四也来到了京城求见朱元璋。未 及见面,李四便在大殿门口行起大礼,高呼万岁。朱 元璋见此情景,心中很是高兴,便问起其近况。李四 与张三的目的都是想靠当初的情分来谋得一官半职, 所以说的话也都是当年那些事。李四说道:“小人不 才,幸得圣上提携,犹记当年随驾取芦州府,破罐州 城,汤将军遁逃,继而拿住豆将军,岂料赤虬力士当 关,幸有青面道人援手,化险为夷!”朱元璋在金殿 上听李四将往事说得竟如此雅致含蓄,不禁哈哈大笑 ,急命人打赏李四,并封了李四的官。 这只是一个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自然是不可信 ,但这个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张三和李四都想靠情 分来谋取官职,自然是做过一番深思熟虑。其实,张 三的举动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讲,是没有什么不妥的 ,儿时的玩伴,见面自然要亲切一点,如果见面就是 一些客套话,那就会显得疏远。张三应该也是这么想 的,但是他忘记了对象是谁,对象是一国之君,至高 无上的人物,而且金殿上侍从无数。像张三如此的言 行,任谁也接受不了。而李四就明白这个道理,他明 白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 话,所以就不会像张三那样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了 。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在面对外人的时候,总是在 伪装自己,只有在那些细微之处才流露出自己真实的 一面——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以及一句漫不经心的话 。而这些正是别人衡量我们的标准,当然,我们也是 通过这些方面去衡量别人的。 所以说,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 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时也不能放松。有人会说 ,这样难道不累吗?但是我们不要忽略这么一个常识 ,坚持一件事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养成一种习惯。所 以说,当我们把优雅的言谈养成一种习惯的时候,还 会感觉到累吗?即便是我们受了一段时间的苦,可这 苦跟张三的下场比起来,难道不是天大的福分吗?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