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应急抢救流程

临床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应急抢救流程
作者: 王雪菲,彭淑华,邹永光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1.60
折扣购买: 临床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应急抢救流程
ISBN: 9787568077415

作者简介

王雪菲,女,副主任护师,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湖北省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委员,孝感市护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项,参与省级科研课题3项,市级科研课题2项,主持在研市级课题2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曾获得省级优秀护理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主动脉夹层护理常规 【定义】 主动脉夹层(AD):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血管长轴方向扩展,形成动脉真、假腔病理改变的严重主动脉疾病。发病率每年为(2.5-3.5例)/(10万人),高发年龄是50~70岁,男性较女性高发。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突发剧烈疼痛、高血压、心脏表现以及其他脏器或肢体缺血症状等,如不及时诊治,48小时死亡率高达50%。 【护理评估】 1.病史: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结缔组织疾病病史及现病史。既往高血压病史患者应了解患病后的检查和治疗经过,目前用药情况和病情控制情况等。 2.身体评估:精神、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疼痛,有无休克、恶心呕吐,有无伴随神经系统缺血、四肢缺血、内脏缺血等症状。 3.心理-社会资料:有无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认知程度、对治疗的信心以及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 4.辅助检查:双侧肢体血压、心电图、胸片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磁共振成像(MRI)是检测主动脉夹层分离*为清楚的显像方法,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护理诊断】 1.疼痛 与血管撕裂或动脉缺血有关。 2.潜在并发症 猝死 与血管破裂有关。 3.恐惧 与起病急、病情危重、环境陌生等因素有关。 4.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护理目标】 1.疼痛程度减轻或消失。 2.未发生猝死。 3.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4.能描述预防便秘的措施,不发生便秘。 本书将临床常见危重疾病护理常规和应急抢救流程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是医院建立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与抢救流程的基础,对临床护士对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和对应的抢救流程的执行具有指导性意义,可操作性高,参考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