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林徽因自传式心灵告白林徽因110周年纪念珍藏版)

此去经年(林徽因自传式心灵告白林徽因110周年纪念珍藏版)
作者: 林徽因
出版社: 国际文化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4.24
折扣购买: 此去经年(林徽因自传式心灵告白林徽因110周年纪念珍藏版)
ISBN: 9787512505995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女,汉族,福建闽侯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内容简介

十一月十九日我们的好朋友,许多人都爱戴的新 诗人,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 的,惨酷的,在飞机上遇险而死去。这消息在二十日 的早上像一根针刺猛触到许多朋 友的心上,顿使那一早的天墨一般地昏黑,哀恸的咽 哽锁住每一个人的嗓子。 志摩……死……谁曾将这两个句子联在一处想过 !他是那样活泼的一个人,那样 刚刚站在壮年的顶峰上的一个人。朋友们常常惊讶他 的活动,他那像小孩般的精神和 认真,谁又会想到他死? 突然的,他闯出我们这共同的世界,沉入永远的 静寂,不给我们一点预告,一点 准备,或是一个最后希望的余地。这种几乎近于忍心 的决绝,那一天不知震麻了多少 朋友的心?现在那不能否认的事实,仍然无情地挡住 我们前面。任凭我们多苦楚的哀 悼他的惨死,多迫切的希冀能够仍然接触到他原来的 音容,事实是不会为体贴我们这 悲念而有些须更改;而他也再不会为不忍我们这伤悼 而有些须活动的可能!这难堪的 永远静寂和消沉便是死的最残酷处。 我们不迷信的,没有宗教地望着这死的帏幕,更 是丝毫没有把握。张开口我们不 会呼吁,闭上眼不会入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 ,我们不能预期后会,对这死, 我们只是永远发怔,吞咽枯涩的泪;待时间来剥削这 哀恸的尖锐,痂结我们每次悲悼 的创伤。那一天下午初得到消息的许多朋友不是全跑 到胡适之先生家里么?但是除却 拭泪相对,默然围坐外,谁也没有主意,谁也不知有 什么话说,对这死! 谁也没有主意,谁也没有话说!事实不容我们安 插任何的希望,情感不容我们不 伤悼这突兀的不幸,理智又不容我们有超自然的幻想 !默然相对,默然围坐……而志 摩则仍是死去没有回头,没有音讯,永远地不会回头 ,永远地不会再有音讯。 我们中间没有绝对信命运之说的,但是对着这不 测的人生,谁不感到惊异,对着 那许多事实的痕迹又如何不感到人力的脆弱,智慧的 有限。世事尽有定数?世事尽是 偶然?对这永远的疑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有完全的把握 ? 在我们前边展开的只是一堆坚质的事实: “是的,他十九晨有电报来给我…… “十九早晨,是的!说下午三点准到南苑,派车 接…… “电报是九时从南京飞机场发出的…… “刚是他开始飞行以后所发…… “派车接去了,等到四点半……说飞机没有到… … “没有到……航空公司说济南有雾……很大…… ”只是一个钟头的差别:下午 三时到南苑,济南有雾!谁相信就是这一个钟头中便 可以有这么不同事实的发生,志 摩,我的朋友! 他离平的前一晚我仍见到,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 次晨南旅的,飞机改期过三次, 他曾说如果再改下去,他便不走了的。我和他同由一 个茶会出来,在总布胡同口分 手。在这茶会里我们请的是为太平洋会议来的一个柏 雷博士,因为他是志摩生平最爱 慕的女作家曼殊斐儿的姊丈,志摩十分的殷勤;希望 可以再从柏雷口中得些关于曼殊 斐儿早年的影子,只因限于时间,我们茶后匆匆地便 散了。晚上我有约会出去了,回 来时很晚,听差说他又来过,适遇我们夫妇刚走,他 自己坐了一会儿,喝了一壶茶, 在桌上写了些字便走了。我到桌上一看:—— “定明早六时飞行,此去存亡不卜……”我怔住 了,心中一阵不痛快,却忙给他 一个电话。 “你放心。”他说,“很稳当的,我还要留着生 命看更伟大的事迹呢,哪能便 死?……” 话虽是这样说,他却是已经死了整两周了! 凡是志摩的朋友,我相信全懂得,死去他这样一 个朋友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这事实一天比一天更结实,更固定,更不容 否认。志摩是死了,这个简单惨 酷的实际早又添上时间的色彩,一周,两周,一直的 增长下去…… 我不该在这里语无伦次的尽管呻吟我们做朋友的 悲哀情绪。归根说,读者抱着 我们文字看,也就是像志摩的请柏雷一样,要从我们 口里再听到关于志摩的一些事。 这个我明白,只怕我不能使你们满意,因为关于他的 事,动听的,使青年人知道这里 有个不可多得的人格存在的,实在太多,决不是几千 字可以表达得完。谁也得承认像 他这样的一个人世间便不轻易有几个的,无论在中国 或是外国。 我认得他,今年整十年,那时候他在伦敦经济学 院,尚未去康桥。我初次遇到 他,也就是他初次认识到影响他迁学的逖更生先生。 不用说他和我父亲最谈得来, 虽然他们年岁上差别不算少,一见面之后便互相引为 知己。他到康桥之后由逖更生 介绍进了皇家学院,当时和他同学的有我姊丈温君源 宁。一直到最近两月中源宁还 常在说他当时的许多笑话,虽然说是笑话,那也是他 对志摩最早的一个惊异的印象。 志摩认真的诗情,绝不含有丝毫矫伪,他那种痴,那 种孩子似的天真实能令人惊讶。 源宁说,有一天他在校舍里读书,外边下了倾盆大雨 ——惟是英伦那样的岛国才有的 狂雨——忽然他听到有人猛敲他的房门,外边跳进一 个被雨水淋得全湿的客人。不用 说他便是志摩,一进门一把扯着源宁向外跑,说快来 我们到桥上去等着。这一来把源 宁怔住了,他问志摩等什么在这大雨里。志摩睁大了 眼睛,孩子似的高兴地说“看雨 后的虹去”。源宁不止说他不去,并且劝志摩趁早将 湿透的衣服换下,再穿上雨衣出 去,英国的湿气岂是儿戏,志摩不等他说完,一溜烟 地自己跑了!P3-5宁。一直到最近两月中源宁还 常在说他当时的许多笑话,虽然说是笑话,那也是他 对志摩最早的一个惊异的印象。 志摩认真的诗情,绝不含有丝毫矫伪,他那种痴,那 种孩子似的天真实能令人惊讶。 源宁说,有一天他在校舍里读书,外边下了倾盆大雨 ——惟是英伦那样的岛国才有的 狂雨——忽然他听到有人猛敲他的房门,外边跳进一 个被雨水淋得全湿的客人。不用 说他便是志摩,一进门一把扯着源宁向外跑,说快来 我们到桥上去等着。这一来把源 宁怔住了,他问志摩等什么在这大雨里。志摩睁大了 眼睛,孩子似的高兴地说“看雨 后的虹去”。源宁不止说他不去,并且劝志摩趁早将 湿透的衣服换下,再穿上雨衣出 去,英国的湿气岂是儿戏,志摩不等他说完,一溜烟 地自己跑了!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