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是折腾出来的

财富是折腾出来的
作者: 龙子民
出版社: 地震
原售价: 34.00
折扣价: 24.63
折扣购买: 财富是折腾出来的
ISBN: 978750283364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被誉为“影视圈活宝”的江西人邓建国,最初是家乡林场的一名电影 放映员,只因喜欢看电影,他才怀揣1000元钱只身闯荡广州拍电影、搞影 视。一路走来,今天的邓建国名利双收,普普通通的他还总能不时出现在 娱乐圈的头条新闻中。说起来,1959年出生的邓建国至今半辈子的经历, 真配得上敢耍敢折腾的“活宝”二字,甭管你对他是嘲笑也好不屑也罢, 人家已经凭自己的努力和那股子折腾劲,成了中国影视界如雷贯耳的投资 大腕了,这一点咱们不服不行。 邓建国在学校念书时很搞笑,按说以他的鬼脑筋,考试升学应该不成 问题,但是现实情况是:邓建国在小学和初中期间各留级一次,最后还是 事先偷出考卷答案才得以顺利考上高中,但高中念了不到一年,他却退学 去林场做了通讯员。那一年邓建国才18岁,就已经有了很“传奇”的经历 ,想必这只是他今后“折腾之路”的一个开始。 两年后,20岁的邓建国开始担任林场的放映员,一干就是5年,期间共 放映了500多部电影。放了这么多部电影,即使原本不喜欢电影的人也会对 胶片感兴趣,更何况邓建国这个“对艺术充满渴望”的年轻人呢。1984年 ,随着那股“下海”浪潮的汹涌澎湃,25岁的邓建国再也待不住了,他在 抚州民政局下面以残疾人名义搞了个信息部,开始自己事业上“疯狂的折 腾”。 1985年,邓建国在九江科委下面成立了一个信息中心,从事信息生意 ;1986年,邓建国去北京说通《中国农村经营报》在九江成立信息站,自 己担任站长;1987年,邓建国闯海南本想办蚊香厂,可是阴错阳差却做了 《海南科技报》跑广告的副总编;1988年,邓建国被《海南科技报》辞退 ,但很快又在年底出任内刊《海南影视周报》社的社长;1989年10月《海 南影视周报》停刊,邓建国押着两卡车破铜烂铁去珠海卖钱,年底在珠海 承包了一家广告公司的摄像部,替人拍生日、婚礼录像,但是生意很差; 1990年,邓建国带着1000元闯广州,认识了当时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的社 长李人立,李人立同意他承包一个部门,邓建国开始为广州企业做广告宣 传专题片;1992年,由于生意发展得不错,邓建国开始在番禺南村购买别 墅地皮;1993年,邓建国在广州王氏影业公司和白天鹅音像出版社下面各 承包一个部门,后在珠影厂总经理黄勇旗下成立了“明星创作室”。 1995年,是邓建国“圆梦”的一年,他以“明星创作室”的名义投入 15万元,开拍自己生平第一部电影作品《广州故事》;1996年,邓建国投 拍电视剧《广州教父》,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效益;1997年初,邓建国趁热 打铁成立了广东巨星影业有限公司,开始了影视产业化运作之路,同年开 拍《康熙微服私访记》等8部影视作品,令巨星公司在影视圈内异军突起。 尔后,邓建国的事业进入了名利双收的高速发展期:1998年拍摄的电影《 鸦片战争演义》,被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引起业内广泛关注;1999年 拍摄的《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三部,在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收视率齐创 第一;2000年,邓建国被中国新闻社《视点》杂志等多家媒体评为“影视 界十大风云人物”之首;2001年,邓建国投拍老舍名著《我这一辈子》, 得到广泛好评。同年,他被马耳他圣约翰爵士团在香港封为爵士,并被四 川大学、南开大学等学府聘为客座教授;2002年,中央电视台的《聊天》 栏目播出一期名为《活宝邓建国》的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 从此邓建国的“活宝”头衔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他在影视界的一番折 腾事业,也做到了辉煌的顶峰。 可能是在影视圈里干腻了,也可能是又找到了不错的好项目,邓建国 在自己的影视发展最火的时候突然宣布退出,转而进军白酒业,参与伟哥 酒、赤水河酒的经营。对此,我们可以看做是他前一阶段折腾的结束和新 一阶段折腾的开始。总之像邓建国这种“活宝级”的人物,决不会安静地 消停下来。销声匿迹不过是暂时的,说不定哪天他又会折腾出一个“大动 作”,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邓建国投拍电视剧30多部,制作剧集约700集,几乎全部赚钱,这算是 一个非常惊人的成绩了。能做出如此惊人成绩的生意人,无疑是成功的。 也许,邓建国经常“耍宝”,只是为了更好地卖出他的影视产品。我们熟 知他折腾的一面,却不晓得他的折腾其实是“有技术含量的”。比如,邓 建国聘请《还珠格格》的导演孙树培为他执导《风流才子纪晓岚》时,就 事先叮嘱孙导演在发布会上要装作无意中说一句“《风流才子纪晓岚》比 《还珠格格》更好看”。此外,邓建国还在广州电视台举办的一次选美活 动上“挖”走某个佳丽作为自己新片的女主角,并随后宣布与之订婚,这 使得尚未拍完的电视剧未映先红、身价暴涨,等到该片热播之后,大家才 发现邓建国与佳丽的婚事纯属子虚乌有,一切只是邓建国惯用的炒作手段 而已。他的另一部电视剧《我这一辈子》,号称冯小刚执导,葛优作男主 角,未开机就已卖出1300万元,结果播出后大家发现压根就没有“冯葛二 人”的影子,但是片子依然是收视率极高。 许多人觉得邓建国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却能在影视圈里所向披靡,实 在令人费解。面对质疑,邓建国总结了自己三点成功的经验:聪明、敢折 腾和自信,并坦言道:“我好像天生就有做生意的头脑,更重要的是做了5 年放映员,让我真的喜欢上了电影。之后不管下海折腾什么,我都会不自 觉地往这方面靠,认识了一大批影视圈的朋友,从做音像出版开始一步步 进入影视圈。” 要说邓建国折腾的能耐确实不小,并且胆子奇大,率先和港台演艺界 人士签约,让港台艺人为自己打工,还第一个和电视台签订播映风险合同 :收视率若上浮一个百分点,“巨星”们多得2000~3000元;收视率下浮 一个百分点,“巨星”少得2000~3000元。这一举措把收视率推向制片市 场的最前台,开创了大陆制片业的新纪元。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