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口才--跟着美国总统学说话

魅力口才--跟着美国总统学说话
作者: 杨凡用
出版社: 中国城市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8.24
折扣购买: 魅力口才--跟着美国总统学说话
ISBN: 978750741884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辩论的一方运用“预设前提”的技巧,实际上是为对方掘下语言陷阱 ,也可以称之为辨别事情真相的“试金石”。 这个“预设前提”的技巧,又叫做“复杂问语”。“复杂问语”的前 提条件,必须是从常理上看完全有可能存在的事实。这种事实既可能是真 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 通过辩论,可以战胜对手,消除尴尬的局面,使自己低谷的处境出现 转机。辩论现场风云突变,在瞬息之间,会出现各种难答的问题,如果熟 练掌握逻辑与语言技巧,以及处处占先的进攻战术,就会增强辩论能力, 进而帮助你获得辩论的成功,成为生活上事业上的强者。 在辩论口才中,这种技巧是有效战胜对手的一种利器。 华盛顿还很年轻时就很善于动脑筋。一次,他家的一匹马丢了,他通 过暗中调查,知道了偷马人是谁。 于是,他便同一位警官到偷马人的农场里去索讨,但那人口口声声说 那马是自己的,拒绝归还给华盛顿。 这时,华盛顿略加思索,上前就用双手蒙住马的双眼,说:“如果这 匹马是你的,那么,请告诉我们,这匹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那人心想,胡乱猜一个,总有一半对的几率吧。于是,便回答道:“ 右眼。” 华盛顿放开蒙着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完好无损。 那人一见,急忙改口:“刚才我说错了,瞎的是马的左眼。” 华盛顿放开左手,马的左眼也是明亮的。 那人支吾起来:“不……” 警官说:“这证明马不是你的,所以你必须把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 ” 面对死皮赖脸的盗马者,华盛顿略施小计,就轻而易举地让盗马者落 入“陷阱”,如愿以偿地讨回了自己的马。 华盛顿知道邻人偷了自己家的一匹马,但他没有“武力解决”,却与 那位盗马者展开了一场斗智式的“辩论”。 在这个故事中,华盛顿向盗马贼提出“复杂问语”的前提条件是:“ 如果这匹马是你的,那么,请告诉我们,这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这个前提条件是虚设的,如果盗马贼不知道这个前提条件是虚设的, 那么,盗马贼的盗马真相就会暴露无遗。 当然,这种辩论,不是事先组织好了、有众多听众参加的辩论会,而 是随机性的辩论。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随机性的辩论是很常见的。 华盛顿与盗马贼的“辩论会”,听众只有那位警察,也不是事先组织 和准备好了的,辩论现场在那位盗马贼的家里。 毫无疑问,这个“辩论现场”,对于华盛顿是很不利的。 但是,华盛顿由于掌握了辩论口才,很快就变不利的局面为有利的局 而,揭露了盗马贼的诡计,索回了自己的马。 口才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语言是用来应付生活中困境的一 种利器,有些人常冈缺乏口才而身陷说错话的泥沼之中,以至于无法有效 地达到沟通的目的,获得应有的成效。 华盛顿如果想要让盗马贼乖乖地交山偷去的马,最好的办法是“文斗 ”。所谓“文斗”,就是有效地运用辩论口才中的进攻法。 且看华盛顿是怎样运用此方法的: 这里,华盛顿采用了一种叫预设前提的“复杂问语”方法,为盗马者 设定了一个陷阱。盗马人无沦回答“左眼”或者“右眼”,都会落入这个 陷阱。 “复杂问语”确实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圈套,在“复杂问语”面前,狡 辩者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谎言或错误的观点。 “复杂问语”有一个预设,即问题的前提条件,它必须是从常理上看 完全有可能存在的事实。这种事实既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 “复杂问语”有时会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让回答者选择。 回答者如果直接选择其中一个选项来回答,就是承认了问题的前提条 件是真实的。而提问者关键就是要确认这个前提条件究竟是否真实,或者 是确认回答者对前提条件是否知情。 盗马者之所以落入了华盛顿“复杂问语”的陷阱,就是因为他默认或 者相信“马有一只眼瞎了”这个前提条件是真实的,结果暴露了自己不是 马的主人这一事实。 华盛顿让盗马者回答的问题,其前提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事实,即 马的眼睛没有一只是瞎的。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上别人向我们提出“复杂问语”,这时,不要 急于选择其中一个答案,而应该首先确认问语中的前提是否真实。比如某 人办公桌上的苹果被人偷吃了,他对邻桌的同事说:“你觉得我的那个苹 果甜不甜?”同事惊讶地回答说:“我又没有吃你的苹果,怎么知道你的 苹果甜不甜?”如果同事回答甜或者不甜,都会暴露自己偷吃了苹果。而 没吃苹果的同事在回答时,首先否认了问语中的那个假定,表明了自己的 清白。 “复杂问语”在生活中很常用,熟练掌握这个说话技巧,可以在特定 的场合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但是,在选择“复杂问语”时要慎重,一要考虑自己与对方的关系, 因为你一不小心,就会在双方的关系上划下一道裂痕,反而得不偿失。二 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如果平日彼此的关系不错,可以选择开玩笑的方式, 让对方认为你是善意的。三要选择能够击中要害的问话,切忌盲目乱问。 比如:在华盛顿智辨盗马贼那件事上,华盛顿如果要向盜马贼提出: “你知道这匹马患了胃病还是肠道病?”这一问题时,那就不易对事情的 真伪进行辨别了。即使他的马真的患了胃病或者患了肠道病,也不应该问 。因为如果将这个问题辨别清楚,要去清兽医,还要进行化验,整个过程 非常复杂,不如放弃。 不过,对于问题的选择,也不要太简单。比如:你办公桌上的苹果被 人偷吃了,想要知道是否邻桌的同事吃了,便问:“你觉得我的那个苹果 颜色红不红?”无论同事回答,“红”,或“不红”,都毫无意义,因为 你无法从上述的任何一个回答中,获得你所要的结果。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