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
原售价: 29.90
折扣价: 23.90
折扣购买: 妙言巧辩得天下
ISBN: 9787531819424
赵新平,女,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现任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多年来从事文化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有多项成果获奖。
反应敏捷适时应对化解危难 东汉末年,曹操欺君罔上,刘备、董承决心“共聚十义,以图国贼” ,于是,刘备就开始韬光养晦,在后园种菜,并亲自浇园灌地。 到了青梅熟了的时节,一天曹操邀请刘备一起煮酒畅饮,酒兴正酣时 ,忽然阴云漫布,骤雨将至。曹操的兴致极高,借着酒兴劈头就问:“天 下当世谁是英雄?”刘备分别举出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津等人, 曹操不以为然,予以一一否定。刘备说:我实在不知道还有谁能称得上是 英雄了。 曹操也不再逼问,他说出自己评论英雄的标准:“夫英雄者,胸怀大 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并说:“今天下 英雄,惟使君及操耳!”刘备闻言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的韬晦之计已被识破 ,“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此时,正好雷声大作,大雨将至, 刘备趁机俯首拾箸,假装从容地掩饰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此后 ,曹操就不怀疑刘备了。 刘备的失态实为心虚所致,他害怕自己的韬晦计被曹操识破,然而刘 备临危不惊的才能使他能从容应变、巧妙掩饰,从而消除了曹操对他的怀 疑。对此,有诗赞美他:“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 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楚汉两军相持时,汉王与项羽隔着广武涧对话。项羽要与汉王单身挑 战,汉王不睬他,历数项羽十大罪状之后说:“我统率正义的军队,跟随 各路诸侯,诛伐残暴的贼人,只要让那些受过刑罚的人杀你就可以了,我 何苦与你挑战。” 项羽听了人怒,让埋伏在旁的弓弩手射汉王,汉王胸部受伤,但他却 摸着脚说:“这个贼,射中了我的脚趾!”强起慰劳士兵,汉王到军营巡视 以后则伤更重,就回成皋养病。 在历史关头应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帝王之争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 在日常事务的处理过程中也需要这样的应变力。 汉桓帝时期,有个规矩:要对皇后争妃进行体检。第一任皇后梁莹出 身名门闺秀,要她裸体检查,她实在难以忍受,于是汉桓帝派女官吴妁前 去执行皇后体检的任务。 吴妁奉旨来到梁府,观察梁莹的走路姿态,见她步履轻盈,姿态庄重 ,接着检查了她的脸面气色,五官配置,眉毛眼神,头发汗毛,逐项检查 完毕,吴妁要梁莹脱下全部衣服。梁莹连平日洗澡都不敢多看自己的玉体 ,怎么肯在别人面前亮出全裸的身体,当然宁死不从。 吴妁说:“这是皇家规定。”梁莹不睬。 事情至此,成了僵局,吴妁灵机一动,对梁莹说:“请争后遵照皇帝 的旨意和争家的规矩办。”又说:“皇后盛典将临,不能拖延,请皇后恕 罪。”梁莹听了皇后两字,回转过神来,慢慢除去农服,全裸玉身,接受 女官检查。 妙语感悟: 一般遇到突发性的事件,是事先毫无思想准备的,而且这些突发性的 事情,有时还往往是功败垂成的大事,要求迅速决策,适时应对,刻不容 缓。因此在重大的突发事件面前,敏捷的反应,变得十分重要。 藏巧于拙圆智辩才不让乾隆 圆智是乾隆年间宁波天童寺的当家和尚。他虽无点化之术,却颇有应 变之才。 有一年乾隆皇帝微服南下。来到宁波后,便独往天童寺而来。圆智闻 知此事,马上到山脚下等候。不一会儿,乾隆便来到眼前。圆智在他身前 合十躬身轻声道:“小僧天童寺主持圆智接驾来迟,万望恕罪。” 乾隆听说他就是圆智,想先给他个“下马威”,于是,马上把面孔一 板,厉声问:“你既知朕到此,为何不率领众僧,大开山门,跪接圣驾?你 这轻轻一揖,莫非有意亵渎圣躬?该当何罪?” 圆智不慌不忙地说:“小僧岂敢亵渎圣躬,只因这次圣上南巡,乃是 微服私访,小僧若兴师动众恐引起游人瞩目,有碍圣上安康,故小僧才一 个人悄悄在此相迎。” 乾隆听他说得入情入理,没有下手之处,只好说:“恕你无罪,前边 带路便是。”一路上,乾隆又道:“大和尚,今日朕躬上山,你能不能把 我比上一比?” 圆智闻言,暗自思忖:“这可不好比。比不好,全寺都得遭殃。”他 脑子一转,笑着说:“万岁爷上山,可有一比:好比佛爷带你登天,一步 还比一步高。”乾隆一听,心里很不舒服,圆智自比佛爷,上风被他占了 。可又无可指责,只好暂作罢。 他们一进天王殿,正见弥勒佛喜眉笑脸地朝外而坐。乾隆的点子又出 来,他指着弥勒佛问圆智:“请问人和尚,他为何而笑?” 圆智笑道:“启禀圣上:他是笑贫僧命乖运蹇,身入空门,终日青灯 木鱼,碌碌无为。” 乾隆一听,心暗想:“这下子可有空子钻了!” 马上反问圆智:“他 也在对我笑,照你说,他也在笑我碌碌无为了?” 圆智见乾隆咄咄逼人,连忙回答说:“哪里哪里,佛爷对不同的人有 不同的意义。他对万岁爷迎面而笑,是笑您为万民操心,以国事为重,不 像凡夫俗子,气量狭窄,笑里藏刀!”这一席话弄得乾隆哭笑不得:圆智明 明是在骂自己可又不好发作,暂且只好又忍下去。 乾隆离寺时,圆智送他下山。当走到山腰时,乾隆想起了上山之事, 又想难一下圆智,便说:“我上山时,你说我一步还比一步高,现在我下 山了,你可怎样说呢?”乾隆说完,得意地瞅着圆智,心里想:上山是爬高 ,好比;下山是落低,看你怎么比! 谁知圆智稍思片刻,即从容答道:“如今又好比如来佛带万岁下山, 后头更比前头高啊!” “啊!”乾隆一惊,目瞪口呆,无话可说了。 妙语感悟: 人可以藏巧于拙,但不可变成虎食鹰叼之术,处事不必与俗同,亦不 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P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