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1.83
折扣购买: 民国外交战
ISBN: 9787512625440
女,80后,工科硕士。自幼偏爱文学,文字抒情而有张力。2004年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时代风采大赛铜奖,2005年出版个人文集《花开的声音》,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错爱》,2013年出版人物传记《滚滚红尘如一梦:三毛传》。其后致力于研究民国历史,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了数十篇民国人物随笔。
五年前的王宠惠不赞成以武力制胜,五年后的王 宠惠依然不赞 成武装起义,他是纯粹的学者、文人,对于他来说苦 学勤学是为的 什么?不是打仗,而是说理动人。他笃定地认为自己 是谦谦君子, 而非型男一枚。简单地说,就是能以政策法律的力量 ,来约束和规 范自己与邻国,用最最友好而动人的说理,去沟通一 个和谐社会。 这想法自然天真,还带有一些烂漫,不久发生的 一件事让他彻 底动摇了。 他的一个学生,叫秦力山,因为参加大通起义而 被缉查在案, 这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个学生,睿智、聪慧、能吃苦、 有主见,他实 在不忍看见学生流落街头被抓走,只好把他藏在家里 ,躲了两天后 又亲自为其购买了赴日的船票,安全护送学生离开。 看见船只远去的身影,王宠惠十分迷茫,我该做 些什么?难道 那张001号的文凭就能让这个国家和人民看到阳光了 ?如果是,那 怎么看。他曾经犀利的眼睛看见的仍然是一个毫无希 望和前途的王 朝,周围一群衣不蔽体的可怜乞丐……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重要的大人物走进了他的内 心,此人孙中 山也。 说起来孙中山跟王宠惠家还是世交,孙先生笃信 基督教,与王 宠惠的父亲尤为交好,对王家的几个孩子也非常看重 ,还亲自教导 过王宠惠。甚至王宠惠的哥哥结婚时,他还冒着被清 政府追杀的危 险前来参加婚礼祝贺,那时候他刚刚策划起义失败, 是清政府誓拔 的眼中钉。 孙中山对王宠惠的迷茫十分感兴趣,他也正是需 要人手的时 候。在他看来,这是招贤纳士的好时机,但是他并没 有急于这么 做,而是从道义上给王宠惠指明了道路,这条道路的 前景非常美 好,孙中山口才也很好,把规划做的很细致,犹如画 了一幅美丽的 大饼,让王宠惠前去试吃。 这道义很简单也很轻松,就是你先出去游玩吧, 看看外面的世 界,跟你所学的书本是不一样的,都看完了再回来吧 。 孙中山是搞政治的,早年留学,素质过硬。很多 观点都是在他 留学期间形成的,这对他之后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有 了很大帮助, 他叫刚刚毕业的王宠惠也出去转转,一来是怕直奔主 题吓着了这位 贤才;二来确实也是希望此行可以为王宠惠打开眼界 ,可以有所收 获,将来好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番。 王宠惠想想觉得很有道理,反正自己现在一筹莫 展,也发挥不 了什么作用,不如出去多开开眼界,留为将来所用。 于是王宠惠辞别了南洋公校的公职,穿着洋服打 扮得很时尚, 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可能怀着对学生秦力山 的担忧,他选 择了与中国一衣带水的东洋日本。在善于思考的王宠 惠眼里,泱泱 大国,满清政府,怎么会竟然敌不过日本?这是个神 秘的国度,要 想认识它、了解它,最好的办法不是隔岸观火,水中 望月,而是要 靠近它的身体,走进它的心里。别看日本在地图上没 一点儿大,可 是却是率先完成了技术革命,在工业、教育、经济等 诸多方面都有 飞速发展。1901年,王宠惠去了日本,研究孟德斯鸠 学说,这次初 次游学彻底打开了王宠惠的眼界。 留日期间对王宠惠的刺激非常大,他的胆子变大 了,似乎身体 里的热血都在巨大的差距中燃烧了起来,他开始琢磨 着革命的事 了,隐约觉得文治不是好办法,要把握话语权还是要 靠实力说话。 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