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当代世界
原售价: 85.00
折扣价: 53.60
折扣购买: 大国崛起与国际法教育
ISBN: 9787509016633
魏磊杰,河南项城人,80后知识分子,读书凡25载,获博士学位,现于东海之滨的厦门大学充任法学副教授。早年留学荷兰,曾畅游欧洲,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此番经历,在扩充视野与认知之同时,更实质性地改变了既有的人生轨迹。为学东鳞西爪,虽仍讲授单纯教义导向型法学课程,但内心早已转向更为宏观、更接地气且更可推动现实改变的国家治理议题。过去10年,出版专著1部,译著15部,总约400万字,但大半横跨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多个学门,便是吾等“非典型学人”的典型特征。坚定崇奉奋斗哲学,笃信“灵魂的欲望是命运的先知”,为此,践行俗常生活中的自我训练,并一直努力朝向一个叫作“远方”的地方不懈前行。
我们身处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拜 登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不仅没有改善,美国更 联合盟友打压中国。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那 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 、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我们将从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 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做出自己的 贡献。”大国的崛起,离不开国际法人才的支撑 。然而,缺乏一流的国际法人才就难以适应大国 崛起后的国际地位、作用和国际影响力,陷于有 理说不出、说了也传不开的尴尬境地,难以有效 地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国际法教育是培养国际法 人才的重要保障和途径。 然从现状研判,中国国际法教育能力之提升 仍可谓任重而道远。目前,“中国国际法教育的 水平,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国际交往需 要,不能匹配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远远不 能达到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需求。”而 且,培养的国际法人才“难以适应我国日益走近 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存在着总量偏小、水 平不高、经验不足、供需脱节、管理薄弱等问题 ”。现有的国际法人才储备还“远远不能够满足 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数 量不足、能力不足、经验不足、培养不足”。或 者,现有的国际法队伍和能力“与民族复兴、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仍然有着很大的距离, 具有国际化水平、在重要国际法岗位的国际法人 才以及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法智库存在 明显‘短板’,应对国际事务捉襟见肘”。总的 说来,目前我国国际法人才的层次和质量还不能 适应大国崛起的客观需求,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际 地位不相匹配,也难以满足国家日益迫切的通过 国际法维护自身权益、发挥大国的国际影响力、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需要。 有鉴于此,本辑聚焦“大国崛起与国际法教 育”专题,意图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呈现在大国 崛起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国际法教育的现状、存 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因应之策。统观12篇主题文 章,虽然各位作者的切入点与论述角度并不相同 ,然而整体上都或多或少地表明中国国际法教育 能力建设未来应侧重于三个层面。首先,应用性 导向建设。这一层面的建设,需要“内外兼修” 方可见其成效。在内部建设上,与其他部门法一 样,国际法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是一门实践的 学问。学术发展鼓励基础理论钻研,但是真正鲜 活的理论是在面对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深化、改 进和完善的。国际法教育不能只是纯粹的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