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互联网金融首席营销官
ISBN: 9787562358343
一、营销的问题就是媒介的问题 自媒体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强调,在互 联网时代,一切产业皆媒体,一切内容皆广告。在中国, 营销的问题就是媒介的问题,所以媒介化思维就是营销的 思维,媒介化思维的应用形式和方法就是无线广告,整个 过程就是无线营销,这是基本思路和框架,既是理论也是 知识。没有理论的事实是模糊的,没有事实的理论是空洞 的。当今席卷中国的互联网思维是由自媒体引爆的,特别 是以微信为代表的手机自媒体。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 体的强势崛起,使得传统媒体的阵营出现了全面变革,带 来了多种媒体融合的方式,这使得人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内无法看清周围环境的变化趋势,对不确定的焦虑感从没 像现在这样强烈,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有了广阔的发展土 壤。 当前,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应用核心主要体现在移 动互联网上,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思维方法之一就是手机 的“媒介化思维”。以手机媒体为核心应用的技术操作并 不难,关键是认识,是以什么样的思维来看待手机。由于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几乎涉及所有行业,所以思维上的共识 非常重要,但思维的“范式”转移却是最难的,因为不同 行业的人其背景和思维形式已经决定了一个人将观察到什 么样的对象,要想让人们统一“范式”,就得先指出要用 什么样的思维,所以手机的“媒介化思维”是理解互联网 思维和其应用的基本思路。 “媒介化思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本战略思维, 我们知道大量的思维是以种种理论表述的,手机媒体、无 线营销及无线广告就是这样一种洞察方式,是观察当前中 国“互联网+”时代各类商业模式应用领域的视角。没有理 论的事实是模糊的,理论的探索是必不可少的,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会让我们少走弯路。 在手机“媒介化思维”的“范式”下,基础概念非常 重要。一个“范式”,不仅包括概念范畴、理论假设和解 释,而且还有与此领域有关的前提,这些前提包括:哪些 基本原则被设定是合适的,它们应当如何与特定的研究领 域相匹配,试图建立这些基本原则的严格步骤以及判断这 些原则是否合理的标准。实际上,第五媒体、无线广告和 无线营销的定义是不同行业间的一个深层次的“约定”, 它的前提是“手机是媒体”,即“媒介化思维”,这便构 成了“互联网+时代”营销应用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新理论一般是怎样出现的呢?当人们试图用旧理论去考 察新领域时,旧理论会变得越来越不清晰。一般来说,仔 细注意这种情况是怎样发生的,会是导向新理论的主要线 索,这些线索进一步构成新的洞察形式。当媒介的传播环 境越来越“破碎”时,当技术进步迅猛地推动传播方式的 改变时,那些主要线索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互联网+”时 代的媒介应用由媒介“投放”思维转化为“互动”思维, 环境的改变,逼迫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在继承 旧有的思维模式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介分类:冷媒介与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