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散文(采蒲台的苇名家散文典藏)

孙犁散文(采蒲台的苇名家散文典藏)
作者: 孙犁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60
折扣购买: 孙犁散文(采蒲台的苇名家散文典藏)
ISBN: 978753394292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张秋阁 一九四七年春天,冀中区的*组织号召发动大生 产运动,各村都成立了生产委员会。 一过了正月十五,街上的锣鼓声音就渐渐稀少, 地里的牛马多起来,人们忙着往地里送粪。 十九这天晚上,代耕队长曹蜜田,拿着一封信, 到妇女生产组组长张秋阁家里去。秋阁的爹娘全死了 ,自从哥哥参*,她一个人带着小妹妹二格过*子。 现在,她住在年前分得的地主曹老太的场院里。 曹蜜田到了门口,看见她还点着灯在屋里纺线, 在窗口低头站了一会,才说: “秋阁,开开门。” “蜜田哥吗?”秋阁停了纺车,从炕上跳下来开 开门,“开会呀?” 曹蜜田低头进去,坐在炕沿上,问: “二格睡了?” “睡了。”秋阁望着蜜田的脸色,“蜜田哥,你 手里拿的是谁的信?” “你哥哥的,”蜜田的眼湿了,“他作战牺牲了 。” “在哪里?”秋阁叫了一声把信拿过来,走到油 灯前面去。她没有看信,她呆呆地站在小橱前面,望 着那小小的跳动的灯火,流下泪来。 她趴在桌子上,痛哭一场,说: “哥哥从小*苦,他的身子很单薄。” “信上写着他作战很勇敢。”曹蜜田说,“我们 从小好了一场,我想把他的尸首起回来,我是来和你 商量。” “那敢情好,可是谁能去呀?”秋阁说。 “去就是我去。”曹蜜田说,“叫村里出辆车, 我去,我想五天也就回来了。” “五天?村里眼下这样忙,”秋阁低着头,“你 离得开?我看过一些时再说吧,人已经没有了,也不 忙在这一时。”她用袖子擦擦眼泪,把灯剔亮一些, 接着说,“爹娘苦了一辈子,没看见自己的房子、地 就死了,哥哥照看着我们实在不容易。眼看地也有得 种,房也有得住,生活好些了,我们也长大了,他又 去了。” “他是为革命死的,我们不要难过,我们活着, 该工作的还是工作,这才对得住他。”蜜田说。 “我明白。”秋阁说,“哥哥参*的那天,也是 这么晚了,才从家里出发,临走的时候,我记得他也 这么说过。” “你们姐俩是困难的。”曹蜜田说,“信上说可 以到县里领恤金粮。” “什么恤金粮?”秋阁流着泪说,“我不去领, 哥哥是自己报名参*的,他流血是为了咱们革命,不 是为了换小米粮食。我能够生产。” 曹蜜田又劝说了几句,就走了。秋阁坐在纺车怀 里,再也纺不成线,她望着灯火,一直到眼睛发花, 什么也看不见,才睡下来。 第二天,她起得很早,把二格叫醒,姐俩到碾子 上去推棒子,推好叫二格端回去,先点火添水,她顺 路到郭忠的小店里去。 郭忠的老婆是个歪材。她原是街上一个赌棍的女 儿,在旧年月,她父亲在街上开设一座大宝局,宝局 一开,如同戏台,不光是赌钱的人来人往,就是那些 供给赌徒们消耗的小买卖,也不知有多少。这个女孩 子起了个名儿叫大器。她从小在那个场合里长大,应 酬人是**,守家过*子顶差。等到大了,不知有多 少人想算着她,父亲却把她嫁给了郭忠。 谁都说,这个女人要坏了郭家小店的门风,甚至 会要了郭忠的性命。娶过门来,她倒安分守己和郭忠 过起*子来,并且因为她人缘很好,会应酬人,小店 添了这员女将,*兴旺了。 可是小店也就成了村里游手好闲的人们的聚处, 整天价人满座满,说东道西,拉拉唱唱。 郭忠有个大女儿名叫大妮,今年十七岁了。这姑 娘长得很像她母亲,弯眉大眼,对眼看人,眼里有一 种迷人的光芒,身子发育得丰满,脸像十五的月亮。 大妮以前也和那些杂乱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近来却正眼也不看他们;她心里想,这些人要不得, 你给他点好颜色看,他就得了意,顺竿爬上来,顶好 像蝎子一样螫他们一下。 大妮心里有一种苦痛,也有一个希望。在村里, 她是叫同年的姐妹们下眼看的,人们背地说她出身不 好,不愿意叫她参加生产组,只有秋阁姐知道她的心 ,把她叫到自己组里去。她现在很恨她的母亲,*恨 那些游手好闲的整天躺在她家炕上的那些人,她一心 一意要学正派,要跟着秋阁学。 秋阁来到她家。在院里叫了一声,大妮跑出来, 说: “秋阁姐,到屋里坐吧,家里没别人。” “我不坐了,”秋阁说,“吃过饭,我们去给抗 属送粪,你有空吧?” “有空。”大妮说。 大妮的娘还没有起来,她在屋里喊: “秋阁呀,屋里坐坐嘛。你这孩子,多咱也不到 我这屋里来,我怎么得罪了你?” “我不坐了,还要回去做饭哩。”秋阁走出来, 大妮跟着送出来,送到过道里小声问: “秋阁姐,怎么你眼那么红呀,为什么啼哭来着 ?” “我哥哥牺牲了。”秋阁说。 “什么,秋来哥呀?”大妮吃了一惊站住了,眼 睛立时红了,“那你今儿个就别到地里去了,我们一 样做。” “不,”秋阁说,“我们还是一块去,你回去做 饭吃吧。” 1947年春 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