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河西(精)/陇原当代文学典藏

穿越河西(精)/陇原当代文学典藏
作者: 任真
出版社: 敦煌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穿越河西(精)/陇原当代文学典藏
ISBN: 978754681476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热爱粪土 独坐桌前,总幻想一种情景:手持长鞭,赶一 群黄牛,慢慢在山坡上走,走着走着,突然有一头 停住,撅起尾巴,弓了脊背,挣出一泡粪来,啪地 掉到地上,摔成一个圆饼,那圆饼立时散发出一股 消化了的青草味,幽幽地飘来,钻进鼻孔,这时, 静静地站住,静静地看牛,静静地品那独特的香, 是何等情致。 其实,小时候就放过牛,也经历过不少这样的 场面。现在想,只是一种回忆。而这回忆,与我常 常研究碗里的饭很有关系。之所以要研究碗里的饭 ,又与父亲从小给我的教育密不可分。父亲曾指着 一堆黄灿灿的粪土说,这是一堆粮食。那时我还不 大懂,待喝了几瓶墨水后,再回味这句话,突然发 现识字不多的父亲竟是一位哲人。他能把一堆粪土 看成一堆粮食,这种眼光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 父亲具有这种眼光,缘于他对粪土的热爱。他 至今保持着一种习惯,每次从地里甩着两只粪手回 来,洗也不洗就端碗吃饭。他的这种行为,曾不止 一次遭到已经变得很讲卫生的子女们反对,但终还 是没有改掉。说得多了,他还会生起气来,瞪着眼 说,啥叫粪,粪就是饭,你就是吃粪长大的。 父亲的这两句话,使我认识到了粪和饭的辩证 关系,懂得了“粪就是粮食”,“粪就是饭”,“ 你就是吃粪长大的”这些道理。因此吃着香喷喷的 饭,总禁不住要想那异味的粪,想着,就会滋生出 一种浓烈的热爱来。这种热爱,常使我清晰地看到 父亲站在粪堆上的身影。 每到秋季,该从猪们牛们羊们的圈里出粪的时 候,父亲都要看日子。看日子在家乡人眼里,如同 娶媳妇嫁女一般重要,稍有不慎,在“忌日”里动 了镬头,就会放了圈里的“元气”,冲了圈里的“ 吉祥”,来年关进家畜,不是生病死亡,惨遭灭顶 之灾,就是不吃食不吃草,骨瘦如柴,猪不长肉、 牛不生劲、马不受鞍,自然粪也踩不出来。倘要选 好了日子,来年则会牛兴马旺、猪肥驴壮、粪肥满 圈。因此,到了挖粪的时节,父亲都要去拜访“阴 阳先生”,让其看个“黄道吉日”。到了那个“好 日子”,他便拿了锂头喜滋滋地往圈里去。在我的 记忆里,父亲挖粪的日子似乎雨天居多,针尖大的 雨点,淅淅沥沥,湿得了地,淋不了人,父亲就在 雨雾中双脚踩在粪里一锼头一镘头地挖…… 猪粪是比较脏的,因为猪不像牛马驴羊吃草拉 干,而且它常常把圈分两半,一半居住,一半方便 ,这样粪就集中在了一起,又稀又臭。等父亲把粪 挖到背笕里背出时,衣服常被粪水淌湿,但不曾见 他捂过鼻子。粪堆在一起后需要一个冬天的发酵, 在此期间还要翻粪,就是估摸着下面的粪发酵好后 ,再把上面的粪翻下去,如此三番五次,每一粒都 经过充分发酵,粪的质量就大大提高,力量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