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4.74
折扣购买: 胡适谈人生
ISBN: 9787511330932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怎样读书 我们平常读书的时候,所感到的有三个问题:一、要读什么书;二、读 书功用;三、读书方法。 关于要读什么书的一个问题,在《京报》上已经登了许多学者所选定的 “青年必读书”,不过这于青年恐怕未必有多大好处,因为都是选者依照个 人的主观见解选定的,还不如读青年自己所爱读的书好。 读书的功用,从前的人无非是为做官,或者以为读了书,“颜如玉”“ 黄金屋”一类的东西就会来;现在可不然了,知道读书是求智识,为做人。 读书的方法,据我个人的经验,有两个条件:一、精;二、博。 精 从前有“读书三到”的读书法,实在是很好的。不过我觉得“三到”有 点不够,应该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 是个个字都要认得。中国字的一点一撇,外国的a、b、c、d,一 点也不可含糊,一点也不可放过。那句话初看似乎很容易,然而我国人犯这 毛病的偏是很多。记得有人翻译英文,误将port为pork,于是葡萄酒一变而 为猪肉了。这何尝不是眼不到的缘故。谁都知道,书是集字而成的,要是字 不能认清,就无所谓读书,也不必求学了。 口到 前人所谓口到,是把一篇文章能烂熟地背出来。现在虽没有人提 倡背书,但我们如果遇到诗歌以及精彩的文章,总要背下来,它至少能使我 们在作文的时候得到一种好的影响,但不可模仿。中国书固然要如此,外国 书也要那样去做。进一步说:念书能使我们懂得它文法的结构,和其他的关 系。我们有时在小说和剧本上遇到好的句子,尚且要把它记下来,那关于思 想学问上的,更是要紧了。 心到 是要懂得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做到这一点,要有另外的帮助 ,这有三个条件: (一)参考书,如字典、辞典、类书等。平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其器。”我们读书,第一要工具完备。 (二)做文法上的分析。 (三)有时须比较、参考、融会、贯通。往往几个平常的字,有许多解法 ,倘是轻忽过去,就容易生出错误来。例如,英文中的一个tum字,作vt.有 15解;作vi.有13解;作n.有26解;共有54解。又如strike,vt.有31解; vi.有16解;n.有18解;共有65解。又如go,vi.有22解;vt.有3解;n.有9 解;共有34解。 又如中文的“言”字、“于”字、“维”字,都是意义很多的,只靠自 己的能力有时固然看不懂,字典里也查不出来,到了这时候非“参考”“比 较”和“融会”“贯通”不可了。 还有前人关于心到很重要的几句话,拿来说一说。宋人张载说“读书先 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又说“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 则须疑”,“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手到 何谓“手到”?有几个意思: (一)标点分段。 (二)查参考书。 (三)做札记。札记分为四种: 甲、抄录备忘。 乙、提要。 丙、记录心得。记录心得也很重要,张横渠曾说:“心中苟有所开,即 便札记,否则还失之矣。” 丁、参考诸书而融会贯通之,做有系统之文章。 “手到”的功用,可以帮助“心到”。我们平常所吸收进来的思想,无 论是听来的,或者是看来的,不过在脑子里有一点好或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 东西罢了。倘若费一番功夫,把它芟除的芟除,整理的整理,综合起来作成 札记,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就永久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 自己了。 博 就是什么书都读。中国人所谓“开卷有益”,原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为 什么要博呢?有两个答案:一、博是为参考;二、博是为做人。 博是为参考 有的人为什么要戴眼镜呢?(学时髦而戴眼镜的,不在此 问题内。)干脆答一句:是因看不清楚,戴了眼镜以后,就可以看清楚了。 现在戴了眼镜,看是清楚的,可是不戴眼镜的时候还是糊涂的。王安石先生 《答曾子固书》里说: 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 》《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 体而无疑。盖后世之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 ……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 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 他“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我们要推开去说:读一书而已,则不 足以知其书。比如我们要读《诗经》,最好先去看一看北大的《歌谣周刊》 ,便觉《诗经》容易懂。倘先去研究一点社会学、文字学、音韵学、考古学 等以后去看《诗经》,就比以前更懂得多了。倘若研究一点文学、校勘学、 伦理学、心理学、数学、光学以后去看《墨子》,就能全明白了。 大家知道达尔文研究生物演进状态的时候,费了三十多年的光阴,积了 许多材料,但是总想不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来;偶然读那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便大悟起来,了解了那生物演化的原则。 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无论什么书都读,往往一本极平常的书中,埋伏 着一个很大的暗示。书既是读得多,则参考资料多,看一本书,就有许多暗 示从书外来。用一句话包括起来,就是王安石所谓“致其知而后读”。 博是为做人 像旗杆似的孤零零地只有一技之艺的人固然不好,就是说 起来什么也能说的人,然而一点也不精,仿佛是一张纸,看去虽大,其实没 有什么实质的也不好。我们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像金字塔那样,又 大、又高、又尖。所以我说:“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