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狼狩猎时/袁博古兽传奇系列

恐狼狩猎时/袁博古兽传奇系列
作者: 袁博
出版社: 浙江少儿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3.20
折扣购买: 恐狼狩猎时/袁博古兽传奇系列
ISBN: 9787559708946

作者简介

袁博,1991年生于深圳。动物小说作家,复旦大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福克斯国际学者,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访问学者。修读过生命科学、人类学、文学三个专业,与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袁博童年时生活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从8岁开始创作动物小说,在动物小说中展示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理解,书写动物种群在自然变迁中的生命际遇,被誉为“动物小说王子”。 出版了《霸王龙兄弟》《剑龙不流泪》《三角龙之阵》《梁龙的家园》《特暴龙生死录》等动物小说。作品先后获得五项冰心儿童文学奖:《火烈马》和《狼群的覆灭》获2014年冰心儿童图书奖,《狮子的心》和《野牛的故事》获2015年冰心儿童图书奖,《星宿海上的野牦牛》获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狮子的心》获2015年月度“中国好书”。《鸵鸟家族》获深圳青年文学奖。

内容简介

一 出其不意 一万三千年前,冰河时期①的北美大平原上,第一场 雪飘然而至。 恐狼的嗥叫声持续在桦树林里回荡。雄性恐狼首领黑 山,用桦树林恐狼家族独有的声音,召唤着分布在几千米 之内的家族成员。它要把族群召集起来,到大平原上去猎 杀野牛,为越冬储备食物。 恐狼,生活在距今大约四十万年前至一万年前的北美 大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犬科动物。与今天的灰狼②相比 ,它们的躯体和四肢更加粗壮结实,肩膀宽阔,脑袋大而 沉重,双颌及牙齿更加强劲有力。这样的体形决定了它们 在速度和耐力上都比灰狼逊色些,更适合捕捉大型且不擅 奔跑的北美野牛。 动物的捕猎方式通常由其生理结构决定。熊,凭借庞 大的身躯制服猎物;猎豹,依靠的是快速的奔跑;狮子, 则利用强有力的爪子和咬力:灰狼,拥有两种武器,体重 和嘴巴。而在这两方面,恐狼都远远超过了灰狼。 黑山竖着尾巴,轻松自如地在三十七个族群中跑来跑 去,显示着它在群体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族群中的成年恐 狼,都自觉地耷拉下尾巴,弯曲四肢,顺从地接受着王的 问候。今年刚出生的半岁恐狼幼崽,各自躲在母亲的身后 ,偷偷互望,谁都不肯先走向对方;去年出生的一岁半的 小恐狼,肆无忌惮地相互追逐、嬉戏着,不时冒犯一下黑 山高高竖起的大尾巴。 春天,桦树林食物丰富,桦树林恐狼家族分散成一个 个小家庭,各自狩猎,养育小恐狼,直至冬季。冬季,食 物匮乏,它们集结成大群,依靠团队合作,到北美大平原 上,进行一次又一次狩猎。 突然,桦树林边缘传来了驯鹿走路时发出的喷气声。 黑山即刻停止跑动,脸上轻松自在的表情马上消失了 。它耳朵迅速向前竖起,拉下嘴角,露出牙齿。这是恐狼 准备发起攻击时的表情。片刻后,黑山尾巴平直,直指桦 树林边经过的驯鹿群。恐狼族群的所有成员跟着黑山冲出 了桦树林。 黑山带领恐狼群慢慢靠近驯鹿群。它们观察着,分析 着哪头驯鹿最为孱弱。 凡是高明的猎手,都有一双老辣的眼睛,懂得通过蛛 丝马迹来寻找答案。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驯鹿跑起来 ,桦树林恐狼家族就可以找出驯鹿群中的老弱病残者。 美洲驯鹿,中等体形,是唯一雌雄都长角的鹿科动物 。两百万年以前,它们栖息在欧亚大陆的森林中,后来慢 慢适应了广袤的草原和荒漠。在冰河时期,白令海峡的一 部分干涸,使得亚洲和美洲连通。驯鹿开始进入北美,渐 渐适应了冰河期末期湿润的群落生活环境。 这群驯鹿由三十多头有亲缘关系的成员组成,由一头 鹿角最庞大、亦即地位最高的雄鹿统领。 恐狼群渐渐散开,靠向驯鹿群。它们在等着第一只惊 慌逃窜的猎物出现。这会引起驯鹿群体的骚动。可是,机 会始终没有来,驯鹿有条不紊地开始撤退。 驯鹿三三两两地逃往不同的方向。二十三只成年恐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