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云(穿越中印半岛上下)(精)/亚洲发现系列

行走的云(穿越中印半岛上下)(精)/亚洲发现系列
作者: 陈海挑|责编:徐潇//陈佳
出版社: 东南大学
原售价: 258.00
折扣价: 153.50
折扣购买: 行走的云(穿越中印半岛上下)(精)/亚洲发现系列
ISBN: 978756418588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02 吴哥窟的清晨 来到暹粒城,一定要去看看吴哥窟!一个被 数度印在国旗上的宗教式建筑,一座融国都与庙 宇为一体的城池,一处风尘仆仆、断壁残垣间的 遗迹,一段关于古老吴哥王朝——中国人称之为 “高棉王朝”的故事,一个凡人与诸神、世界与 宇宙对话的“中心”。所以,看一看,准错不了 。 对于暹粒城,或者说吴哥城的名胜古迹排名 ,我个人偏见的顺序安排,应该是这样的:吴哥 窟,巴戎寺,崩密列,巴肯山或荔枝山、女王宫 ……前三个应该是当无异议的一二三;至于巴肯 山,肯定是因为巴肯寺和其“日不落”了,而荔 枝山则是因为周达观和瀑布,女王宫的盛名全系 其精美绝伦的壁画,因此,这三者各有千秋,至 于孰为四、孰为五或六,还真的难分难解。还好 吴哥窟的桂冠是相当稳健的,所以,清晨,一定 要先去看一看元成宗铁穆耳在位的元贞二年,也 即公元1296年——700余年前便曾出使此地的大 元使臣、永嘉人氏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赞 其为“宝贵真腊”的吴哥窟,而我们也正是要从 吴哥窟的故事说起。 如果想一睹吴哥窟的日出,那么可以5点抵 达;不看日出,电要6点抵达。这样,在日升暑 盛之前,吴哥窟朦胧、古朴而庄严的清晨,就会 以最适宜的方式来到您的面前:一小时可以走完 内圈,两个小时可以走遍外圈,半天行程可以绕 完回廊,那么,这里的边边角角、一草一木呈现 出的神秘和曼妙才能有机会尽入您眼。所以,选 择清晨的吴哥窟,既是对礼佛的尊重,也是对时 宜的评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 的事情”——清晨来访吴哥窟,正是如此。 早起,是要略带些“痛苦”的:三、四点钟 起床、洗漱,准备妥当后,顶着迷离的睡眼和些 许的倦意,披星戴月驱车约半小时,才能经由市 区,抵达吴哥窟前的护城河边。天渐朦胧时开始 排队检票,不过由于原来通往窟内的石桥,因年 代久远失修已基本荒废和封闭,因此,各国游人 要依次通过一座新搭建的坦阔“浮桥”,才能渡 河来到吴哥窟城墙下的西门,也就是正门入口前 。 西门,是的,这可能是这世间唯一一座不是 按照“常识”朝南或朝东而建的伟大建筑群落。 因为在古代高棉所继承的宗教文化中,“西方” 乃有“下沉”之意,也常与象征着“阳性”或“ 生机”的东方相左,它的朝向,象征着“阴性” ,代表着“死亡”。这种有违中华建筑甚至印度 建筑传统的风格与寓意,无疑更是增添了几许吴 哥窟的“神秘”。也正因此,可能很多人的考证 会认为这里应该不仅仅是一处寺庙,而是一座陵 墓,至少,应该是一座承担着祭祀、纪念、礼佛 、墓室等多重功能的所在。比如,成立于公元 1900年、声名赫赫的法国远东学院,其院长乔治 ·赛代斯便认为吴哥窟遗迹既为寺庙,也是陵墓 。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也将其记述为“鲁班 墓”:国王死后,有塔埋葬;活时为寺,死后为 墓;生亦相依,死亦相随。 这是一种多么深厚的眷恋啊!公元12世纪 中叶起,吴哥王朝迎来了“黄金时代”,其伟大 的君主苏耶跋摩二世通过举全国之力、终其一生 打造这座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寺庙,来一显其显赫 功勋,以及,对其所信奉的印度教也即婆罗门教 的“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纪念。苏耶跋 摩二世公元1113年登基,公元1150年去世,在 位时长37年有余,此窟便也一直修建不止;如果 再加上后世国王的进一步修缮和补充,仅此一寺 便修了近百年!是时,据悉其整个神庙中心曾立 有一尊端坐在高愈65米的中央塔中的毗湿奴金像 ——后来换成了释迦牟尼佛像。人仰望着神、塔 连接着天,而神则融通一切,也正因此,这里一 度被自诩为“宇宙中心”。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