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4.48
折扣购买: 回眸青阳
ISBN: 9787539659978
九华山后山没有还俗的僧人,有几十位和尚和十 来位尼姑,组织了一个佛教队。仁德师父当时有五十 来岁了,在佛教队里是属于年轻的,就由他来当队长 。庙里拥有一些山场.出产毛竹和木材。还有一些旱 地,可以种一些小麦、山芋充当口粮。再就是一些茶 园,每年的茶季忙碌几个月,采茶、炒茶、卖茶叶是 佛教队的一项主要的收入。“文化大革命”给僧人们 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僧人也要自食其力,自己养活 自己。当地政府每月给一定的粮食计划,但是需要僧 人自己挣钱来买.因此,挣钱对于这些年老体弱的僧 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俗话说靠山吃山,庙里有山场, 砍伐毛竹、杉木也是一笔大的收入。但是,从山上将 竹子和杉木背下来,是很重的体力劳动。只有请当地 的农民背下山,卖给当地的供销社之后,再支付工资 。虽然钱很少,但是农民们也很乐意,因为他们的劳 动力有地方出卖了。僧人们也很高兴,庙里的重体力 活经常是由一些农民来干的,庙里也正是有和当地农 民们这样的关系.才使得僧人们能够撑下来。 我第一次见到仁德师父是20世纪70年代,后来和 仁德师父接触得多了,就没有什么隔阂了。有一次, 我上后山,去了双溪寺,仁德师父问我,晚上来不来 庙里?接着又说,来了我就可以看到我没有看过的东 西。晚上,我进到庙里,只见七位师父围坐在大殿菩 萨的前面,仁德师父坐在中间,头上戴了顶像唐僧戴 的那种帽子。七位师父手执各种法器,在仁德法师的 带领下,口中念念有词,每个人都凝神专注的样子。 在师父们的面前,跪着几个老乡,在随着师父们口中 的诵念不住地磕头起身磕头。仪式一直持续了几个小 时。后来仁德师父告诉我,这是在为亡灵超度。很多 时候都是在人们的一再要求下,僧人们偷偷地做一回 。每做一次法事,七位僧人忙六个多小时,可以得到 三十斤的粮票,也算是生活补贴吧。 双溪寺的右下手一百米,走几十个台阶,弯了几 弯,有两块黝黑黝黑的大石块,圆溜溜的,并排立着 ,就像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的。每块石头足有一间房子 大小,两块石头中间,是连着的三个水池,墨绿墨绿 的,最里的一个尤其特别,不时从水底冒出一个个白 色的点点,慢慢地上升,仔细看看,是一个个晶莹的 水泡,到了水面上就像在天鹅绒的毯子上点缀了一颗 颗的莹白莹白的珍珠。这样的一个泉眼,这样的神奇 景象,我只是在双溪寺才第一次见到。人们在这三个 水池外,再用石头砌就了一个稍大一些的池子,用于 平时的洗涤。池与池之间用碎石隔开,最外的池子连 着一条被水草覆盖的小水沟,拨开这些绿色的小草, 可以发现一小股清水在缓缓地流动,一直流到下面的 石头缝里。水池正面一块石头的上方篆刻着“龙王井 ”三个大字,下面的落款已经模糊了。旁边凿平的一 款石面上,模模糊糊地有一些字迹,也无法辨认了, 应该是对“龙王井”的记叙吧。 P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