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时事如许(报人读史札记七集)

匆匆时事如许(报人读史札记七集)
作者: 田东江
出版社: 中山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4.56
折扣购买: 匆匆时事如许(报人读史札记七集)
ISBN: 9787306064028

作者简介

田东江,笔名潮白。河北三河人。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成长于京郊潮白河畔。1978年初中毕业考入技工学校,读铸造专业,两年后进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当工人。1985年自该厂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起供职广东省政协机关。1997年起供职南方日报社,现任该报编委、理论评论部主任,高级编辑。2010年获得广东新闻“金枪奖”。 著有新闻时评精选系列:《讲“文化”的时代一潮白新闻时评精选》《那点儿政事——潮白新闻时评精选之二》《鸡毛蒜皮——潮白新闻时评精选之三》《前庭草——潮白新闻时评精选之四》《都是随人说短长——潮白新闻时评精选之五》;另有报人读史札记系列:《意外或偶然——报人读史札记》《历史如此年轻——报人读史札记二集》《青山依旧——报人读史札记三集》《无雨无风春亦归——报人读史札记四集》《了无痕——报人读史札记五集》。

内容简介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通常所说的“腊八 ”,传统习俗要喝腊八粥。就节日食品而言,正像正 月十五对应元宵、五月初五对应粽子、八月十五对应 月饼一样,腊八对应的则是腊八粥。 腊八粥的出现,与佛教相关。南朝宗懔《荆楚岁 时记》云:“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腰 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虽然这一天, “并以豚酒祭灶神”,但“金刚力士”这个“世谓佛 家之神”的出现,多少能说明问题。作为食品,腊八 粥目前公认始于宋朝。陶毂《清异录》云,东京城阊 阖门外“张主羹家”专卖节令食品,“水产陆贩,随 需而供,每节专卖一物”,腊八这天卖的是“法王料 斗”。有人考证,“料斗”有可能就是“腊八粥”的 原始名称。而“法王”,也是出于佛教用语。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条,明 确了“腊八粥”的名称:“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 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 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 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 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这里说的是京 城的情形,两宋之际庄绰的《鸡肋编》云:“宁州腊 月八日,人家竞作白粥,于上以柿栗之类,染以众色 为花鸟象,更相送遗。”宁州,即今之甘肃宁县,表 明腊八粥的传播范围已经非常之广。南宋吴自牧的《 梦粱录》讲的是南宋都城临安,“(十二月)八日,寺 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日腊八粥” 。周密《武林旧事》讲的则是杭州,“(十二月)八日 ,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小蘑菇)、柿、 栗之类为粥,谓之腊八粥”;与此同时,“医家亦多 合药剂,侑以虎头丹、八神屠苏,贮以绛囊,馈遗大 家,谓之腊药”。腊八粥的出现,因与僧尼寺院关联 ,所以也叫佛粥。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即 有“今朝佛粥交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句。 《明史·礼志》载,明朝对腊八非常重视,与立 春、元宵、四月八日、端午、重阳等同看待,成祖年 间,这些节日要“俱于奉天门赐百官宴,用乐”。永 乐之后仪式稍有简化,“皆宴于午门外,不用乐”, 但阵势依然可观,弘治朝吴宽有《腊八日赐宴》诗: “诏遣长筵列凤池,人间节序九重知。食传内饔真成 例,坐接同官易得诗。雪里高寒瞻玉宇,风前微动识 朱旗。十年左掖频分席,深愧黄封酒满卮。”有意思 的是,腊八这天的赐宴食品却不是腊八粥,而是腊八 面,届时宴席“俱设午门外,以官品序坐”,郑重其 事地吃。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赐百官食”条云: “立春则吃春饼,正月元夕吃元宵、圆子,四月八日 吃不落夹,五月端午吃粽子,九月重阳吃糕,腊月八 日吃腊面。”当然了,民间仍然是腊八粥魅力不减, 明末成书的《帝京景物略》说,斯时“家效庵寺,豆 果杂米为粥,供而朝食,日腊八粥”。与此同时,“ 有先期凿冰方尺”,到腊八这天,“纳冰窖中,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