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北京(精)/作家与故乡

老舍的北京(精)/作家与故乡
作者: 老舍|摄影:沈继光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5.70
折扣购买: 老舍的北京(精)/作家与故乡
ISBN: 9787807681519

作者简介

老舍(1**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代表作《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王培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沈继光,1945年生于北京羊房胡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1992年应**老舍学术研讨会之邀,举办“胡同之没”黑白摄影展。1997年举办“沈继光油画展”。2003年在北京大学举办“残片古城”摄影展。2009—2012年在三味书屋先后举办个人艺术展。出版多部摄影作品集。 提起老舍,就不能不想起北京,——这个他生于斯、长于斯,并且为之倾注毕生心血和笔墨的老城古都。老舍深爱着北京,爱她的城墙巷道,爱她的风情习俗,*爱那些和他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们。老舍笔下的北京,大部分是反映底层百姓的普通生活,有着十足的“京味儿”。出于同样的热爱,摄影家沈继光却是用镜头去表达的。他的足迹遍及了旧城的每个角落,将自己对老北京的爱凝聚在一张张照片之中。作家文字里的北京,摄影家相片中的老城,不同的人,却是同样的情。

内容简介

想北平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 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 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 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 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 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 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 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 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 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 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 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 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 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 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 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 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 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 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 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 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 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 ,因为我的*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 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 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可是我说不出来!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 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 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近似北平—虽然“ 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 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 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 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 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 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心中**安适,无 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 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 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 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论说巴黎 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 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 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 院子与树;*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了。北 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而在它处处有空儿, 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 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 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 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 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 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是种费钱 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 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 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 *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 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 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 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 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 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 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 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 ,菜,水果,这就使人*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 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 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 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 “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 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一点清福了。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载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六*《宇宙风》第十九期 ) P3-8

提起老舍,就不能不想起北京,——这个他生于斯、长于斯,并且为之倾注毕生心血和笔墨的老城古都。老舍深爱着北京,爱她的城墙巷道,爱她的风情习俗,*爱那些和他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们。老舍笔下的北京,大部分是反映底层百姓的普通生活,有着十足的“京味儿”。出于同样的热爱,摄影家沈继光却是用镜头去表达的。他的足迹遍及了旧城的每个角落,将自己对老北京的爱凝聚在一张张照片之中。作家文字里的北京,摄影家相片中的老城,不同的人,却是同样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