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4.80
折扣购买: 父子大学
ISBN: 9787552003567
范福潮,一九五七年出生。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现在中国石油某公司工作。二〇〇三年起,为《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上海文化》等报刊撰稿。著有《清末民初人物丛谈》《书海泛舟记》《父子大学》。
夏娃日记 夏日临窗,翻书听雨,也是赏心乐事。不知何故 ,雨天的经 历总是记得真真切切,有些非常遥远的事,就像发生 在昨天 一样。 衣架上挂着的那把伞,和我小时候用的油纸伞形 状很像。 那把伞,伞面上画着断桥边许仙送白娘子上船的故事 ,和我的蓝 色高筒雨鞋,是母亲带我在车站口百货公司一起买的 ,当时,我 想要黑色的雨鞋,不是大,就是小,都不合脚,只好 买蓝色的。那 天,上午还有太阳,天近午时,突然下起了雨,父亲 说:“穿上你的 新鞋,给你妈送伞去。”我高兴极了,打着新伞,穿 上新鞋,走街过 巷,那些没有雨鞋穿的孩子,或是躲在门楼下,或是 戴一顶草帽, 挽着裤腿光着脚在街上玩,他们羡慕地盯着我的伞, 我的鞋,哗, 哗,我故意淌水走路,展示我那双漂亮的雨鞋,我看 见他们眼里 露出嫉妒的目光。 母亲在街道办事处参加学习班。那时正搞“四清 ”运动,办 事处把基督徒召集起来办学习班,每天上午八点去办 事处报到, 听区里来的干部宣讲“无神论”。这天,他们请来一 位医生,在墙 上挂了许多图画,给教徒们讲人类进化史,论证人是 由猿进化成 的。医生讲完之后,区里的干部问李牧师:“你说, 夏娃是上帝用 亚当的肋骨造的,还是她妈妈生的?”李牧师缄口不 语。他又拿 来一本《圣经是怎样一部书》让我母亲给大家念: 圣经编者是不考虑这些问题的。要知道,牧师们 教导说,详 细询问上帝的秘密,追究上帝的秘密,是一种罪恶, 应当盲目相 信。教会人士还亲口说:“主啊!我相信,帮助我这 个缺乏信心 的入吧。”“主啊,我相信,虽然我预先就知道这是 胡说八道。” 他把这本书发给我母亲,让她读懂以后讲给教友 们听。后 来我才知道,这本书是一个叫亚罗斯拉夫斯基的苏联 人一九二 二年写的,当时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一些 正在摆脱牧 师们捏造的谰言的迷惑和奴役,以及摆脱宗教偏执性 的民族仇 恨的人,完成他们艰苦的‘历程’”。 学习班要人人过关,谁认识到了宗教这种“精神 鸦片”对 自己的毒害,交出《圣经》和《赞美诗》,保证今后 不去做礼拜, 谁就可以回家,否则就要天天来学习。这办法很灵, 教友们或 有工作,或有家务,女人家里还有孩子和老人,哪有 时间天天 耗在学习班?就这样,没过多久,曾经是虔诚的教徒 陆续都变 成了“无神论”者。初夏那场雨下了几天,我已不记 得了,但我 记得自从送伞以后,母亲天天都领着我去办事处,大 人们在 屋里念书学习,我在屋里院里跑来跑去,一会儿在水 里放小 船,一会儿蹲在屋檐下看檐水滴下来变成泡泡,和我 的小船 在水面上一起向远处的水沟漂去。母亲坚持到了最后 ,那一 天,她把黑皮的《新旧约全书》和红皮的《赞美诗》 包好,交到 了办事处,我在院里玩,不知干部们和她说了什么, 一会儿, 把她从屋送出来,我看见屋里只剩下李牧师,平静地 坐在角 落里看书。 雨停了,接连几日都是晴天,父亲带我去李牧师 家晒书。他 住在教会礼拜堂的后院,正房五间,一间作客厅,两 间作卧室,另 外两间给远乡进城做礼拜的教友住,就像招待所,还 有两间东 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放着教会的物品。院里种着槐 树、桃树、李 子、苹果,还有一架葡萄,花繁木秀,宽敞幽静,铺 着青砖的十字 甬道,把四个花坛隔开,月季和牡丹争奇斗艳。二十 年前,我家 在这里住过,那两棵桃树,还是我母亲栽的呢。父亲 摆上长凳, 支起一排竹竿,竹竿上面铺上竹帘子,把木箱里的书 拿出来,摆 在帘子上,解开封套,小心翼翼地摊开。李牧师也把 他的藏书拿 出来晾晒。做完这些事,父亲就和李牧师坐在院里下 棋。我和 李牧师的孙女雅歌在院里踢毽子、跳房子,玩累了, 就去翻书,看 哪本书里的插图漂亮。我识字不多,看哪本书上的图 画漂亮,就 让雅歌念给我听。 一本薄薄的画册引起了我的兴趣。封面印着一幅 画:茂密 的树林和草丛,一泓池水,岸边斜卧着一个长发的裸 体女人,水 中映出她的倒影。封面上我只认识“日记”、“土” 、“名”、“李”、 “美国”、“克”几个字。翻开书,每页都配有一幅 画。第一幅,画 着一个短发男人和一个长发女人光着身子站在一棵树 下,女人 的手里举着一只果子要递给男人,男人两手摆出不要 的手势,头 扭向一边,他的身上缠着一条大蛇。雅歌拿过书翻了 翻说,这是 夏娃的日记。我当然知道夏娃的故事,《旧约》第一 篇《创世记》 里就有,但我没听说夏娃写过日记。我拿着书去问李 牧师,他放 下棋子,翻了翻书说:“没错,是夏娃日记。”我让 雅歌给我念书, 我翻一页,她念一页。 P1-3